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农历八月,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重,满朝文武奏请举行祈祷祭祀仪式以给皇后祈福,并推荐了医术高超的太医为皇后诊治病情。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马皇后一概拒绝了这些请求。她对朱元璋说道:“生死有命,祈祷祭祀并没有什么用处!太医虽然能治病,但未必能够使人活命。我担心如果因为我的病治不好,皇上您会怪罪这些医生!”
即使到临终之时,朱元璋想了解马皇后的未了心愿,她对朱元璋说的,仍然是希望他能够多任用贤才,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希望子孙贤能,好让大臣百姓有所依靠。
与朱元璋共同生活了30年之久,可能再也没有人比马皇后更了解朱元璋刚毅、甚至是一意孤行的性格了,也没有人能够像她一样,语言柔和却态度坚决地及时阻止他对大臣的刑罚。
马皇后不久就病逝,朱元璋十分伤心,宣布从此不再立皇后,以表示对马皇后的尊崇与怀念。
1、父子相左
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对功臣宿将的杀戮并没有结束。尤其是1380年的丞相胡惟庸一案,影响一直在蔓延,至此被株连处死的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
一时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对局势忧心忡忡,可是却没有人敢于挺身而出,对朱元璋进行劝谏。
唯一敢于劝诫的,就是太子朱标。
不过和性情柔婉、规劝得法的马皇后相比,朱标的劝谏方式更为直白,他直截了当地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
朱元璋看着这个自己一手调教出来、一直十分喜爱和看重的太子,什么都没说,而是直接把一根满是尖刺的棘杖扔到地上,然后命令朱标把它捡起来。
朱标虽然不是娇生惯养,但是真要用手去拿满是尖刺的棘杖,显然还是挺为难的。
看朱标这个样子,朱元璋才说道:“你怕有刺不敢拿,所以我才会帮你把刺除掉!我所杀的,都是将来可能会危及大明江山的坏人!我现在所做的事,就是在帮你把棘杖上的刺去掉!”
身份至为高贵的父亲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虽然对别人难免歹毒了一些,可是满心却都是对继承者的厚爱,怎么看都是比年轻皇子目光更长远的打算。换成旁人,或许就此醒悟,心中只有感恩之心,再不敢对父皇的滥杀多嘴。
可是朱标却并没有像朱元璋期待的那样闭嘴,而是更硬气地回了一句:“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直接的字面意思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稍微多想一层就能看得出来,他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朱元璋:这些大臣之所以这么坏,正是因为有很坏的君王!
满心好意的朱元璋估计是第一次被人这么顶撞,他又哪是脾气好的,当即暴怒,随手抄起一把椅子就朝朱标扔过去。
朱标在自己父皇面前,一向最擅长的本事就是:跑!
这个戏码他一向信手拈来,此时不免又故伎重演。
于是装潢精美的皇宫之中,出现了这样一副极有喜感的画面:一个是身份尊贵、原本极为稳重的太子,此时在前面拼命地奔跑;另一个是九五之尊,一向没人敢有丝毫侵犯的皇帝,在后面怒气冲冲地追赶。
后面应该还有一群太监、宫女,一个个跑得气喘吁吁的,一边跑,一边喊:“陛下息怒!太子站住!”
场面混乱失控,是没人能够劝阻、制止的形势。
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从快速奔跑的太子朱标的衣服里突然掉出一个卷轴来,这个卷轴滚来滚去,就一直滚到了朱元璋的脚下。
2、过往情深
朱元璋看到这个卷轴,有些好奇,于是停下来,把卷轴捡起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一个妇人,看面貌装束很像当年自己的妻子马皇后,她背后背着一个人,那人的样子颇像自己。两个人的后面还有一群追兵,那些人挥舞着刀枪,是要追杀两个人的样子。
看到这幅画,朱元璋立刻想起了当年的真实场景。那时他还没有登上皇位,仍然处于和张士诚、陈友谅的连续征战之中。有一次他被敌人重伤,慌不择路急于奔逃,身后尾随着大批追兵。正是在这样的时刻,马皇后不顾自身危险,背起他拼命逃跑,最终找到援军,才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端详着这幅画,朱元璋心中一软,再抬头看看太子朱标,这个孩子的心地一向最像他的母亲马皇后,想当初马皇后也曾经多次劝自己不要杀戮太过,太子的老师宋濂、自己的外甥李文忠,还有全国首富沈万三,都是因为她的劝说,自己才没有斩尽杀绝。
有子类母,何其幸焉!
