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唐高宗李治,柔弱,怕老婆,无主见。没有一点英明皇帝的样子,甚至有一点无能,其实这是在唐太宗李世民超级光环下,加上老婆武则天的名气太大,从而弱化了唐高宗李治的存在感。也是影视剧与小说带偏了李治的行事风格。
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李治,虚心纳谏、勤于政事、乾纲独断。登基之初,李治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
在政事方面,李治鼓励大臣多进谏,特别是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问题。永徽五年(654),天下大旱,亲下诏书命令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各进封事,极言阙咎”。九月,他又对五品以上的官员说:“先前我侍奉先帝时,见你们屡屡上书言事,终日不绝,现在为什么无人上书呢?难道真的是天下无事吗?从今往后,大家仍要勤于进谏,假如无法当面奏闻,可以随时呈递文本。”唐太宗在贞观十三年(639)十月以后,因为身体原因,一般是每隔三天才上朝一次见一下文武百官,处理一下日常政务。 但是李治每天都坚持上朝,风雨无阻。 同时每天都召见十几个地方刺史,向他们询问民间的情况,并把这件事作为一项制度,每天执行。 直至显庆二年(657)五月,在宰相奏称天下无事,要求改为隔日上朝理事的情况下,才改为两日一临朝。
从上面可以看出,首先唐高宗李治非常勤政,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君王。在官员选举制度方面,唐高宗李治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科举制度,并对这个国家首要的官员选举制进行了彻底改造。重新建立科举制度,选用了一大把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这是唐高宗李治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李勣是太宗朝的重臣,太宗去世前故意将他外调,并嘱咐李治即位后重用李勣,使李勣受新皇之恩而忠诚不二。李治登基后,即遵父嘱。京兆华原人孙思邈医术精湛,誉满海内,隐居于太白山,绝意仕途。隋文帝杨坚为北周宰相时,曾召他出任国子博士,坚辞不就。李世民召他进京,授以官职,还是坚辞不受。等到李治在位时,孙思邈已是百岁左右的老人了,李治仍把他请到京师,授以谏议大夫之职。后来,孙思邈执意辞职,回到隐居之地,李治特地赐给他良马,并把郡阳公主邑司赠给他居住。
在律法建设方面,唐高宗永徽时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敕令修订了《永徽律》。《永徽律》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为后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永徽二年(651),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个由高级官员组成的组织把奉敕修订好的律、令、格、式的新版本奏报皇上。当年九月诏令向全国颁布新法。新法经过全面修订,成为唐代一系列法律当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法律之一,称为《永徽律令》。永徽三年(652),唐高宗大量招揽有学识的人,对唐律规定逐条进行解释,最后由长孙无忌等人将律文和解释编撰在一起,编成一部能用于法制教育的详细的刑法官方注释。这部形式稍作变动而成为流传至今的《唐律疏义》,在永徽四年(653)九月完成并被送呈皇帝。它经过小的修改后在几个世纪中一直是刑法的权威性的注疏。
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维持了三十二年。在武则天掌权之后,跟唐玄宗时期的疆土都在慢慢减少。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成功的君主未必一定要大刀阔斧地推陈出新,恰恰相反,遵循旧制、循序渐进,往往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从永徽年间开始,唐高宗连年用兵西域。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极限:东起朝鲜半岛,抵达日本海;西临里海,占有半个中亚,抵达阿拉伯;南至越南横山,越过北部湾,占有半个越南,抵达中南半岛;而北部则越过贝加尔湖,占有整个蒙古。
李治在位34年,这个时期大唐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唐高宗时期名将也很多:李绩、苏定方、薛仁贵。都是非常厉害的军事将领。虽然武则天后来也很厉害,但是军事将领方面就相对逊色很多,而且武则天不热衷开疆拓土。
唐高宗永徽时期,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物价也相当便宜。永徽五年(654),粮食大面积丰收,洛州地区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十个铜钱。
被人误解的李治在位期间被武则天所掌权控制,其实武则天只是一部分参与并没有完全掌控朝局。
李治是649年登基,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则天乘机插手政治,开始参与国家大事。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于是,她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李治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武后向李治申诉辩解,事情遂作罢,但是协助李治拟诏的上官仪则遭族诛。这件事情过后,李治再也无由压制武后。显庆末年,李治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后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氏并称二圣。武则天为了取得政权,还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
但是就算这样也不代表高宗一切都听武则天摆布。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加严重,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谏道:“陛下怎么能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因而暂时停议。武后得知后,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 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议处理,但李治仍掌握实权,在他执政年间,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武后的政敌及家属拜相,王废后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拟定《内训》和《外戚诫》压制武家人兴风作浪,武后对此皆无可奈何。
唐朝对外扩张基本上止于高宗手上,从武则天后来掌权处事风格来说跟高宗完全不同,说明高宗在位还是权利很大的。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后从泰山封禅以后,劝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 不久,高宗诏命皇太子李显代理国政,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在东宫任同平章事。 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洛阳,病得很厉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晋见。
同年十二月,诏令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683年)。将要宣布赦免之书,李治想要亲自到则天门楼,由于气不顺而不能上马,于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读赦免书。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晚,李治在东都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宣布遗诏:“七天装在灵柩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