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南宋当权者为何要置岳飞于死地?皇家利益和投降卖国利益相勾连播报文章
兵道争胜看历史
2023-01-31 14:12
浙江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已关注
宋、金战争从公元1131年起,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显著的变化,金军在战争中大大削弱。公元1135年,金、伪齐联合攻宋的失败,更加暴露了金军战斗力的下降。正如金将韩常所说:
“今昔事异,昔我(金)强彼弱,今我弱彼强。所幸者,南人未知此间事耳。”
伪齐军几次南犯惨败,使金廷大失所望,认为刘豫不仅不能替金军看守河南,对付宋军,反而兵败求援,使金军不断损兵折将。因而,金廷企图取消伪齐政权,通过直接诱降,迫使宋廷纳款称臣,以达到使用军事手段未能达到的目的。
宋廷在击败伪齐军的反击后,张浚独揽朝政,并引荐秦桧为枢密使。不久,张浚因淮西兵变处置失当被迫辞去相位,赵鼎再次出任左相。
第二年,宋高宗以秦桧为右相,他无视战争形势有利于南宋的重大变化,仍一心一意与秦桧合谋,不断派出使臣向金朝乞和,谋求取代伪齐刘豫的地位,对金称臣纳贡。
宋高宗
这时金熙宗初即位,女真贵族各派系互相倾轧,经激烈争夺,完颜昌(挞懒)、宗磐(蒲卢虎)、宗隽(讹鲁观)等主和派把持了朝政。
宋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金熙宗废刘豫,取消伪齐政权。完颜昌等人主张把原伪齐统治的河南、陕西地区交给南宋,要南宋向金称臣,贡纳岁币,实质上也是要把南宋变为和伪齐一样的属邦。
金熙宗采纳了这一建议。这一年冬,完颜昌送宋使王伦回宋,转达完颜昌的意思,即愿意归还“梓宫”(宋徽宗的棺材)、皇太后和河南诸州。
宋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公元1135年),秦桧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正式作了宰相。接着金使乌陵思谋南下谈判,不消几个月,和议就谈得差不多了。
这正式投降的阴谋,不能不激起南宋军民和爱国官员的无比愤怒,词严义正地指斥秦桧,提出反对议和的主张。宋高宗虽然以“迎梓宫”是孝道为借口压制朝野非议,决计屈膝求和,但不能不考虑拥有重兵的大将的态度。
于是,宋高宗诏韩世忠、岳飞和张俊到临安,以便做笼络和说服工作。岳飞明白地表示,“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 恐贻后人讥。”岳飞朝见宋高宗后,又上奏要求恢复北宋时的三京和旧疆。
韩世忠在枢密副使王庶到江淮视师时,已积极要求出兵反攻。宋高宗这次召见,他的态度更加激昂。后来他又连上十多封奏疏,坚决反对和议,“恳求”举兵决战。
惟有张俊视高宗召见为迎合上意的最好时机,对高宗和秦桧的求和活动表示绝对支持,从而成为宋高宗最宠信的大将和秦桧最得力的帮凶。
宋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冬,宋高宗和秦桧为了压制不同政见,加紧进行求和活动,决定更动宰执。左相赵鼎和参知政事刘大中虽主和,但因不愿投降而遭罢免,秦桧引进党羽孙近为参知政事,独揽中枢大权。
秦桧
十二月,由宰相秦桧代表宋高宗,接受金朝皇帝的册封。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正月,宋廷正式宣布与金达成和议,其内容如下:
1.宋对金称臣;
2.宋每年向金贡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匹;
3.金归还原来刘豫统辖的河南、陕西之地;
4.金归还徽宗灵柩及韦太后。
宋、金和议达成后,宋高宗和秦桧为了安定民心,粉饰太平,宣布“大赦天下”。而且为了拉拢朝臣,还命百官进庆贺表,并给予加官进爵。
事实上,南宋名义上收回了河南、陕西之地,但实际上却变成了金的属国。三月,东、南、西三京及河南、陕西诸州郡,由金朝“赐还”南宋,这次和议宣告完成。
