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饮食风格和餐桌礼仪上。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无论食物的色、香、味、形,营养都必须得到保证。他们关注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关注食物的营养搭配是否合适,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食用者充分吸收,尽量保持食物的天然营养。即使味道一样,也要吃。西方人几乎不会把饮食和精神享受联系在一起,在饮食上体现出一种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式。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感,而不注重食物的营养,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民间有句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味以先。”简单来说,中国人吃味道。中国人饮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充饥,更是为了满足他们对美食的渴望,带给他们身心的愉悦。美食的制作在于和谐。要使食物的原味、食材的味道、调料的和谐味道交织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相互渗透。因此,几乎每一道中国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烹制。比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里面有鸡鸭、蹄筋、鲍鱼、海参、鱼翅等主料,还有几种辅料。这样成品的个性完全被埋没,但整体是辉煌的,这和中国人贬低个性,讲求平均,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一样的。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2。饮食对象的差异
传统上,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肉类,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的食物较少,而中国主要从谷物中摄取热量。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西方人容易患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而中国很多人营养缺乏、体质虚弱。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为了充饥,所以只吃大块的肉、整只鸡等。而且食物种类单调,最喜欢的不外乎牛、鸡、鱼。西方人很少吃猪肉,翻开西餐菜谱,很少看到猪肉菜。西方人不吃动物的内脏。欧共体明文规定,任何动物的内脏都不得制成食品出售给人。法国鹅肝应该是个例外。配菜多为蔬菜,有助于人体胃肠蠕动和消化,增加菜肴的营养。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食是五谷杂粮,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类。形成这种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根据西方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食用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中国一直以其丰富的食谱和精湛的烹饪技术而闻名。不仅各大菜系各有风味和特色,同一菜系中的同一道菜也是如此。配菜的搭配和使用的各种调料会根据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所以,多种原料、刀具、调料、烹饪方法,一种原料可以做出几道甚至几十道菜。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3。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饮食风格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对国民性也有影响。在中国,无论任何宴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围坐一圈,共用一个座位。圆桌是用来宴请的,形式上营造一种团结、共同利益的氛围。美味的食物放在桌子中央。它既是欣赏和品尝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媒介。人们互相敬酒,索要食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美好事物面前互相尊重,礼貌待人的美德。这种饮食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有明显的缺点,但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范畴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在西式餐饮中,食物和酒虽然很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的。酒席的核心在于交友,交友的目的是通过和旁边的客人交谈来达到的。中餐宴会和西餐宴会的友谊目的很明显,但中餐宴会更多体现在整个宴会上,而西餐宴会更多体现在相邻客人之间的友谊。与中国饮食风格的区别,比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更明显。所有的食物都一一展示,让大家各取所需,自由行走。这种方式方便了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打扰。但是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在一起聊天玩乐的心情。
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像一个混声合唱,那么西餐就像一首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充满阳刚之气,那么西餐则充满女性美;中餐是大众交友的场所,西餐是私人幽会的空间。由此可见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似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模糊了。均衡营养、合理搭配、重视健康已经成为中西饮食的共识,也是中西饮食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基础。在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的今天,丰富的生活和新鲜的思想为千百年来的中西饮食文化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中国的饮食逐渐带着中国文化的魅力走向世界。
了解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人仍然会读到:
1.日本拉面的做法
2.浅谈饮食文化的特色旅游
3.中国饮食文化礼仪
4.春秋时期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5.西方文化和礼仪知识
6.北美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7.西方饮食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