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明朝有一个明太宗,这个人就是朱棣。那肯定有人要说了,朱棣不是明成祖吗?为什么又是明太宗?
所以说来话长。
这就涉及到庙名礼仪知识。
什么是寺名?皇帝在祠堂的牌位上供奉了这个名字。也就是太宗和太祖我们共同的东西。
本来,这个庙号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选中的。比如在西汉,十几位皇帝中只有四位有庙号。他们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因为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我们在称呼这些皇帝的时候,一般都称他们为谥号,也就是汉文帝、汉武帝等等,因为每个皇帝都有谥号。
然而,隋朝以后,庙号泛滥,每一个皇帝都会有一个庙号。但是,谥号变了,谥号不断增加,导致一个皇帝的谥号越来越长。比如清朝任何一个皇帝,都有20多个字。为了方便记号,大家开始改用庙号。并且对于如何称呼这座寺庙的名字是有规定的。庙号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叫“祖”,一类叫“宗”。
谁称祖,谁称祖,称什么样的祖,称什么样的宗族,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古人一般按照“先祖有功,先祖有德”的标准,给祖先或宗族起庙号。至于中间的人物,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只有开国君主因为有开国之功才被称为“祖”,其余的皇帝一般都被称为“宗”,因为所谓守功德。
所以其实每个朝代基本上只有一个“祖”,因为开国君王只有一个。当然,出于对父辈德行的尊重,一些开国君主往往会追谥其父。比如隋朝的开国君隋文帝杨坚,他的庙号是高祖,他的父亲是太祖。还有唐高祖李渊,封他的祖父李护为唐太祖。
至于后代,只能称为祖宗。这条规律,即使是汉武帝、唐太宗等先驱皇帝也未曾打破。
但在明代,有两个祖宗。一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是他的儿子明太祖朱棣。
那么朱棣为什么敢自称始祖呢?他是不是太臃肿了?
显然朱棣没有那么傻。要知道,他从靖南之战抢来的皇位,可耻至极,再低调也来不及了。
因此,朱棣死后,庙号为太宗,即明太宗朱棣。寺名寺夫人,已供奉数百年。直到一个叫朱厚聪的小孩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嘉靖皇帝。朱棣的庙号改为明成祖。那么这是怎么回事?
相传当朝有一个痴情的皇帝,是一夫一妻制的严格践行者。他的名字叫朱由堂,又名明孝宗。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此后后宫再无其他女子。在普通人看来,朱佑棠作为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人,这确实是一个佳话。但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朱佑昉的所作所为还是欠缺了一些大局考虑。
因为他只娶了张皇后,而张皇后只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这导致他的宗族人烟稀少,有断绝的危险。相比之下,朱厚照就是一株独苗,没了就没了。
果然,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年仅31岁。朱厚照死后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连兄弟都不如。传统的继承规则,比如父亲死了,儿子继承了,兄弟结束了,不要在这里工作。
但是一个国家不能一日无王,如果嫡系没有王,那就去旁系找。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有嗣立嗣,无嗣立君”的规矩,朱厚翀被推上了前台。他是朱厚照的表弟,他的父亲王兴宪是明孝宗的弟弟,按辈分来算,兴宪王世系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世系。
于是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翀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迷迷糊糊当上了皇帝。当时,张太后和杨廷和也看中了年幼的朱厚从,而他的父亲兴宪王已经去世。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的孩子,能当上皇帝就好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孩子虽然半路出家,却没有受过皇权之术的教育。但他的精神之城却超乎常人,仿佛是天生的帝王一般。
从封地来到京城,朱厚碜给了所有人一记重拳,才正式登基称帝。
当时,朱厚翀是按礼部的规定,由礼部押送到城外的。朱厚翀尚未称帝,欲纳为太子。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朱厚聪立马退出,这不是让他少了一代人吗?他说他是以皇帝的身份来正式工作的,不是太子。
“遗诏假定我为皇位继承人,而不是太子。”
最后,礼部只好以皇帝的礼仪接待了朱厚翀。当然,这只是开胃菜。朱厚翀登基后,朝臣的噩梦就开始了。
朱厚翀继位后,便开始兴风作浪。在亲生父亲的爵位和皇后人选等问题上,他与以大臣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意见相左。
杨廷和等人认为,朱厚聪继承了明武宗的皇位,理所当然地属于明武宗。换句话说,就是让朱厚璁换父,称叔父明孝宗为父,称生父兴宪王为叔父。
对此,朱厚聪自然是不会答应的。在新科进士张聪等人的“承而不继”学说的支持下,朱厚聪使出多种手段,最终使杨廷和等人屈服。他在三年的《大礼》之争中获胜,从此正式掌控朝政。在外人看来,他已经真正成为了明朝的统治者。
而这和朱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得从大礼之争的结果上看。朱厚翀力排众议,尊其生父兴宪王为兴宪帝,追奉祠号“睿宗”。
既然尊了庙名,就得进太庙拜拜了。
当时,明代太庙正殿即家庙内的牌位数量有限,一共九块。即一祖四昭四亩,为天子九庙。而多出来的,放在庙里,史称。
而且这个名额也是很有讲究的,除了称祖享受开国功勋的永生待遇外,其余的族长必须按照亲属辈分的顺序进入供奉,谁的辈分高资历先行。
朱厚翀是明朝第十一任皇帝。除去未供奉太庙的建文帝和景泰帝,当时的太庙只缺一人。兴献帝尊庙名后,天子九庙满座。也就是说,朱厚翀死后,一个也得拆掉。按照规矩,明太宗朱棣资历最高,自然会被免职。
正常情况下,这样挤走朱棣问题不大,但兴宪帝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如果因此而被要求供奉朱棣一辈子,朱厚翀怕是有辱祖宗,还给了别人。他们是他们一脉的祖宗,更是一代帝君,威望之大,不可得罪。于是朱厚翀另辟蹊径,将朱棣的庙号从明太宗改为明成祖。这样一来,朱棣也可以享受到天长地久一样的待遇。
这就是明朝没有明太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