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北宋以文制武体制,传统皇权预防军人政变的经典制度建设

北宋以文制武体制,传统皇权预防军人政变的经典制度建设

公元907年,辉煌一时的大唐帝国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繁华的盛世成为往事,中原地区再一次陷入了混战之中,正所谓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而来二十帝,拨乱五十秋。除了北方的五代,还有南方10个割据政权,统称五代十国。这是一个乱哄哄的时代,这是一个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的时代。短短53年时间,光是正统的王朝就换了5个,如此乱世即便是南北朝时代也不敢比拟。当时最流行的一句名言便是“天子宁有种,兵强马壮为之耳”。根据“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五代的乱世最终在公元960年开始有了转变的契机。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篡位登基,是为宋太祖。赵匡胤以宋为国号,并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大宋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赵匡胤建立自己的王朝后,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曾经的那帮老兄弟,谁能保证他们不也来一次黄袍加身。于是在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赵匡胤为防止历史重演,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在一次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开国大将威逼利诱,迫使其交出兵权,回家养老,从而收回了大将的兵权。并大力提拔文官的地位,建立以文制武的统治体制。

赵匡胤此举,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是某些举措矫枉过正,违背军事规律,导致兵权分散,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为后来的两宋孱弱局面埋下了种子。

杯酒释兵权事件后,赵匡胤启用曹彬、潘美等青年将领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凭借多年积累的精兵和久经战阵的将领,赵匡胤的统一战争出奇的顺利,短短10多年就收复了整个南方,除了割据山西的北汉外,天下近乎一统。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暴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接过了哥哥的统一大业指挥棒,是为宋太宗。公元979年,赵匡义亲率大军攻灭北汉,至此,唐末以来的所有割据政权全部被荡平,大宋王朝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但依旧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赵匡义的面前,那就是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燕云十六州是被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后晋灭亡后,后来的历任中原王朝都不承认割让条约。

燕云十六州在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带,历来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去燕云十六州,华北平原将无险可守,北方的骑兵可以一路平推到黄河岸边。赵匡义当然知道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于是在攻灭北汉的军事行动结束后,宋太宗迅速发起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但因为准备仓促,导致行动失败,赵匡义在混战中还中了一箭,险些丢了性命。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后,赵匡义吸取教训,积极备战,于986年再一次发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此次北伐宋军兵分两路从西、东两路并进。西路军总指挥为潘美、先锋为北汉降将杨业,东路军总指挥为曹彬,东路军是主力,有20万宋军,西路军为偏师,担任敌后袭扰任务。

因为此次行动出动了宋军所有的精锐,宋太宗不敢放权给前线将领,由自己亲自担任统帅,在千里之外的汴梁遥控指挥作战,结果可想而知,前线将领无法做的临机应变,又要受到文官(监军)的制约,导致指挥系统失灵,使得宋军庞大的人数优势无法发挥出来,最终导致北伐失败,宋军损失10多万人,这都是多年战争下的老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北伐的失败使得宋辽之间的形势转变,宋朝由战略主动变成了战略被动。而大量老兵的损失也使得宋军的整体素质悬崖氏下降,宋军的战斗力更加孱弱。

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并没有吸取以文制武的军事体制的失误,而是继续实行,甚至愈演愈烈,在后来的宋仁宗时代,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名将狄青更是遭到了整个朝廷的猜忌,最终郁郁而终,以至于有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宋军的战斗力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弱,大宋的统治者用这种近乎自残的行动解决了军阀问题,最终北宋亡于女真人的金国之手,南宋亡于蒙古人的元朝之手,真真是机关算尽空费了,反误了卿卿性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燕云十,赵匡义,皇权,传统,军人,政变,赵匡胤,经典,体制,王朝,知识科普,赵匡义,燕云,赵匡胤,宋太宗,宋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燕云十,赵匡义,皇权,传统,军人,政变,赵匡胤,经典,体制,王朝,知识科普,赵匡义,燕云,赵匡胤,宋太宗,宋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燕云十,赵匡义,皇权,传统,军人,政变,赵匡胤,经典,体制,王朝,知识科普,赵匡义,燕云,赵匡胤,宋太宗,宋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