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重。临终前,他写信给弟弟苏辙,嘱咐道:“把我葬在嵩山下。”这里,既不是就近下葬的常州,也不是苏轼的老家四川眉山。苏轼为什么要入冢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呢?
嵩山所处的位置,在汝州郏城。苏轼曾经很是“看不上”这个地方。当初他被贬,刚刚离开谪地黄州不久,就接到调令,命他赴任汝州。
但这个地方和京城开封挨得太近,此时苏轼的内心还没有调整过来,对官场是非十分厌倦,他干脆直接翘班,一路游山玩水,接连17月都没去上任。
不过多年以后,弟弟苏辙也到此地任命知州。适逢苏轼又遭贬谪,流落在路途间,听闻弟弟上任,他就绕道来找兄弟一聚。
郏城会面,苏轼对这里印象不错。特别是当地还有黄帝钧天台的经典,传说这是轩辕帝奏乐问道之地,既有意境,又具盛名。
文人雅士到此,都要登高远望一番。苏家兄弟也不例外,只不过登上钧天台之后,他们看到莲花山上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和家乡的峨眉山颇为相似。
一时间,两人的思乡之情在心里油然而生。苏轼想到自己岁数见长,仕途又一贬再贬,显然要落叶归根,已茫茫无期。
当年父亲苏洵过世,两兄弟一起护送灵柩回乡,但追随父亲,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这次绕道来访,也几乎是见弟弟最后一面。苏轼感慨万分,和弟弟商榷,百年之后,就一起葬在这个“小峨眉”的地方吧。
后来,苏轼的儿子遵照父亲遗愿,把父亲的灵柩护送到此地。而苏辙也长眠于此,当地就有了著名的二苏坟了。
苏轼这一生,30岁抵达巅峰,此后都是下坡路。无疑,外界的环境对他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但是我们看到,苏轼始终在以一种飘逸的姿态生活。行将就木之时,哪怕再无法随心所愿,他也依然可以,为自己选择一个心满意足的落冢之地。
那么,苏轼的这份达观与自在,究竟是什么时候修炼而成的?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记载,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入狱之时,他满遍天下的朋友,都开始疏远他。
他只身一人在阴冷潮湿的大狱中,只有蜘蛛、老鼠作伴,境况凄惨。好不容易熬到释放那一天,他收到一纸诏令,再度下放黄州。
当地荒凉,人烟稀少,但苏轼却在某日雨后听到了附近寺庙的禅音鸣奏。当时,他恍然大悟,再怎么失意,自己的人生还是要好好过下去的。“无争、无抢、自得”,成为了他接下来漫漫人生的精神指引。
这本《苏东坡传》,被称作是20世纪的中国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先生用细腻又客观的笔触,给苏轼拍摄了一段一镜到底的特写。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脱下文人长袍,着布衣劳作的苏东坡;也可以看到他孤身一人,如何对穿林打叶的风声笑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很多人在这本书中,近距离接触了一个多维立体的苏轼。从三次贬谪的时间线出发,我们能够了解一个超脱经典佳作依托的苏轼,看到他是如何认真生活的。
屡创辉煌成就的人生,虽然令人羡慕,却未必能够人人复制。相反,如何从容面对惨淡的现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更值得学习的智慧。
正如弘一法师说:“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生活中,我们在为生计奔波劳碌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很多的执念、杂念困扰。这个时候,我们却忘了无论何种境遇,都不该放弃自己手上这张人生的体验券。只有放下琐杂,才能清明地看到前路。
读懂苏轼,我们才读懂了我们自己。想过诗意又高级的人生,不妨就从这本《苏东坡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