然而,金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斗争非常激烈。金熙宗完颜亶是金太祖完颜旻(阿骨打)的孙子,朝中大臣多半是叔伯一辈,其中完颜宗弼(兀术)是金太祖儿子,关系最亲。
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等是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的儿子,稍远一些;完颜宗翰(粘罕)关系更远一些,完颜昌辈份最长而关系最疏。
由于女真贵族要逐新向中央集权帝国转变,皇权与依照旧俗权力极大的贵族便发生了矛盾。于是,金熙宗完颜亶首先杀死宗翰的亲信高庆裔,致宗翰愤恨而死。
宗翰一派势力被排斥以后,完颜昌与宗磐、宗隽一派掌握了大权,他们也威胁着金熙宗完颜亶的皇位,金熙宗也非把他们除掉不可。
宋绍兴九年,金熙宗完颜亶首先以“谋反”罪名杀了宗磐等人。紧接着完颜昌被派往燕京(今北京市)去做行台左丞相,到任不及一月,又以“与宋交通,倡议割地”的罪名而被逮捕,押到完颜宗弼军营也被杀害了。
于是,宗弼、宗斡(斡本)等人掌握了军政大权。这一派当时虽然也主张议和,但议和的基础(条件)是不归还河南、陕西。
完颜宗弼
完颜昌、宗磐被杀后,在重新夺回河南、陕西问题上,以太师宗斡为首的官员都取得一致意见:“赵构蒙再造之恩,不思报德,妄自鸱张,祈求无厌,今若不取,后恐难图。”
于是,金熙宗在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五月,诏命都元帅府“兴师问罪,尽复疆土”。
在金与南宋的战争已形成相峙的局面下,金朝统治者这次南下主要是乘南宋接收河南、陕西立足未稳之际,“恢复”河南、陕西等地。
河南战场率领金军主力的是完颜宗弼,以聂黎孛堇和李成两人的部队为左右两翼进行展开,从开封方向向两淮防线进行进攻。川陕战场则由左副元帅完颜杲率军负责。
与之前几次金军南下的盛况相比,这次金军虽然也是倾巢而出,但由于多年内斗,其指挥层将领的素质和能力,都已经无法与开国时期相提并论了。
此时,宋高宗于宋金议和后,在河南,陕西不派重兵屯驻,州县官员多是旧时伪齐人员,对金朝内部实际情况,也不了解。
王伦出使金朝,得知宗弼图谋完颜昌,即向宋廷报告,建议“乞令张俊守东京,韩世忠守南京,岳飞守西京,吴玠守长安,张浚建都督府尽护诸将,以备不虞。”
宋高宗把王伦的建议拿给宰执大臣看,秦桧反对这个坚守河南、陕西的战略部署,也不作应变准备,只是急催王伦北去。朝臣们也纷纷上疏,要求加强战备,秦桧则诬为“外间有匿名书,诽毁朝廷”,横加制止。
金军败盟南下,对一向极力宣扬金人信义甚著的宋高宗来说,是当头一棒。赵构无奈,只好以“夷狄之人,不知信义”的话来为自己遮羞。
同时,宋廷还发表声讨檄文,悬赏擒杀兀术(宗弼),急忙诏谕驻防外地大军,作应战准备,并给韩世忠、岳飞等大帅加官晋爵,又颁布诏旨:
“仰诸路大帅,各尽忠力,以图国家大计,以慰遐迩不忘本朝之心,以副朕委任之意。”
宋绍兴十年五月,完颜宗弼军渡河南下进军汴京,金军全面南下侵宋。汴京近畿诸郡,均望风款附。完颜杲军从河中渡过黄河,入同州,向长安挺进。
金军背盟南下与宋军反击示意图
由于南宋在河南、陕西没有进驻重兵,州县地方官吏多系旧时伪齐人员。不到一个月时间,金军又夺去了根据和议由金归还南宋的河南、陕西之地,并继续进兵威胁淮南。
此时,南宋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锜,率领侍卫马军司军(原王彦的“八字军”)一万八千人,由临安沿水路赴东京。行至涡口时,得知金军已占领开封,刘锜立即命令诸军舍舟登陆,兼程前进。
五月中旬进抵顺昌(今安徽阜阳),金军已进占距顺昌三百里的陈州(今河南淮阳)。顺昌北濒颖水,南临淮河,东接寿州,西接蔡州,是屏障淮河的要点,通往东京的要道。
刘锜率军于五月十八日开进顺昌城,与顺昌知府陈规共同商定坚守顺昌城的计划。经过六昼夜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顺昌城的防御准备。又号召当地人民协力抗金,决心保卫顺昌。
