上文我们简单地讲了一下整个“八王之乱”的过程,确实够乱的!由于篇幅,我无法讲得面面俱到,其残酷血腥也无法表达传神!这里补充一个嵇绍救主的故事。
嵇绍
故事就发生在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攻打成都王司马颖的荡阴(河南汤阴)之战中。司马越被司马颖击败,随司马越出征的晋惠帝司马衷也身中三箭,脸部受伤,兵士溃逃之际,哪管这个傀儡皇帝的死活,只有嵇绍端正冠带,挺身而出,血溅御衣而亡。
最终晋惠帝被俘,在属下要给他清洗衣服时,惠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此话丝毫也看不出来惠帝原来是一白痴啊!
嵇绍乃“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鹤立鸡群这个成语就来自于他。嵇康因不愿为官而得罪了司马昭,最终被害,死前还弹起了传世名曲“广陵散”。
话归正传。八王之乱怎么会发生呢?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小编归纳了一下,大抵是以下几点。
一:我们知道,周王朝实行的是封建制。何谓封建制,即封邦建国,其时周天子对王朝宗室、开国功臣等都实行分封,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来进行分封,所谓“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封地分三等:公侯方圆百里,伯方圆七十里,子男方圆五十里。基本上天下就分完了。
被分封的这些诸侯还可以在其国内把土地分给其卿大夫,封地被称为“采邑”。
秦始皇统一列国后,弃用封建制,采取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而到了西汉,刘邦又实行郡国制,即实行郡县制和封建制并存,对刘氏宗室进行了分封,这也是导致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
因此,柳宗元在“封建论”里推崇郡县制,称“时有叛国而无叛郡……”。
郡县制
西汉建国之初,晋武帝“惩魏氏孤立之弊,故大封宗室”。魏国时,对宗室控制极严,被封宗室在其封地上打猎不得超过30里,兵丁只有老弱病残200号,兄弟之间来往都受到监控,比如曹植和曹彪从洛阳回封地,想一路同行叙旧而不得。
因此,晋武帝在反思曹魏之失后,再加上许多朝臣如陆机、刘颂和段灼等皆支持分封,最终作出分封之策。
然晋武帝对此控制也是极为严格,绝大多数分封诸王未归封地,仅食租税而已,并且只收所封之国户数的五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不到。兵丁数量,大国只置5000,次国3000,小国1500,而且可以随时收回。
因此有人说,分封并不是“八王之乱”的原因,但实际上,全国36个王的赋税收入加起来竟然占到了九分之一,岂可小视?
另外,晋武帝派遣宗王出镇,都督诸郡兵马,初期在晋武帝的控制下,都督权力受限,对实现中央集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后期,都督权力失控之后,问题就来了,比如混战的八王之中,司马亮都督豫州,司马冏也都督过豫州,司马颖都督冀州,司马颙都督雍凉,司马越都督徐州等等。
因此,分封宗室,宗王出镇,是发生八王之乱的重要原因。
二: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势力之大,实为中国历史上之最。门阀士族之间又分为各派,形成朋党。朋党之争实为西晋政局之黑暗推手。晋武帝在世时,贾充、荀勖(xu)等与任恺、虞纯、张华、和峤等明争暗斗之激烈,需等武帝召宴,劝诫到“朝廷宜结,大臣当和”。然并没有卵用,反而结怨俞深。
武帝在时,虽然斗争激烈,但还不敢公开仇杀,但武帝一死,贾南风诛杀杨骏一族,多达数千人。
再加上,门阀士族与王室宗族相互勾结,岂能不乱?!
三:武帝选接班人不当,选儿媳妇不当,选托孤大臣不当(如果司马攸不死辅政,是否会相对平稳一些呢?但武帝会吗?没有如果!),确是发生八王之乱的直接导火索。这个在前几篇文章中也都有论及,这里就不再细说。
所以,武帝一朝,虽上述因素存在,但毕竟被武帝控制在手,无论王室宗亲、门阀士族还是外戚,都不敢轻举妄动,但他一死,就全部爆发,乱成一锅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