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穷死的。
崇祯十七年二月,内忧外患的明王朝再次颁布了京师戒严令,与前几次清军劫掠式的兵临城下不同,这次来的敌人,是刚刚在西安称帝志在取明而代之的李自成。
明朝所处的历史节点很有意思,在明朝之前,国家的税赋主要是实物和力役,官员的俸禄也极少直接发钱,而是发粮、发布甚至发胡椒,民间交易用的最多的也只不过是铜钱而已,至于银子,那是电视剧里才有的。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带着几千文铜钱去交易实在是不便,于是,白银这种价值稳定携带比铜钱方便的金属,就成了民间交易的主要货币,逼得朝廷也不得不进行改革。万历首辅张居正眼看大明财政入不敷出,干脆推行“一条鞭法”,改实物税收为货币税收,把银子定为法定货币。
这样一来,不管是税收还是买卖,大家都用银子结算,方便省事,币值也稳定。当然,崇祯继位急需平寇御敌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可汗大点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情况了,想打仗,你手里得有银子。
但偏偏崇祯没有。所以,李自成打上门的时候,连京营这种皇帝身边的部队都已经拖欠了八个月的军饷,士卒都是自带干粮上城御敌。财政常年入不敷出,怎么办呢?加税!剿饷、练饷应运而生,但国事糜烂,亏空太多,崇祯只好把历年皇帝攒的内帑拿出来。
大顺军攻城的时候,户部侍郎吴暄山看到空空如也的国库,再次想到跟皇帝要内帑发军饷抗敌,结果呢,崇祯说了句“内库无有矣,遂堕泪”,皇帝穷到落泪,也足见大明的窘迫程度。
拿不出银子的崇祯,最终吊死在煤山。而进城之后的李自成开始也以为崇祯攒了3千万两内帑,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居然一分也没有,那几十万大顺军还怎么打仗?不得已,李自成只好对京城的达官贵人们“拷掠追赃”。
与明朝末年的财政窘迫相比,清朝末年的财政状况却让人大感意外。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维持在4000万两,但到了同治十三年(1874),已经增长到6000万两,光绪二十九年(1903)破亿,宣统三年(1911)财政收入居然接近3亿两。
这种增长速度,哪像一个末世王朝?反倒像一个初兴的强盛帝国。难道是因为人口增加的缘故?不是,康熙五十年就已经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了,宣统三年收入比光绪二十九年增加了2倍,绝不是人口增长带来的。
清朝的银子哪来的?
与明朝相比,清朝后期遭遇的战争动乱并不算少,加上庞大的对外赔款(仅庚子赔款本息就高达9.8亿两),清朝的财政一度崩溃。缺钱了怎么办?老办法,加税!地丁钱、盐税、厘金,但这属于饮鸩止渴,毕竟明朝就是这么亡的。
于是,清廷想到了一个神招,既然缺钱,那我干脆大量造钱不就得了?当然,银子短时间内是没法多造的,它之所以能做本位货币,就是因为其本身价值高又稀缺。但大钱不能造,但小钱却可以。
1902年,清朝在直隶开始造铜元,后来推行全国,到1908年时已经造出130亿铜元。这种铜元本身价值是3文,但标注的价值却是10文。这就好比你有100元,清廷也有100元,你跟清廷各占总财富的50%,但清廷突然多印了200元,结果呢?总价值还是200元,但你手里的100元只相当于50元,而朝廷手里却相当于有了150元。
通过超量发行,清廷财政收入短时间内迅速增加。1911年,清朝在大量编练新军的情况下,陆军军费开支也不过1.26亿两,岁入3亿的清朝完全负担得起,比明末发不出军饷的状况要好得多。
当然,这种办法可不是清朝想出来的,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曾经发行直百钱迅速充实了府库。崇祯皇帝在亡国前也曾设内宝钞局,打算用这一饮鸩止渴的办法,但还没来得及,明朝就亡了。到了现今社会,美国也常增量发行美元,转移债务,只不过背锅的不是它本国人而是世界各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