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以三首《清平调》赢得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的赏识。贵妃亲自领舞,唐玄宗伴奏,来演绎他的这三首诗。这可是巨大的成功。唐玄宗从此对他更是另眼相看。
看这情形,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白理所当然地成为,宫廷里皇帝身边的又一个大红人啊!可偏偏这个时候,李白想辞职了,而唐玄宗又爽快地答应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
我们知道李白非常想进京,实质上就是想从政,从政干嘛?去实现他的“济苍生,安黎民”的理想呀。
但等到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进京来到皇帝身边之后,李白才明白,当今皇帝只把他当做一个文人,说白了,就是只把他当做一个弄臣来赏识的。
这让李白非常失望,才看清楚现实之后,李白毅然决然辞职离开。
而唐玄宗呢,也很快就批准了,可能有人要说,唐玄宗既然高看李白,这时候为什么不挽留一下呢?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是因为杨贵妃和高力士两个人进谗言了呢?
我觉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蒙曼教授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我们不妨先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蒙曼教授认为,说李白因为得罪了杨贵妃和高力士而被唐玄宗疏远,而导致仕途不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首先,说说高力士这个人物。一般人都认为李白戏弄高力士,让他给自己脱靴子,因而得罪了高力士。
这件事的最早记载,是在唐朝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里,原文是这样的:“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若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李白名闻天下,所以唐玄宗召见了他。一见他仙风道骨的样子,唐玄宗不由得忘记了自己尊贵的身份,赶紧请他坐下。
但唐朝人是席地而坐的,穿着靴子坐下就不方便了。所以,这时候李白就抬起一只脚,对高力士说,你帮我把鞋脱掉了吧。高力士一看李白的架势,吓坏了,乖乖地替李白脱掉了靴子。
高力士脱靴
如果这个事是真的话,要是我们是高力士的话,也会觉得很难堪,找个机会整一整李白。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但问题是,到底有没有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这件事呢?
这件事,虽然说戏曲、小说上都这么写的。但是它是不是真事,还真的需要好好考量考量。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爱自我标榜的人,他最喜欢向别人宣传自己的傲气了。如果说,他真的做过这样蔑视权贵的事情的话,他一定会在自己的诗文当中写出来的。
可是这件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李白的诗文作品里,看到任何一点点的蛛丝马迹。
还有,就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怀疑。为什么呢?高力士是什么人啊?高力士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宦官,他是左监门卫大将军,正三品官。
他是唐玄宗的心腹。有一次,唐玄宗曾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力士当值,吾寝乃安”。
皇帝说:高力士值班的时候,我睡觉才踏实。唐玄宗对高力士的倚重,从这段话里略见一斑。
如果李白敢这样侮辱高力士的话,别说高力士不能接受,唐玄宗第一个就不能接受。所以真有这样的事,唐玄宗怎么还会对李白那么好呢?
我们再看一看高力士这个人,他在唐玄宗时代,可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物。不但有政治头脑,他还有政治影响力。
高力士本人,为人谦虚谨慎又非常地低调,所以当时的人对高力士,基本都是正面的评价。
李白是一个傲岸不羁的人,但李白可绝不是一个荒唐的人。他不会糊涂到去侮辱,这样一个在大家心目中很正能量的政治人物的。
所以说,李白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子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李白没有侮辱过高力士,那高力士诽谤李白,唐玄宗听信谗言,就不让他当官了,这样的说法就没有根据了。
我们再看看,杨贵妃会不会因为李白写了“可怜飞燕倚新妆”这样的诗句,把她比成赵飞燕而记恨他呢。
这就更不可能了。因为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她是因为长得漂亮又擅长歌舞而被选中,后来慢慢地做到皇后的。
拿一个皇后比杨玉环这个妃子,那是高看了杨玉环,不是贬低她,是夸赞她。
在唐朝人心目中,赵飞燕,就是一个大美人的形象。而不像宋朝以后的人,一说起赵飞燕,首先想到的是红颜祸水。
当时人们对赵飞燕的形象是十分认可的。所以,杨贵妃听到李白拿赵飞燕和她比,她高兴都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生气呢?她还要在皇帝面前诽谤李白,不让唐玄宗给李白升官呢?