五月二十五日,金军游骑数千渡过颍河,进逼顺昌城外。宋军伏兵活捉金军千户阿赫等二人,了解到金军韩常军在距城三十里的白沙涡(今安徽阜阳西北)扎寨。刘锜便乘其初至,派兵千余乘夜袭击,首战告捷。
二十九日,金军三万余人援兵赶到包围顺昌,发起攻城。宋军用劲弓强弩还击,金军被迫后撤。刘锜抓紧战机,乘势以步兵出击,金军溃乱,渡河溺死甚众,一部被宋军俘虏。
宋军凭城坚守,并两次乘雷雨夜间袭击金军,经过四天奋战,打败了金军第一次进攻。
金完颜宗弼在汴京得知金军进攻顺昌失利的求援战报,率军十万余,从汴京急趋顺昌,并以一部下蔡州,掩护主力进攻顺昌。
顺昌之战示意图
宋刘锜得知金宗弼军前来增援召集诸将研究作战方案。有人恐力量不及,主张速乘舟南撤。刘锜制止说:
“朝廷养兵十五年,正欲为缓急之用,况已挫敌锋,军威稍振,虽多寡不侔,然有进无退。兼敌营近三十里,而四太子(宗弼)又来援,吾军一动,被敌追及,老小先乱,必至狼狈。不唯前功尽废,致敌遂侵两淮,震惊江浙……不如背城一战,死中求生可也。”
众将都同意这一意见,表示愿奋力一战。次日,将东门外停泊的舟船悉沉河内,示以死战到底的决心。
六月初九日,宗弼率军到顺昌城下,见城墙简陋,轻蔑地说:“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当即下令次日早饭后开始攻城,并宣布破城之后,子女玉帛,悉听诸将掳掠,男子则一律处死。
初十天明,金军十余万越过颍河浮桥,合围顺昌。刘锜分派一部兵力分布在城上,另外则每五千人分作一队,轮番出城应战。
宗弼指挥步军在正面进行冲击,再以精锐转兵(拐子马)从左右翼进行包围攻击,最后使用亲军铁浮图(“重铠全装”——重甲骑兵)压上冲击宋军。
宋军每人携带一个竹筒和大斧等兵器,竹筒中装满煮豆。突入金军阵内时,把筒撒在地上,金军战马在饥饿之时,就要低头吃豆,马脚又为竹简绊搅,无法进行战斗。
这时,宋军用大斧、大刀砍杀,一马被砍,人马皆仆,前后左右,互相蹂践,金军被打得毙尸倒马,纵横枕藉,损伤十之七八,攻势顿挫。
战场情景
这时正是酷暑之季,金军人不解甲,马不解鞍,昼夜作战,疲惫不堪,锐力大减。刘锜还在颍水上流及草中施放毒药,金军人马饥渴,饮食水草者均中毒病倒。
刘锜乘中午酷热及金军疲备之时,率军出城,袭击金军,戒令勿喊,以短兵极力与战,不断消耗金军。
宗弼见顺昌屡攻不下,士卒又多疾病,不得不改变决心,移营城西,掘壕列营,企图长期围困顺昌宋军。适值大雨,平地水深尺余。宋军利用雨天,乘金军移营立足未稳,大举夜袭,重创金军。
十二日,宗弼被迫率金军撤离顺昌退回汴梁,顺昌保卫战至比胜利结束。
顺昌之战,宋军以不足两万兵力抗击金军十余万步骑军的进攻。初战胜利,有力地打击了金军的猖狂气焰,振奋了宋军的士气,为南宋全线反击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刘锜在顺昌抗御金军之际,宋高宗急令韩世忠派轻骑取宿州,张俊派队往援,岳飞派骑兵兼程至光、蔡、陈、许等州策应。
接着,宋高宗又命令岳飞军向中原进军,说“右可图复京师,左谋报关陕,外与河北相应,此乃中兴大计”。”
岳飞
岳飞按照其以襄阳为基地,“连结河朔”,直捣中原,恢复故疆的既定方针,部署进军。岳飞将大军分成援淮军、游击军、野战军和留守部队四部分。
援顺昌的先遣军,由前军统制张宪,游奕马军统制姚政率军最先出发,驰援顺昌。
游击军则深入金军后方,京东路以李宝和孙彦率领的部队担任。另两支部队,一支由梁兴、赵云和李进率领,另一支由董荣、牛显和张峪率领,渡河北上,联络两河义军,抗击金军。
野战军是挺进中原的正规作战部队,由武赳、郝义等将领带领轻装步兵,出虢州与陕州忠义军首领吴琦、商州知州邵隆会合,切断金在中原的宗弼军与在陕西的完颜杲军的联系,掩护岳飞主力的左侧背;岳飞亲率主力向京西路前进。
后方留守部队包括全部水军,负责江西路江州至江东路池州(今安徽贵池)的江防,保障湖北,江西和江东三路的安全。六月初,岳飞大军由襄阳、鄂州开始进军。
因此,在顺昌大战的同时,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各军分道出击:韩世忠收复了淮阳军海州、怀仁(今江苏赣榆);王德军收复宿州;张俊军连破金军,攻占亳州;岳飞军败金将韩常于颍昌,收复淮宁府,形势对宋军极为有利。
