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今年是一个顶着“五十年来最冷”称号的冬天,俗话说,北方过冬靠暖气,南方靠的是“一身正气“。近几年来,虽然气候一直在变暖,但是冬天依旧十分难熬。那么在中国古代,冬天比如今还冷,没有现在这样的高科技取暖手段来保暖,古人又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
在原始社会,人们依靠动物皮毛来御寒。直到文明社会,有钱人仍然穿着狐狸,貂皮等昂贵的动物皮制品。战国之初,开国帝王魏文侯有一回出宫巡视,路上遇到一个反着穿皮草的人,于是很纳闷,问其原因,那人回答道:“因为我只有一件皮草,如果我干活时把毛磨坏了,上面的毛就会掉。”魏文侯大笑道,“难道你不知道,等皮板磨坏以后,毛也就掉光了吗?”
唐宋时期,造纸工业和造纸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取暖用的纸衣、纸被相继出现。纸衣既便宜又便捷。严冬时节,向街头乞丐发放纸衣,成为宋代官方扶贫的一项措施。一些组织为了省钱,直接发放纸被。纸料洁白柔软,“无声白似云”。颇为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穿纸衣,盖纸被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种时尚。
在宋朝,更高一层的阶级中,开始使用棉被。至于为什么宋代才有棉被,也是因为棉花是宋代才引进的。苏辙有诗写道:“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诗中的“木绵裘”相当于今天的棉袄;苏辙之孙苏籀也亦有诗:“径从南浦携书笈,吉贝裳衣皂帽帷。”“吉贝裳衣”则是棉布衣。
古代的富户除了穿棉衣、盖棉被保暖外,冬天还会在墙上捣花椒泥。例如,在西汉未央宫的温室大殿是“花椒墙”,殿内“以椒涂壁”,设有壁炉,挂有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铺放着来自西域的毛毯。皇帝经常在这里与朝臣商量国事。由于花椒泥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温室大堂”在冬季还能盛开花木,成为一大奇观。
此外,在古代,也有熏笼、手炉、汤婆子等取暖用具。南方常用的火笼很可能是从熏笼演变而来的。从出土器物看,熏笼不大,约20厘米高。南北朝时期熏笼里有一个小红泥炉,将竹火笼放入衣袖内,周身可暖。
那么,买不起的普通人能做什么呢?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会把剩下的炭火做成炭火盆放在屋里取暖,烤烤火冬天也不至于那么难捱。至于睡觉时盖的东西,虽然没有棉被,但他们会在被子上加上芦苇花和柳絮,虽然不是很暖和,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另外他们还会在床上铺上厚厚的干稻草,又暖有保暖。但是,即使如此,寒冷的冬季天气依然让人难以忍受。
天子脚下的北京城来说,一年有近150天的寒冬。而且当时的冬天,绝对没有现在的冬天暖和。那么,金尊玉贵的皇帝和妃嫔们都是如何对付这严寒难耐的冬天的呢?
众所周知,清朝的皇帝喜欢在夏天时去圆明园乘凉,但是从来没有听说他们去哪里御寒。一方面是因为去南方御寒,路途长,成本高,一年一次的大开销不太划算。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很大的必要去,因为紫禁城就是最好的温室。
首先,紫禁城有很高很厚的墙。不难发现,紫禁城的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让阳光直射,这样就可以用自然光取暖。更重要的是,紫禁城是以庭院为基础的。院落的墙壁既能防火,还能抵抗御寒风,保持室内温度。
其次,我们都看到清宫剧里,皇帝常常会在东暖阁或者西暖阁召见嫔妃或者是大臣。这种暖阁正是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于一身的产品,有点类似今天的地暖。暖阁里有一个叫做“火炕”的结构,这在如今的北方农村依然存在。
最后,在紫禁城的吃穿,也是最好的保暖方式。冬天的龙袍用黑狐狸皮制成,配以海龙和貂皮斑点,具有优越的保暖效果。连帽顶都要用熏貂皮和黑狐狸皮做,穿这样的衣服怎么还会冷?
此外,紫禁城还有一道很“暖和”的御膳,在如今依旧很流行,那就是火锅。它和我们今天吃的火锅差不多,只是燃料和形状略有不同。紫禁城有两种火锅:一种是放在炉子上的火锅,用酒精碗来烧。另一种是一个带火炉的锅,火炉里装满木炭作为热源。火锅可以用多种食材烹制,尤其以羊肉,鹿肉,狗肉为最佳。这些食材也是温润的,所以冬天自然是由内而外的温暖。但这些东西都只属于皇室,不属于老百姓。
冬天毕竟和夏天不一样,天气热的时候,你可以脱掉衣服去河里游泳解暑。然而,在冬天,如果你想生活舒适,就需要一笔很大的开销。当然,不管他们用什么方式来保暖,都不如现代人住在有暖气和空调的房间里舒服,这也是时代的福利!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