赵飞燕
那为什么大才子李白要辞职,唐玄宗并不挽留他呢?
首先是因为李白的身份。
李白进入翰林院,只不过是个翰林待诏。他只不过就是一个文学侍从。唐玄宗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才。
多一个李白不多,少一个李白不少。李白在旁边固然风雅,但是没李白在旁边,皇帝也不损失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不重要。
还有就是因为李白的性格。
李白太爱喝酒了,他在《赠内》这首诗中这样写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他是对妻子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的烂醉如泥。你虽然是我李白的妻子,但你跟那个东汉太常妻子有什么区别呀。
太常是官名,掌管天子的礼乐祭祀等事务。这几指的是东汉时周泽。他嗜酒如命,又好斋戒,常常因卧病、斋戒不回家,他的妻子怜惜他年纪大了,前去看望他,他勃然大怒,径直把妻子送到诏狱谢罪。
从这首诗中,我们就能看出李白的生活常态。
到了长安之后,他又新交了几个酒友,喝酒就更加没有节制了。他的酒友都是哪些人呢?诗人杜甫给总结了一下,《饮中八仙》里提到他们的名字: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这八仙各有各的特点,像李白,他的特点是什么呢?杜甫形容得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说李白,他得喝了酒才能写出好诗来,所以他干脆整天呆在小酒馆里,晕晕乎乎的,喝完了写,写完了再喝。就是皇帝召见他,也不管用,他死赖着就是不走。还口口声声说:臣子我可是酒中的神仙,我不用受你世俗的皇帝管教。这样的人,皇帝能忍受得了吗?
饮中八仙
还有,就是人喝了酒,容易管不住自己的舌头。
在皇帝身边工作,保密原则那是最重要的。可像李白这样经常喝酒,而且一个就得喝多的人,你能指望他保什么密呀。他只要知道的,都敢往外说。这样的人长久留在身边,对于皇帝来说多不安全啊。所以李白一提出辞呈,唐玄宗立马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不过我们不能不说唐玄宗真的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批准李白的辞职,但不是直截了当,就让李白卷铺盖走人,而是“赐金还山”。
就是给了李白一大笔钱,让他回去,过那种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从这一点来看,唐玄宗做得也算是潇洒大方。
在这次辞职事件当中,诗人辞职,那是辞出了文人的风骨;皇帝赐金,那是赐出了天子的温情。对于这两个人而言,这都是最为体面的结局了。而这一时刻,距离李白进长安入翰林院还不到三年的时间。
从李白进翰林院进而又出翰林院的这个过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唐玄宗和李白君臣呢?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唐玄宗在那个时候,确确实实是想求才,正是因为唐玄宗对于文化艺术人才,确实是有赏识之心的。所以在天宝年间的长安,才会人才会荟萃,那真是百花齐放。
那个时期诗歌方面,除了有诗仙李白,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还有诗圣杜甫;书法方面有草圣张旭;绘画有画圣吴道子;音乐有歌唱家李龟年,还有舞蹈家公孙大娘等等。
大唐的文化天空可谓是群星璀璨。但我们也要知道,唐玄宗是把这些人当作文艺人才来赏识的,而不是当做政治人才来赏识的。
唐玄宗是希望他们能在自己身边活动,但是并不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像张说、张九龄那样文人型的政治家。
皇帝的期许变了,这对于像李白这样的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但是我们按照另外一方面来看,像李白这样的文人,虽然说他们有志向,有抱负,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政治家的历练,所以还不具备政治家应有的素质。
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并不能真的担负起什么政治责任。在唐代,文人们都朝文艺方面去转型,这对于李唐的政治而言也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