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所写,描述了自己内心的激昂之情和对于统治者们想要与金人议和的不满。
他称靖康之耻还未平,臣子和百姓们的恨到底何时才能灭!为何要议和他不懂,我们也不懂,但我们只知道他的风骨他的坚持,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就是错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秦桧的陷害和赵构的无能下,一代名将岳飞憋屈的死于天牢中,只留下了一生遗憾。但岳飞虽死,他的诗句他的志气传遍了四海,百姓们对统治者更是不满。这就逼统治者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然而谁又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呢!岳飞平反之路用了足足21年,完全昭雪更是用了84年!
岳飞出身贫寒,一开始参军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罢了,但等他真正的上战场看过金人的凶残和宋朝百姓们的家破人亡后,对他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于是他回家对母亲说起此事,母亲知道他心中的志气,于是在他背后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示对他的鼓励和支持。
得到了母亲支持的岳飞在军队中更是所向披靡,或许是天赋,很快就从一个小小的士兵成为了一个小的首领,而后又因为杀金人有功成为将军。
在他的计谋策略下,很快金人就被打的节节败退,眼看形势不妙,金人连忙对大宋的官家赵构提出了议和的请求。
彼时的宋朝重文轻武,赵构询问身边的大臣,以秦桧为首的朝臣皆是劝赵构可以投降,毕竟从前的耻辱关他们什么事呢,他们要的只是过好日子罢了。
而赵构思来想去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同意了金人议和的请求。岳飞知道后十分愤怒,毕竟眼前局势大好,只要坚持攻打金人一定可以一雪当年的耻辱,然而赵构此时要议和,岂不是将大好局面断送!
他当即请求面见赵构,然赵构不想时时刻刻受战争的惊吓,只想赶快过太平日子,因此对于岳飞的请求不闻不问。
岳飞大怒之下提出若是议和自己这个将军也做不下去了,虽是气话,也让赵构心中从此对岳飞有了忌惮。
而那金人多是阴险狡诈之辈,见到岳飞乖乖退兵后,复又卷土重来,根本不遵守条约,赵构只能让岳飞再次出兵。
这下给金人彻底打怕了,他们发现宋朝的皇帝是个软骨头,但有岳飞在,他们也别想讨到什么好处,于是这一次他们开出了更加诱人的条件请求议和,条件就是要大宋杀了岳飞。
如此离谱的条件赵构怎能答应,但他很快想到岳飞从前对自己的不敬,再加上岳飞功高盖主始终是自己的心腹大患。而一旁的宰相秦桧也不断的劝说赵构投降的种种好处,终于让赵构狠下了心思同意金人的条件。
就这样岳飞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天咯,在天牢中任凭狱卒怎么拷问他,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有罪,最后赵构只得下令直接杀死岳飞。
岳飞死后,军心涣散,百姓们对宋朝更是哀声哉道,而金人则是彻底没有了顾忌。这下赵构又害怕了,他知道自己不得百姓的爱戴,强行坐在这个位置上只怕会有杀身之祸,于是他选择将皇位禅让给侄子赵昚。
赵昚也是有自己一番雄心的,他深知现在军队军心涣散,于是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为岳飞岳将军平冤昭雪,称岳飞都是被小人迫害,这个小人自然就是秦桧。
毕竟他不可能去说自己的亲叔叔赵构的不是,于是他将秦桧贬的一无是处,但为岳飞平冤这个事确实取到了很大的作用,起码军队不再如一般死水,此时距岳飞身死已经足足有21年。
但赵构就真的没有责任吗?求和是他的意思,旨意也是他下的,若是他能够端正自身,即便秦桧再是花言巧语也不可能如此轻易的杀死岳飞。只不过那时赵构还活着,因此谁也不敢评判此事。
待到时间过去了足足84年后,当事者秦桧已死去多时,赵构也早已身入黄土。岳飞的后人总结出了许多的真相,并写成册子记录。
即便当年许多有历史真相的书籍被烧掉又能怎么样,历史的真相在每个士兵心中,在每个百姓的心中。岳飞的子嗣们将这些整理好的册子呈给当时的皇帝宋宁宗。
宁宗见情况属实,又想到赵构等人早已死去多年,于是便彻底为岳飞平反,追赠他为太师,并且改谥号为“忠武”,以此昭告世人岳飞的清白。
这一天终于到来,只可惜正义来的这么晚,但正义却不会迟到,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能够让宋家的皇帝承认祖上错杀好人,错杀将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秦桧,这个文人除了重视身前的富贵,最重视的应该还有死后的名声吧,但他这辈子都不会得到大家的谅解更不会得到大家的爱戴和敬重,至今他和夫人仍旧对着岳飞埋骨之处跪拜,也是人人喊打的奸臣。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个岳飞死了,千千万万个岳飞站起来。百姓们的眼光是雪亮的,或许那个年代的百姓们没读过什么书,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比赵构,比秦桧更知道什么叫国仇家恨!什么叫不能退让!
岳飞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绝非是靠着谁的言语就能够抹杀他的功绩,秦桧不能,文武百官不能,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岳飞的功绩不仅当时的百姓们记得,我们也记得,更记得岳飞背后“精忠报国”的四个大字。
这个精神至今也都在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努力,日后报效国家,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再无外敌敢来犯!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