同时,在川陕战场,金军完颜杲部自河中渡河入同州后,屡次被宋军打败,双方在陕西方面的战事呈胶着状态。
六月中旬,顺昌之战刚结束,赵构害怕触怒金人,幻想恢复和议,迫不及待地下令各路大军立即转为守势,以便对金妥协投降。
并派朝臣到各军中传达“兵不可轻动,宜班师”的旨意,各军不得不停止反击,顺昌大捷后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赵构断送了。
六月下旬,宋廷派司农少卿李若虚赶到德安(今湖北安陆)岳飞军前“计议军事”,传达宋高宗赵构、宰相秦桧的旨意:“兵不可轻动,宜班师”。岳飞断不听从。
岳飞像
李若虚知道岳飞的进军计划已经部署好了,军队已经出动,他激于大义,毅然主动承担了“矫诏之罪”,于是,岳家军继续向中原进军。
金宗弼军败于顺昌后,退回汴京,命大将韩常率军守颍昌,翟将军率军守淮宁,三路都统阿鲁补守应天府(商丘)。金军企图以颖昌、淮宁、应天作为汴京的外围防线,宗弼和龙虎大王军控制在汴京作为总预备队,相机反制宋军的进攻。
闰六月,岳家军经过战斗准备后,发起攻势,最初的作战目标是扫荡汴京外围。十九日,张宪率领前军在离颖昌四十里的地方,击败金韩常军,夺占了颍昌府城,会同牛皋、徐庆等军,击溃金翟将军的部队,乘胜占领淮宁府城。
二十五日,金韩常军得到汴京派来的增援部队,企图夺回颍昌城。岳家军踏白军统制董先、游奕马军统制姚制分头直冲敌阵,金军大败。
金军在汴京外围的三个要点,顷刻之间被岳家军拔除两个,剩下一个应天府(商丘),原属张俊军战区。岳飞期待张俊和刘锜两军北上,以便集中兵力与金宗弼大军进行决战。
二十五日,中军统制王贵派将官杨成率部攻克郑州,一部突入汴京西南的中牟县,杀死很多敌人,夺取大量战马、器甲。
七月一日,中军副统制郝晸率军直指西京,击败金李成军,光复了西京(洛阳)。中军统领苏坚率部与坚持在西京的李兴取得联系,并肩作战,攻占西京所属的五个县城,接替郝晸防守洛阳。
不到半月时间,岳家军席卷京西,兵临大河,胜利地完成了扫荡汴京外围防线的作战计划。
顺昌战后,张俊军从亳州后撤,刘锜军虽未遵命南撤,但仍驻军顺昌,也不敢违诏北进。岳家军随着收复地区的日益扩大,兵力也日益分散,再加孤军深入,形势十分不利。
为此,岳飞不得不缩小正面,在郾城(今河南郾城)、颍昌集结兵力,暂取守势,待机转入进攻。金宗弼看到有机可乘,不待岳家军集结完毕,抢先发动大规模的反击作战,集中兵力打击岳家军。
郾城大战
七月初八,金宗弼得到盖天大王赛里(完颜宗贤)等率领的生力军的增援后,纠集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昭武大将军韩常等精锐骑兵一万五千,直扑郾城,企图乘宋军在郾城兵力薄弱,一举歼灭岳家军的指挥中枢。
岳飞指挥的只有背嵬军和游奕马军的一部。岳飞首先遣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马军出战,在旷野平原上与金军铁骑(拐子马)展开激战。
统制官杨再兴单骑突入金阵,欲直擒宗弼,不获,杀金军百十人,身被数十枪。金宗弼又以“铁浮图”军(重甲骑兵)投入战斗,企图突贯宋阵。
岳飞即令步兵进入战斗,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等锐利兵器,上劈敌人,下砍马足,与金军重甲骑兵展开了一场“手拽厮劈”的肉搏战。
当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岳飞亲率四十骑突出阵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将士们看到大帅亲自出马,士气倍增。战至天黑,金军退出战斗,狼狈向临颖方向撤退。
郾城之战是宋军步、骑兵对金军“铁骑”的一次较量。在此以前宋、金战争的所有作战中,宋军的步兵在平原开阔地总是敌不住金军铁骑的冲击。
