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但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特色美食。以下是边肖带来的关于蒙古饮食文化的信息。希望你会喜欢!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知识
1.蒙古菜肴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蒙古菜的风味上。蒙古人的饮食比较粗糙,以羊肉、牛奶、野菜、面食为主。烹饪方法比较简单,烘焙是最有名的。菜品崇尚饱满和真实,注重原料的原汁原味。内蒙古名菜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碟、马奶酒、莜麦面、梓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大饼、蜂蜜芝麻叶、德兴源蒸饺等。
2.蒙古族的饮食丰富多彩。
有元代著名诗人白神称赞的蒙古八大珍馔,口感香甜的烤全羊,回味无穷的奶茶等。蒙古族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神秘宫廷文化、民俗和礼仪文化等。都浸润沉浸在这些精致的蒙古饮食中。
3.蒙古族传统饮食分为红色食物和白色食物。
用牛奶制成的食品在蒙古语中称为“查干伊德”,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色食品”;用肉做的食物在蒙古语中称为“乌兰依德”,意为“红色的食物”,色彩丰富,生动活泼。孟根达说,在制作白色食品和红色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客人品尝美食时,伴随着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蒙古族饮食文化。
4.蒙古族的饮食与草原生态环境有关。
据专家学者介绍,蒙古族的饮食有农区、半农半牧区、纯牧区之分。在纯牧区,饮食分为夏季和冬季。夏季的4-10月,包括母畜产犊到乳品加工结束,以及乳制品的冬季储存,这一时期的口粮以乳制品为主,偶尔有肉制品。主要食用冬季宰杀储存的牲畜肉和夏季储存的各类乳制品。
清代蒙古族学者宋军在《绥服纪略》年写道:“翰海大漠,积沙缺水,人挖井饮水,靠雨种草养畜,是翰海之地。”戈壁和半荒漠景观独特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畜牧业经济的类型和相应的饮食格局,以肉制品和乳制品为主要食物成为其饮食格局的重要标志。因此,蒙古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有关。
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蒙古族讲究饮食,品种多样。传统饮食以奶、肉为主,谷物为辅;现在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大大增加了。牧区奶粮、肉粮几乎是“三分天下”。半农半牧区以粮食为主,肉奶为辅,农区肉奶比例相对少很多。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以牛羊肉为主,新鲜的骨头和肉一起煮,然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抓肉”。或者将鲜肉切成条状,风干后细嚼慢咽。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人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干燥后可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粉和奶皮。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口味各异。蒙古人也喜欢吃便于携带又饿的炒饭。奶茶是他们一天都离不开的饮料。
牛奶,蒙古语叫“查干伊德”,中文意思是“白色食物”。由马、牛、羊、骆驼的天然纯牛奶制成,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菜中的上品,曾被誉为极品美食,是居家餐饮、招待客人、祭祖祭神不可或缺的。
炒饭、奶茶、奶油、奶皮、奶酪、酸奶是蒙古族牧民最有特色的日常食品。当然还有著名的红烧肉和全羊垫。蒙古人非常注重饮食的文化氛围,经常伴有歌舞,重大场合还会朗诵特别的祝福语或赞美诗。大部分蒙古族都能喝酒,以白酒为主,但啤酒多为牛饮,部分地区也喝奶酒和马奶酒。马奶酒口感醇厚,清凉解渴,是牧民招待贵宾的最佳冷饮。特别是在节日或者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有狂饮的习惯。如果游览草原,需要特别警惕姑娘们的敬酒歌。即使是平时不喝酒的人,也可能会被诱惑喝醉。
蒙古族文化禁忌
1.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蒙古族骑马或驾车靠近蒙古包时应避免骑得太快,以免惊扰牛群;如果门前有火或挂有红布条等标志,说明此屋有病人或产妇,外人禁止入内;客人不能坐在西炕上,因为西炕是供佛的方位;忌吃自杀动物的肉,驴肉、狗肉、白马肉;葬礼避免红色和白色,婚礼避免黑色和黄色;避免在火盆上烤脚、鞋子、袜子、裤子;参观寺院、神社时禁止在寺院附近吸烟、吐痰、乱摸器具、经书、佛像、大声喧哗、打猎。
2.火禁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辟邪的圣物。因此,进入蒙古包后,禁止在火上烤脚,更不要在火边湿靴子和鞋子。不要跨过炉子,或踩踏炉子。不要敲打烟袋,扔东西或往炉子上扔脏东西。不能用刀挑火,不能用刀往火里插,不能用刀从锅里取肉。
3.水禁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禁止在河里洗手或洗澡,禁止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往河里扔不干净的东西。草原干旱缺水,靠水生植物放牧,没有水就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保持清洁,以水为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