想到此,朱元璋心中的怒火平息了,他背了手,心平气和地向回走去。
3、太子之路
朱标的这一脱身之计奏效,显然并非偶然,从中足可以看出朱标对人、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他了解自己的父亲,也知道在脾气暴躁的父亲面前应该如何行事,怎样做才能既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保全亲情,保全自己。
宅心仁厚,精明能干,富有智慧,显然这些都不足以概括朱标。作为朱元璋最看好的接班人,他的优秀十分全面。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朱元璋的悉心培养。
朱标出生于1355年,当时朱元璋还在率领军队攻打集庆(今天的南京)。听到长子出生的消息后,28岁的朱元璋十分高兴:少年贫困,颠沛流离,青年时期各地征战,血雨腥风,哪里有一点儿正常人生活的影子?可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却让他在片刻间体会到了做父亲的快乐,感觉到自己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之中。
欣喜之余,朱元璋率领大军奋勇作战,一举攻克了集庆城,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
进驻应天之后,朱元璋升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相继攻取常州、江阴、常熟、扬州等地,江左、浙右等地一扫而平。
1361年,朱元璋被封为吴国公。
征战之余,朱元璋仍然不忘对儿子朱标的教育,对他寄予了莫大的期望。1360年,朱标6岁的时候,朱元璋就邀请宋濂等名儒担任朱标的老师,对他进行极为正规的儒家教育。
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立10岁的朱标为世子。
1367年,随着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相继被逐步吞并,朱元璋称帝一事提上议事日程。
这一年,朱标刚刚13岁,朱元璋在逐步实现自己野心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对这个接班人的培养。他担心朱标现在生活过于优裕,因此而毁于安乐,于是命令他在下属的陪同下回临濠,自己的老家去祭拜祖先。
从应天到临濠,三百来里路,虽然当时各地割据势力已经肃清,但是山路艰险,交通条件极差,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并非易事。
临行之前,朱元璋仍然不忘谆谆教导,以古代先贤君王激励朱标,让他在沿途浏览风景的同时,仔细观察百姓生活,深切了解民生疾苦,好知道自己现在创业的不易,将来能够做一位成功守业的君王。
可贵的是,朱标不仅完全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完成了所有事项,还顺便去了一趟商人陈迪的家中,因为当年他就是在这个家庭里出生的。他拜访了陈迪,还赐给他白金五十两。
在教育接班人这件事上,朱元璋的目光深远、悉心教导,完全可以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那位明君为了培养太子李治,曾经亲笔书写《帝范》一书,全面而细致地将自己的修身治国概要总结其中。
不过一个言传,一个鼓励亲身体察,朱标的成长就显得格外不容易。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朱标被立为皇太子。
4、寄予重望
此时朱元璋安排去教导太子的,已经不仅仅限于宋濂这样的儒学大家了,他给了朱标一个完全能撑起整个朝廷的班底:
担任太子少傅的是徐达,能征善战、极具谋略,又十分具有德行的明朝开国功臣;
太子少师是李善长,朱元璋一向称他为“再世萧何”,名列明初文臣第一;
太子太保是常遇春,一向勇猛无敌,对大明朝忠心耿耿;
此外,善于谋划的智囊刘基、大将军冯胜、开国名将邓愈、汤和、孙兴祖等人,都被派去东宫太子府辅佐朱标。
太子府内,上有名儒宿将随时教导,旁有国子监十余名青年才俊伴读,大明太子朱标拥有古今第一庞大、无比优质的导师和同学阵容。
即便是给太子提供了这么优越的教育环境,朱元璋也并没有就此放任不问,《明史》记载:“帝时时赐宴赋诗,商榷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
朱元璋经常动不动就宴请这些人,让大家在席间赋诗、谈论古今,然后对彼此的作品评价一番。
有这样强大的师资力量,优秀的同学资源,还有一位指示方向总是无比正确的父皇的督促,朱标恐怕想不优秀都难。
5、不负所望
朱标也的确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完美地实现了朱元璋的所有期待,成长为一位温文尔雅、宽厚仁慈、谦虚有礼的大明第一太子。
1377年,朱标23岁,朱元璋开始让他练习管理国政。
朱元璋在历史上一向被视为勤政的典范,他在位三十一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他的遗诏中有“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的描述,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写照。
朱元璋自己如此,对朱标的要求自然也不低,自从下令让朱标参与管理国政开始,他就规定一切政事都需要先奏请太子处理,然后再向他上奏。
规定了工作量的同时,朱元璋还制定了工作标准,《明史》中是这样写的:“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
对朱标的要求,一是仁,要做仁爱之主,而不是做残暴之君;二是明,明白事理以不被奸人迷惑欺瞒;三是勤,要像他一样勤政,不偷懒,不沉迷于安逸之中;四是断,能判断是非,有决断能力。
朱元璋创业难,可是让朱标按照这样的要求,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守成君王也确实不容易啊!