韩世忠、刘锜军在大仪镇、顺昌曾经使步兵以长枪、大刀、竹筒等办法去对付金军骑兵,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还不能与金集团骑兵对战。这次岳飞以步骑兵在野战中击破金军骑兵集团,在宋金战争中还是第一次。
岳飞是很重视骑兵建设。岳家军主要通过战场上缴获的大量马匹,组成相当强的骑兵部队,光背嵬军的马军,就有八千多骑。游奕马军也是骑兵部队。
战场场景
郾城之战结束后,金宗弼大军由郾城后撤,集结在郾城和颍昌之间的临颍县境,隔断了岳家军和颍昌王贵军的联系,伺机再兴攻势。
七月十三日,前军统制张宪等部先后从淮宁府等地赶到郾城。岳飞令张宪率领背嵬军、游奕马军、前军等部向临颖前进,寻求与宗弼大军决战。
岳飞军前锋三百骑进抵临颖南小商桥时,突然与金军遭遇。宗弼指挥金军包围宋军,宋军进行殊死战斗,将官杨再兴等三百骑士全部牺牲,金军也遭到沉重打击。宗弼遂留下八千人守临颖,自率主力乘夜北撒,准备转攻颍昌。
十四日,张宪指挥大军进攻临颖金军,经过激烈战斗,金军战败,向颖昌、尉氏(今河南尉氏)方向撤退。
金完颜宗弼在颍昌城西集中了镇国大王、韩常和四个万户共三万骑及龙虎大王突合连、盖天大王赛里的十万步兵准备攻城。同时派出五千骑兵在临颖东北,牵制张宪大军,掩护金军主力攻击颍昌王贵军,企图一举歼灭之。
岳飞判断金兵可能攻颖昌,便令岳云驰赴颍昌增援,颍昌共有宋军三万余人。十四日,统制王贵命董先率踏白军、副统制胡清率选锋军守城,自己和姚政、岳云等率中军游奕马军、背嵬军出城迎击金军。
金军在城西列阵,以步军在正面,拐子马在两翼,发动进攻,王贵命岳云率背嵬军首先驰击金步兵,中军也以严整的队形掩蔽背嵬军的两翼前进,与金军左右翼拐子马展开搏战,自辰时至午时,双方激烈鏖战。
守城的宋将董先和胡清看到双方已战到白热化的程度,也率军出城从外翼冲击金军。金军不支,宗弼收容败军向开封撤退。
此役当阵杀死金军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千户五人,活捉金军大小首领七十八人,俘虏二千多人,杀死五千人、缴获战马三千匹,金、鼓、旗、枪、器甲之类不计其数。
战场场景
郾城和颍昌两战,是岳家军北进中原关键性的大战。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岳家军依靠将士的强劲勇敢,沉着坚定,经过壮烈的战斗,击破优势的敌人,终于获得重大胜利。
金完颜宗弼率领的军队是金军中的精锐部队,他从第一次南下围开封起,依靠他的“铁骑”重甲兵(铁塔兵)和拐子马,屡立奇功。但在绍兴元年以后,在和尚原、仙人关、顺昌、郾城和颍昌五次大战中,每次都以战败而告终。
在此以前,宗弼军未同岳家军进行过大的较量,这次才真正领教到岳家军的威力,以至发出哀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家军在中原战场连战皆捷之时,插入敌后的游击军,也与当地民众和义军密切配合,袭击金军,切断道路,收复了许多州县。
京东路李宝和孙亮的部队,从五月就在兴仁府(今山东荷泽)一带打击金军,有力地支援刘锜军在顺昌的作战。
忠义军兵马统制孟邦杰,奉命扫荡京西大河以南的金军,他一举攻取永安(今河南巩县南),又向西北攻克孟津,金军逃过黄河。
梁兴为执行岳飞的“联结河朔”的计划,渡过黄河,重返太行山,在两河地区重新燃起了抗金的烽火。游击军袭击金军,攻克垣曲(今山西垣曲东南)、王屋(今河南济源西),在当地民众的配合支接下,声势很大,又攻占了绛州(今山西新绛)、翼城(今山西翼城)、泽州(今山西晋城)、沁水(今山西沁水)等地,并向东深入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和卫州(今河南汲县)之境。
王忠植领导的河东路各抗金武装,克复了岚州(今山西岚县北)、石州(今山西离石)、保德军(今山西保德)等十一个军州,活跃于河东路北部。
在河北路的岳家军忠义统制赵俊也派兵过河,会合忠义统制乔握坚的部队,收复了赵州(今河北赵县)。磁州(今河北磁县)、相州(今河北安阳)、开德府(今河南濮阳)、冀州(今河北冀县)、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等地的人民也都揭竿而起。
