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自成进京赶考系列-君王身后事

李自成进京赶考系列-君王身后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曹植】

赴国难

有明一代,不乏名人志士在遭遇外部打击势力时,慷慨赴死。古人提倡“忠君爱国”,其实这个词语可以分开来表述。

“忠君”更多的是忠于帝王本身,因为帝王掌握着生杀大权,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但帝王也有寿终正寝的时候,“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君主对上一任的臣子的忠诚度往往就会画一个问号,这个时候就出现很多种结果。

第一种,新君主,英明神武,对有贡献的臣子就会选择重用,这样就会出现两朝元老,甚至三朝元老的出现;

第二种,新君主,任人唯亲,对潜邸时一直跟随自己的人加以提拔,把一些前任碍事的老臣借故让其告老还乡。

以上两种,完全是因为君王的权利太大了,乾刚独断,从而产生了一批忠实的臣子,比如说清朝的张廷玉,三朝元老,康熙、雍正一朝都极其受到重用,唯独到了乾隆时期,被乾隆不喜,告老还乡。

“爱国”相较于“忠君”来说,格调以及占位更高一些,关注的更多的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疾苦。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然这种人格高尚的臣子不多见,比如于谦“于少保”,占位绝对是国家层面的,如果你要拿“忠君”的名头是形容他,则是对他的诋毁。

崇祯帝朱由检的煤山自缢,李自成的攻进北京城,引发了一系列捐躯赴国难的连锁反应。

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大顺军攻进北京城时,景文曰:“驾出安归?”就道旁庙草遗疏,复大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遂至演象所拜辞阙墓,赴双塔寺旁古井死;

户部尚书倪元璐,城陷,整衣冠拜阙,大书几上曰:“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勿以衣衾敛。暴我尸,聊志吾痛。”遂南向坐,取帛自缢而死。

左都御史李邦华,十八日,于文信国的祠堂过夜,十九日,闻内城失守,写下绝命诗:“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遂投缳而绝。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负责守卫正阳门,城陷,死于门下,妻何氏亦死。子孟章明,字显之,号纲宜,收葬父尸,归别其妻王氏曰:吾不忍大人独死,当死从之。王氏曰:君死,妾亦死。遂举家殉国。

共赴国难的还有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凌义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左谕德马世奇并其妾朱氏、李氏、左中允刘理顺并其妻万氏、妾李氏及儿子、奴仆婢女满门共十八人,

太长寺少卿吴麟征,左庶子周凤翔与他的两个妾,检讨汪伟与他的妻子耿氏,户部给事中吴甘来,御史王章,御史陈良谟与其妾时氏,御史陈纯德、赵馔,太仆寺丞申佳允,吏部员外许直,兵部郎中成德并母张氏、妻张氏及子,

兵部员外金铉并母章氏、妾王氏及弟錝,光禄寺署丞于腾蛟并妻,新乐侯刘文炳并祖母与弟,左都督文耀及妹、子孙男女共十六人,驸马巩永固并乐安公主及子女五人,惠安伯张庆臻并阖门男女,宣城伯卫时春并阖家,

锦衣卫都指挥王国兴,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并一家十七人,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副兵马司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滕之所、阮文贵,经历张应选,阳和卫经历毛维、张儒士、张世禧并二子,百户王某,顺天府学教官五人,俱失其姓名,长州生员许琰,俱死之。

每当看到这种国破家亡的时候,都不胜伤感,引述一首诗:“忍见皇舆荡,羞称江海逋。从君臣已老,殉父子非孤。青史芳名共,坤维正气扶。招魂余弟子,风雨泣苍梧。”

节语:

1. 诗是描写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的,也同样符合一同赴国难的,李邦华作为南迁主要的议题人,立场不谈,最后能从容赴死,可谓青史留名,而反对南迁的陈演,大言不惭的跪迎李自成,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2. 千古艰难唯一死,忠君也好,爱国也罢,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谁又能从容不迫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南迁,忠君,系列,李自成,表述,君主,国难,王氏,百姓,时候,消息资讯,李邦华,李自成,王氏,锦衣卫,孟兆祥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南迁,忠君,系列,李自成,表述,君主,国难,王氏,百姓,时候,消息资讯,李邦华,李自成,王氏,锦衣卫,孟兆祥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南迁,忠君,系列,李自成,表述,君主,国难,王氏,百姓,时候,消息资讯,李邦华,李自成,王氏,锦衣卫,孟兆祥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