但是,没想到的是,朱标对朱元璋的这些要求居然都达到了。
后来朱元璋在《谥皇太子标册文》里写道:“尔皇太子标居储位者二十有五年,分理庶政,裨赞弘多。”
朱标在当太子的二十五年时间里,在分管政务时,经常得到父皇和大臣对他的夸赞。
6、仁君气象
不仅如此,朱标除了像朱元璋一样勤政之外,他为人还非常仁爱宽厚,这一点与朱元璋大为不同,表现出十足的“仁君”气象。
对曾经教导过自己的老师宋濂等人,朱标始终保持着弟子的恭敬态度,见面一定会称他们“师父”,没有一点儿皇太子的架子。
唯一的不足是,朱标主张实行“宽通平易之政”,这和一向主张严政的朱元璋不同,两个人常常因此发生冲突。
尤其在他的恩师宋濂一事上,朱标和朱元璋的态度就很不一致。
宋濂学问渊博,曾经教授过朱标儒学经典,朱标对他非常恭敬。
朱元璋原本对宋濂这样的大儒也很是尊崇,夸奖他是“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曾经任命数十位儒士担任翰林编修,派去负责教导他们的就是宋濂。在宋濂告老还乡的时候,朱元璋还曾经亲自为他饯行。
直到宋濂的孙子宋慎被牵扯进胡惟庸谋反案中。
在1380年的这场大案中,宋濂的孙子宋慎、宋濂次子宋璲都被朱元璋下旨诛杀,朱元璋本来还想处死宋濂,但是当时马皇后还健在,马皇后和朱标都极力劝说,宋濂这才幸免于难,改为被流放到四川茂州,次年病逝于赴茂州的路上。
7、巡抚陕西
朱元璋称帝时定都应天,后来攻下大都(今北京)时曾询问过大臣,大都是否还适合作为都城?当时大臣们认为大都的王气已尽,不适宜再作为都城。于是朱元璋一直以应天、开封为南京、北京,以临濠为中都。
1391年,御史胡子祺上书请求定都关中(今西安、咸阳、宝鸡一带),他根据地形特征以及历史渊源,分析了当时全国四处适宜做都城的地方,包括尧帝曾经定都的河东(今山西),宋朝的都城开封,周汉故都洛阳和关中,最后得出结论:“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
认为从地理优势上看,关中最适合作为都城。
朱元璋非常认同胡子祺的说法,于是马上派遣朱标去陕西,告诉他说:“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
陕西那个地方的山川地势险要,易于固守,你去那儿考察一下民俗风情,顺便慰劳一下那里的父老子弟。
虽然派了不少文武大臣陪同朱标一同前往陕西,但是朱元璋明显还是不放心,临走之时嘱咐他行动举止都要多加小心,吩咐大臣们要注意太子的安全问题,需要多向他通报太子的消息。
朱标一路西进,详细考察了陕西、河南等地的地形,并让人绘制了陕西的地图,回来之后献给朱元璋。
朱标返回南京之后不久就开始生病,虽然如此,他仍然支撑着向朱元璋详细陈述了关于建都关中的事。
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正当壮年的朱标居然一病不起。从陕西回来后的第二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逝,时年38岁。
朱元璋没想到自己悉心培养的未来帝王竟然会走到自己前面,他痛哭不止,将朱标葬于孝陵东侧,谥号“懿文太子”。
8、立储之患
朱元璋此时已经年近七十,老来丧子,尤其是自己一直十分钟爱的继承人,他悲痛欲绝,在丧期结束后,仍然不忍心脱下丧服,后来经过大臣们的再三劝解,这才除下丧服,开始上朝理事。
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之后,朱元璋再也没有心思考虑迁都的事。
朱标自13岁被立为太子,居于储君之位25年,分理国政15年,因为处事得当,为人仁厚,朱元璋十分看重、倚赖于他。朱标逝去之后,出于对他的思念,以及对当时多位皇子势力的全面衡量,还有朱标次子朱允炆在父亲病重期间的孝顺行为,朱元璋最终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选择他将来继承自己的帝位。
有儿子却立孙子,朱元璋的这一举动显然为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即便明智如朱元璋,一旦感情用事,也难免为子孙留下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