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旅游,我们必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烟台的民俗推荐给即将踏上道路的朋友。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烟台民俗天玺
烟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先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内涵,创造了许多主题明确、内容简练、易学易普及的民俗。
当一个婴儿出生时,在山东俗称'田'需要在门口挂一个红布,以及红枣,栗子,花生等东西。马克田Xi。向母亲的家人报喜是生育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有地位的家庭派仆人,一般家庭派兄弟。现在,女婿亲自去。一般在宝宝出生的第三天,当天或者第二天也会有好消息。
烟台民间语言禁忌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语言应该是最直接的方式。
饺子过年煮了皮,不要说“破”“破”“赚”。馒头裂了,不要说“裂了”,要说“笑了”。百岁老人避免说实际年龄,总是说自己99岁。老人去世时,避免说“死”,应说“老”。中年人在报年龄时应避免说“41”。冬至忌磨(磨面粉),腊八忌碾米,春节忌不吉利的话。俗话说“冬天不推,打蜡不滚,元旦少说话”。春节期间(在“接神”和“送神”之间),禁止扫炕、扫地、往屋外倒水和杂物、借钱、打骂孩子;穿孝服的避免拜年。已婚妇女避免在家生孩子。孕妇忌见死尸,忌探视产妇。切忌把筷子放在碗上,翻碗、翻盘子,反手加水、加饭。禁止客人钓鱼。店铺算盘不可翻放。
烟台的文化传统
烟台是中国著名的京剧、鲁菜、田径、书法之乡。杨秧歌、莱州兰关戏、胶东大鼓和《八仙过海传》等1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烟台有10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9个博物馆和6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010年,烟台出版报纸11305.5万份,期刊978.6万种,烟台大剧院演出100余场。县级以上广播电台10个,国内广播节目12套,综合覆盖率100%。县级以上电视台13个,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0个,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82.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2万户。[42]2014年10月19日,烟台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胶东在线网站总编辑邓兆安获得长江韬奋奖(该奖是中央批准的中国杰出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项)。[38]
方言
烟台话属于胶辽官话,辽东半岛的方言受烟台话影响很大,尤其是大连和丹东的方言,与烟台话非常相似。
名称来源
烟台是古代的烽火台。明朝初年,为防备倭寇入侵,胶东半岛北部设置“岐山防千宅”,依山筑堡。城堡上还有一座烽火台。有了这个节目,敌人再也不敢劫掠了。
另一种说烟台起源于烟台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当地军民为防止日寇入侵,在临海北山上设立了琅琊码头,又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白天升起烟,晚上升起火,这是报警信号,所以简称“烟台”。烟台山得名,烟台城得名。
1858年烟台开埠,中英不平等《天津条约》,使登州成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监督登州等通商口岸的开放。英国侦察代表认为邓州是“滩浅水浅”。看到烟台芝罘湾是个好港口,清政府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烟台设立“东关”,是近代山东对外开放的第一个港口。英、美、日、德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外国学校、外国公司、外国医院纷纷落户烟台,洋货也纷纷登陆烟台。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中国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烟台先后向上海、大沽、大连铺设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架设水上电缆电报的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