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听着广播评书《岳飞传》长大的。每天中午都守在收音机旁,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刘兰芳讲的"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八百破十万"、"岳雷挂帅"、"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等精彩评书,跟着岳飞的遭遇而喜怒。
岳飞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存在,但这位民族英雄的最后结局让人悲痛了上千年。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担心将领像他一样拥兵自重,也自编自导搞一出黄袍加身,而定下了抑武崇文的国策。导致在金军犯境时,大好河山遭蹂躏,山河破碎。
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际横空出世,救社稷于累卵之危,挽生灵于倒悬之急。他对理想坚定不移,勇当国家砥柱,表现出民族血性和气节,用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华夏儿女荡气回肠的哀歌。他以自己民族大义满腔热爱,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这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也是他流传千古的精神魅力。
在宋金交战焦灼之际,金兵露出疲态,让宋高宗看明白金国对南宋不过是抢一把就跑,没想推翻他,因而对他来讲就不是致命威胁。皇帝也是人,有着自己的私心私利,为了这私心私利,什么江山社稷都在所不惜。相比较外辱,他们更看重的是安内,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外族侵略割地赔款就能解决,而内乱可能会把他的皇位推翻。因此,他必须想要解决身边的隐患。历代皇帝患得患失的主要问题都是内患,而不是外敌。
在皇帝赵构眼里,岳飞是兵重扰国,是不识大局。他的声誉和掌控兵马威胁,就足以令他无法安睡。臣子功高震主,自古以来就是皇权的一大忌讳。岳飞的军权触及皇权至上,他必将沦为政治的牺牲品。
“怒风冲冠终余恨,可怜白发生”。对于当权者来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北宋大文人苏东坡以“不合时宜”,最后落得宦海中寂寥。而岳飞的“不合时宜”,却是留下千古惆怅。
岳飞的一生注定是一个悲剧,他的悲剧在于他的主张与大势违逆,与掌权者的想法大相径庭。他与赵构、秦桧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命运的悲剧和封建专制体制的悲哀。他一直以为自己会成一个传奇,他猜对了开头,却没有猜对结局。
但对中华民族而言,岳飞的一生是幸运的。他演绎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生理想,他用一腔热血延续了大宋的百年国祚,他保留了中华民族顽强不息的精神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