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群雄争霸天下时,同为农民起义军的朱元璋和张士诚,可谓是一对“生死冤家”。从名字上看,他们两个就有着“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朱元璋小名朱重八,而张士诚又名张九四,名字里面都带有数字,这一注定了日后他们生死对决的历史时刻的到来。
朱元璋的历史功绩不必多说,在他的带领下,打败了元朝军队,驱赶元顺帝逃往塞外,建立了大明帝国。长期受“鞑虏”压迫的汉民,从情理上看,对朱元璋都是心怀感激的,然而唯独苏州除外,这一切,都和张士诚在苏州的所作所为有关。
张士诚生于1321年,长大成人的他,为了讨生活,和几位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但后来他们经常遭受盐务税员的压迫,再加上元朝的暴政,走投无路的张士诚,一气之下举起反元大旗,先后率起义军攻下泰州、高邮等地,并在1354年于高邮称王,建立大周政权,后定都苏州,割据一方。
虽然是割据,但为人豪爽义气的张士诚,却对苏州百姓非常不错。在他统治苏州的十一年时间里,一直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百姓的负担,这让苏州百姓感激不尽。不过张士诚的运气不好,遇上了他的人生克星朱元璋。
朱元璋在基本上平定了元朝之后,他又将目光瞄向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偏居苏州的张士诚,自然也成为了朱元璋主要对付的目标。
《吴王张士诚传》载:“张士诚为政宽简,吴人爱之,有肖其象而祀之者。城困三日,民皆为王死守,无叛志。”
朱元璋原本认为张士诚不难对付,攻下苏州城池也不是什么难题。不过当他率军攻打苏州城时,却遭遇到了苏州全城军民的一致抵抗。
《明史》载:大将徐达“领四十八卫将士围城,每一卫置襄阳炮架五座,七梢炮架五十余座,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四十八营寨列于城之周遭,张士诚欲遁不得飞渡,铣炮之声昼夜不绝。”即使面对如此凌厉的进攻,朱元璋一方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苏州城,俘虏了张士诚。
张士诚在被俘之前,原本想要身亡。即使如此,当他下令焚毁自己的宫殿时,却交代手下将士,不许让附近百姓的住房受到影响;还下令烧毁苏州税负的账簿,以此为全城百姓多争取免缴税的时间。生死关头心里还想着百姓,可见张士诚的人品非常不错,也因此才在苏州百姓眼里有了极好的人缘。
和张士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为攻打苏州,朱元璋遭受损失不小,所以小肚鸡肠的他,非常痛恨苏州城的百姓,在攻占城池后,甚至一度有“屠城”的想法,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咽不下这口气的朱元璋,又想出了一个毒计:这就是征收比其他地区重得多的税负,以此来报当年攻打苏州的仇恨。
所以两相对比,苏州百姓一直始终对张士诚念念不忘,每年的5月13日,苏州人会烧一种“九四香”,以这样一个节日的方式表达对张士诚的怀念,并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
【《明史》《吴王张士诚传》《明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