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指的是作为一国之君,要以守土戍疆作为自己的责任,将国都定都于边疆重镇,面对外患,与国家同生共死,以示国土不容侵犯之决心和勇气。
“天子守国门”语出当代清史专家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他将咸丰皇帝面对英法联军的入侵北京城,不是动员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弃都逃跑,这一情形与明成祖朱棣的“天子守国门”作对比,显示了清廷的懦弱无能,同时也显示了大明王朝的守土决心。
“君王死社稷”出自春秋时期《礼记·曲礼下》:
“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意思是国君应与国家共生死,官员应与百姓共生死,士族应与国君的号令共生死。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史料并无记载,而是当代人们在总结明朝历史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经典语句,全句为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建立后,北元势力在朱元璋的八次北伐打击下迁往北部,然而其真正实力并未衰减,这一点驻守北部燕京之地的朱棣深有感触。
后来北元势力逐渐分裂成了北部的瓦剌和南部的鞑靼两个部落,明永乐八年,鞑靼公开与明为敌,朱棣进行了
五
次亲政漠北。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提出迁都的打算,第二年命姚广孝监督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率领南京的宗室子弟、后宫妃嫔、王公大臣浩浩荡荡迁都北京,南京被作为陪都。
有史料的记载,明朝时期北京城有四次被进攻过,其中三次是外族。
第一次:
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挟被俘的明英宗南下进攻北京城,后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全力保卫下,也先撤退;
第二次: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鞑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军南侵,包围北京城,明军坚壁不战,俺答兵在城外焚掠八日后退兵;
第三次:
1629年(明崇祯二年),女真首领皇太极经喜峰口入关至北京城,被袁崇焕击退;
第四次: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宁死不屈,于煤山自缢身亡,此前拒不迁都。
由此可见,明朝从“天子守国门”开始到“君王死社稷”结束,坚守国门,抗击外患,誓死保卫北京城,誓与国家共存亡,显示了一个朝代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