就这样,黄河以北的抗金健儿已发展到四十万人以上,大家都以“岳”字作旗帜,盼望大军早日渡河。父老百姓们也都争先恐后地牵牛挽羊,“以馈义军”。金朝自燕山以南,“号令不复行”。
战场场景
岳家军和抗金义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观。当中原战场和敌后战场都连战告捷之时,岳飞根据双方形势,提出宋军全线转入反攻的要求。
他在《乘机进兵札子》中说,金军屡败,宗弼已命令“老小渡河”,最近又调八千人渡河北逃,“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机,乃金贼必亡之日,若不乘势殄灭,恐贻后患。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庶几早见成功。”
但是,宋高宗赵构只求偏安江南,成为金的属国也就满足了。所以,他看不到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看不到黄河南北中原地区人民对王师的期盼,对岳飞要求全面反攻的回答是“措置班师”。
秦桧还串通张俊,让他不等朝廷正式下令,先把部队从亳州、宿州撤到淮南,使岳飞军孤军突出,不得不奉诏后撤。韩世忠见张俊退兵,也只好把正在围攻淮阳军的部队撤回楚州。川陕的宋军主力也已退守川陕边境。
秦桧还以顺昌原属京西路为由,要岳飞军“严为守备”,把刘锜军调回镇江。岳飞一再要求让刘锜军仍驻守顺昌,反对“措置班师”。
岳飞指出,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宋高宗赵构根本不予理会,而且还下诏“不许深入”。
这时,金完颜宗弼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开封附近,企图进行最后抵抗。岳家军的先头部队分由临颖、颍昌向朱仙镇方向推进,前锋五百铁骑抵达朱仙镇一带时,与金军一度交锋,击败了金军。
秦桧看准时机,迫不及待地向宋高宗提出让岳飞军“班师”的建议,说岳飞军“孤军不可留”,还唆使殿中侍御史夏汝辑上奏说:
“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飞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班师一不至大败,二不至于全胜,正中宋高宗的下怀。于是,大致在郾城之战的同时,宋廷发出了第一道班师诏。正当岳飞前锋到达朱仙镇时,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要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皇帝。
岳飞班师
岳飞接诏后,悲愤已极,但又不得不奉诏“班师”。岳飞愤慨地说:“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为防止金军乘势追击,岳飞宣称进攻开封。七月十七日,岳家军主力自郾城、颍昌撤军。一次接近胜利的战争,就这样被宋高宗、秦桧断送了。
以岳飞军为主的南宋反击作战,各条战线连战皆捷。金军主力完颜宗弼所部,在顺昌受挫于刘锜军,在郾城、颍昌又被岳家军打败。他不禁哀叹“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血”,准备尽弃辎重,渡河北撤。
在此有利的大好形势下,宋军本可由反击作战而发展为全面反攻,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进军河北。但宋高宗赵构、秦桧竟然下诏“班师”,以致前功尽弃。
尽管如此,岳飞进军中原的作战,毕竟是南宋广大军民抗金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岳飞所策定的作战方针和采取的作战措施,适应了当时情况和民众的要求。
岳飞为实现反攻中原的夙志,深谋远虑,确立了“连结河朔”的战略,密切与北方义军联系,长驱以取中原,南北夹击金军。并相应地采取了进据襄阳,发展屯田,屏蔽江左,建立巩固的后方,壮大力量,疲惫金伪,然后提兵直趋京、洛,长驱恢复中原的战略步骤。
