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人,这三个字在现今大众的观念中基本定性为不男不女的人,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以前封建社会中的太监。
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意义的“阴阳人”确实会有,由于基因突变或者畸形发育,导致同时拥有男女双性特征,或者任何性征都不显现的状况也是存在的。
但患者数量极少,且一般不会将自己的状况广而告之,所以在生活中几乎不可能接触到阴阳人。
甚至不少人都会认为阴阳人,是只存在于文艺作品中。而在南宋,有个记录在案真实发生的事件,正是关于假扮尼姑的阴阳人案件。
对簿公堂,尼姑竟是男儿身
端平三年,在广州府南街的县衙,突然收到一纸诉状:
“状告假尼姑为乱俗事:彝伦之道,内外为严。坏俗之恶,淫乱为大。奸民董师秀,身本男子,诈为尼姑,遍历富室,私奸民妇,罪恶贯盈。秽风彰彻,不殄灭奸害无已。极乞惩诈杜淫,维风正俗。”
状纸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有个男扮女装的假尼姑,到处沾花惹草,有伤风化。
县衙中主管司刑的彭节斋主审此案,将状告人胡宗用与被告董师秀,一同提到公堂审查真假。同一时间也命手下调查两人在民间的名声,与其他信息。
而董师秀开口便是满肚子委屈:
“我在番禺南街地界有口皆碑,以宣扬佛法为修行,除生活所需外从不索求过多钱财,怎能是坏人?”
胡宗用却也言之凿凿:“这个假尼姑所图并非钱财,她藉由化缘,四处与富家小姐和寡妇同吃同住,别看她长着女儿相貌,实际却有男儿之实,常与同住女子行不轨之事,实在有伤风化。”
扑朔迷离,告官者竟非好人
此时手下们的调查,也有了初步结果,董师秀所言非虚。在民间,她确是一位有口皆碑的修行尼姑,时常以佛经度化心中郁结的人们,且从不以此敛财。
反而是状告人胡宗用,没有正业,压根就是一名市井混混,整天游手好闲,更是四处调戏良家。
案件的走向突然走歪了,以当前的信息判断,胡宗用撒谎的可能性不小,但他又为何要这么做呢?根据手下调查的信息,彭节斋发现两人之间还有个关键人物——刘寡妇。
因为这个胡宗用,曾被人多次看到调戏刘寡妇,明显对她有不轨念头,而董师秀却于近日化缘到刘寡妇家,与她同吃同住,从结果上看,反而是董师秀,阻碍了胡宗用的不轨图谋。
据董师秀交代,因为刘寡妇近日时常梦到亡夫,因此心神不宁,董师秀纯粹是为了帮她摆脱这困扰这几天才一直陪伴左右,与她共念佛经。
奇招断案,黄狗竟能辨真相
不管怎么说,胡宗用状告的是董师秀男扮女装,虽然董师秀面容姣好,明显一副女儿相貌,但也还是需要验明正身,以证清白。
可奇怪的是,连续两名经验丰富的净婆,在看过董师秀的真身后,却都表示她是女儿身无疑。
不得已,胡宗用才爆出状告的真实原因,原来是他本打算翻墙到刘寡妇家里窃玉偷香,却正好撞见董师秀与刘寡妇在闺房中颠龙倒凤,亲眼所见绝非虚假。
彭节斋判断,胡宗用不像说谎,毕竟他连自己犯事的意图都一并说出来了,多半不会再有隐瞒,在一旁的净婆也谨慎地说道:
“传闻世上有妖物半阴半阳可男可女,有一法子可以试一下——令其仰卧,以盐肉汁渍其阴,令黄犬舐之,其形必现。”
没想到这土方果然有效,净婆终于确认了董师秀拥有男性的特征。
彭节斋当即宣判,董师秀半阴半阳确为妖物,在其额上刺刻“二形”两字,杖罚六十,游街示众,流放军寨!胡宗用虽未作乱于刘寡妇,但意图不轨,杖罚一十。
另有传言董师秀其实直接被判秋后问斩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结局,毕竟在重视礼节的封建社会中,这种阴阳俱全的人,确实有可能因此获得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