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1年,25岁的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成为南唐一国之君。
李煜一向和自己的几个弟弟感情很好,即位之后他立刻分封三个弟弟为王:七弟李从善为郑王,八弟李从镒为邓王,九弟李从谦为宜春王。
对内分封兄弟,极尽兄长之情的同时,李煜也没忘记对外示好,特别是对于北方当时刚刚成立一年的大宋。
即位之后,李煜马上写了一封《即位上宋太祖表》,向宋称臣的同时,向宋太祖赵匡胤陈述了自己国家内部的变故,表示尊奉大宋为“天朝”,希望能够承蒙宋太祖的“怀柔义广”,为自己这一方天地求得安宁与康泰。
一、北宋和南唐
即使是写两国邦交的表章,李煜所使用的文词也十分柔婉谦下:他表白自己本来无意于权势利禄,不得已才继承父兄之位,同时,还流露出一种希望对方宽容、自己宁愿屈从以求得一时安稳的心态。
此时的赵匡胤刚刚称帝一年,他登上皇位以后,接连平定了山西、河北、淮南等地的割据势力,牢牢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区域。
不过,他意犹未足,虎视眈眈,已经盯上了江南包括南唐、南汉在内的丰沃土地。
李煜希望凭借一封表章就能获得暂时的安宁,可是对于赵匡胤来说,却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双方隔江而治,赵匡胤想起来这事,都会对他的得力臣子赵普说道:“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地盘。”
和李煜最喜欢宴饮歌舞、赋诗作词不同,赵匡胤最喜欢的,是把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虽然他也饮酒,不过他的宴饮或许只是为了“杯酒释兵权”,是为了更牢固稳妥的权力。
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根本不可能让赵匡胤满足。
在君臣合力谋划与治理下,北宋国泰民安,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做好了准备,确定了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征伐战略,以形成天下一统的大好局面。
南唐,在北宋君臣眼里,就和后蜀、南汉一样,是一块只要伸手就可以拿到的肥肉。
公元965年,宋灭后蜀。
此时的李煜,妻子大周后刚刚亡故,不久他的母亲钟太后也离世。
可是,纵然历经这些变故,也没让他忘记和大周后的妹妹周女英你侬我侬,为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情深意切的词作。
二、李从善朝宋
公元971年,宋灭南汉。
随着宋军的南征步伐越来越近,李煜感觉到了兵临城下的恐惧,虽然他也下令设置了龙翔军,在长江沿岸教练水军,可是对于本国的抵御力量,他丝毫没有信心。
于是他再一次拿起笔,向宋请求去除本国“唐”号,自己改称“江南国主”,以这样的方式表示自己绝对会尊奉大宋为正朔。
不仅如此,他还派遣自己的七弟李从善携带了许多珍贵物品到北宋去朝贡,以此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继续保持和平安逸的生活状态。
李从善一到大宋,就被赵匡胤扣留了下来。
此时的大宋,战船已经开到了荆南一带,看起来战事一触即发。
李煜丝毫不敢有任何反抗大宋的举动,他整天提心吊胆,害怕宋军会突然发动攻击,于是每天只能宴饮、赋诗作词以消解心中愁闷。
已经取得足够多战果的赵匡胤,看上去似乎对李煜保持着足够的耐心:虽然已经兵陈荆南,但是他一直没有下令发起进攻;扣留了李从善之后,他并没有薄待他,而是封他为泰宁军节度使,还赏赐了宅院,大有让他在此安居乐业的势头。
与此同时,赵匡胤还派遣使者去南唐,暗示李煜主动进京降宋。
这时候的李煜,一方面应付着宋朝使者,撤去朝中一切皇家使用之物,降低朝里中书、门下等部门的级别与规格,以此表示对大宋的尊崇,南唐不再是一国的级别。
但是,另一方面,李煜又以一种极其柔婉的方法拒绝自己进京投降,只是派大臣携带重礼,到汴京去朝见宋太祖。
李从善留在大宋,李煜时刻都在惦念着他,他曾经上表请求赵匡胤放还李从善,却被赵匡胤拒绝。
赵匡胤继续派遣使者诏请李煜进京,也被李煜找理由拒绝了。
这是一场耗时较长的拉锯战,虽然并没有硝烟。
三、笔墨与刀枪
天生的诗人,在这样极其愁闷的时候,是一定要赋诗作词抒发情绪的,更何况是“千古词帝”李煜?
在一个暮春时节,李煜提笔写下了表达思念之情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金陵一定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暮春时节有白色的梅花开放,花瓣掉落下来,像雪花飘落。
虽然有这样的美景,诗人却柔肠百结,愁思就像落了满身的花瓣一样,怎样轻拂都拂之不尽。
诗人笔下的离愁,就像漫山遍野的春草一样,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可惜诗词再美,都不能化为抵抗的刀枪。
终于,赵匡胤对李煜的柔性抵抗失去了耐心,公元974年,他下令宋军从水陆两路分头进发,攻打南唐。
李煜下令南唐军民筑牢城池,集聚粮草,准备全力抗击宋军。
当年十月,宋军攻陷池州,不久又攻陷芜湖,准备渡江南进。
四、被俘投降
宋军一路突飞猛进,于975年二月攻下金陵关城,沿路的南唐将帅被杀的被杀,投降的投降,宋军势如破竹,终于将金陵城团团围住。
李煜被困金陵,两次派遣使者为宋军送去大量财物,请求宋军暂缓攻击,都被赵匡胤严辞拒绝。
975年12月,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俘投降,开始了三年“违命侯”的汴京生活。
一代词帝,从此词风为之一变,尽显悲愤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