特别是岳飞重视人民的抗金力量,“连结河朔”,策动、联络和支援两河抗金义军,与岳家军的军事行动互相呼应或配合作战,夹攻敌人。这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是少有的。
宋军以步兵为主,难以对付对手强大的骑兵集团。著名将帅如吴玠、韩世忠、刘锜,虽都能指挥积极的防御战役,但只有岳飞能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战役。
当宗弼集中优势兵力抢先发动进攻时,岳飞在郾城、颖昌两役中,在战役战斗上仍然采取进攻,以自己的精骑与优势敌骑对攻,从而取得了在野战中摧破敌骑兵集团的辉煌胜利。岳飞不愧是一个卓越的统帅和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岳飞
宋绍兴十年七月,岳家军奉命班师,整个战局发生逆转。由于宋各路大军奉诏“班师”,金军达到了“收复”河南、陕西的战略目的,下一步便是如何在军事上、政治上向南宋施加压力,促成更有利于金的南北和议。
为此,金朝一方面放还过去扣留的宋使二人,以示愿意与南宋议和;另一方面,又发兵渡淮,企图用武力压迫南宋接受投降条件。
是年秋、冬间,完颜宗弼到燕京朝见金熙宗返回开封后,立即检点粮草,调集兵马,又作大举南下的准备。
宋绍兴十一年(金天眷四年,公元1141年)正月,完颜宗弼选定宋军防守最薄弱的张俊军防守的淮西战区,集中九万大军企图一举突破淮河防线,直抵长江,胁迫南宋政权就范。
宋在淮西战区有三支大军:淮西宣抚使张俊军八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军三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锜二万人,总兵力大于宗弼军。
金军由开封附近向南开进。正月中旬,以孔彦舟率军为先锋,宗弼亲率韩常等军为主力,一举越过淮水,攻占寿春,然后分军趋濠州、滁州、庐州南下。
宋淮西宣抚使张俊在宋廷的催促下,急忙由建康率军渡江迎击,同时宋廷还急令驻扎在太平州的淮北宣抚制官刘锜军渡江去防守庐州。
刘锜率军到达庐州后,见庐州残破无法防御,只好南撤。金宗弼率军进入庐州后,遣骑兵追击。刘锜退至巢县南,找一个依水据山的地形列阵以待。
张俊军淮西宣抚使都统制王德,由采石渡江,收复含山(今安徽含山)、巢县、全椒(今安徽全椒)等地北进。宋廷又调岳飞军星夜去江州,相机策应,使金军腹背受敌。一面又急遣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率殿前司兵马军三万驰援前线。
金将韩常、完颜宗敏(阿鲁补)闻宋大军渡江迎战,乃率部徐徐后退至柘皋(今安徽巢县西北)。其南有河,西通巢湖。金军十余万人,分左右两军,在柘皋夹道而阵,以待宋军。
战场场景
张俊部王德和杨沂中、刘锜三军会合后,继续向庐州推进,至柘皋,刘锜部搭桥令重甲步兵先过,掩护大军渡河。翌日,杨沂中军由上流涉浅而进,不利稍却。
王德、田师中军由便桥过河猛冲金军右翼劲骑,金军一将领被射中落马,宋军鼓噪而进。金军拐子马从两翼向宋军冲击,上流杨沂中军以步兵万人执长斧,并列前进,奋勇冲击,金军大败。
王德、刘锜军进行追击,金军向寿春撤退,宋军遂复庐州。此役,刘锜令重甲步兵先过桥占领桥头堡,掩护主力过桥,王德率军过桥猛冲列阵的金军劲骑;杨沂中以步兵持长斧如墙而进大破金军拐子马,都是很可取的。
柘皋战败后,金军在回军途中,完颜宗弼又挥军急攻濠州。虽然冲破濠州并击败了援濠的张俊、王德、杨沂中等军,但总的来说,金军并未达到兵临长江的目的。
于是金军北撒,宋军南归。宗弼不得不承认金军已失去优势,遂改变战略,决意讲和。宋高宗和秦桧感到阻碍讲和的是握有重兵抗金坚决的大将如岳飞、韩世忠等,因此,决意设法解除诸大将的兵权。
宋高宗要解除诸大将的兵权,不仅是为了要议和,而且也是出于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这后一条是赵宋皇朝恪守不渝的家规。
宋绍兴十一年四月,宋廷以论功行赏为名,召韩世忠、张俊、岳飞到临安,宣布任韩世忠、张俊做枢密使,岳飞做枢密副使,剥夺了他们的兵权,留朝任职。
七月,又解除了刘锜的兵权。接着淮东、淮西、京湖三宣抚司被撤销,三宣抚司统制官以下都冠以“御前”两字,直接听候三省、枢密院取旨调发。
又置淮东、淮西和湖广三总领,分掌各路上供财赋,供办诸军钱粮,并规定总领还要“节制”诸军,负责报发朝廷与各军间的往返文件,预闻军政,实际上起着监军的作用。
宋高宗与岳飞剧照
八月,秦桧唆使其党羽弹劾岳飞,毁谤他“自登枢府,郁郁不乐,日谋引去,以就安闲”和淮西之役“坚拒明诏,不肯出师”,以及倡言楚州“不可守”等。
宋高宗立即解除岳飞枢密副使的职务,转任万寿观使的闲职。秦桧一伙随后就着手罗织诬陷岳飞的罪状,伙同张俊收买岳飞部将王俊,诬告岳飞谋反,制造冤案。
十月,金完颜宗弼为了迫使宋廷加速投降,又出兵攻占泗州、楚州。秦桧、张俊因怕有碍投降活动的进行,竟然不派兵渡江抵御,反而把坚决抗金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狱中,接着又把韩世忠罢官。
金军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渡淮南进,直到长江边的六合,致书南宋朝廷,进行虚声恫吓,声言如不及早投降求和,就要渡江南下。宋高宗赵构、秦桧马上哀求宗弼“先敛兵,许敝邑拜表阙下”。
十一月,在宋使魏良臣再三叩头,哀求甚切之下,金完颜宗弼许以淮河为界议和。宋金东自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京西割唐、邓二州,陕西割商、秦二州之半给金。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纳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
金封赵构为帝,在册文中说:“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宋金虽签订了绍兴“和约”,但宗弼原先提出的“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的要求,还未实现。
宋高宗、秦桧怕金朝以此作为借口破坏和议,在绍兴十一年(金熙宗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冤杀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于狱中。
风波亭
宋高宗以割地、纳贡、称臣和杀岳飞的高昂代价,才换得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金方既无力南下,又满足了贪欲,于是双方维持了一个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局面。
金熙宗完颜晚年酗酒乱杀,宋绍兴十九年(金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完颜亮乘机夺了帝位。
金海陵王完颜亮继承和发展了金熙宗时的恢复、发展生产与打击守旧势力的政策;但在对宋关系中却违背了金熙宗所签订的和约,经过十年准备,发动了一场新的进攻南宋的战争。
金海陵王于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夏前往开封,接着金廷也迁到这里,金军陆续集结。八月,金军分三路南下,发起对南宋的全面攻势。
正所谓“国难思良将”,大兵压境之时,宋高宗又开始后悔当初处置岳飞等人的决定,史料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北虏犯边,连年大举,上思曰:“岳飞若在,虏军岂容至此。”
宋高宗还对主持政务的主战派大臣陈康伯表达过悔意,言及自己早年“不修德”。而将这“不修德”列为罪名之一,说明杀害岳飞的决策者,恰恰就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