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此时的建文帝朱朱允炆坐拥万里江山,手握百万军队。然而,朱元璋分封诸王后,时任燕王的朱棣手下只有10万人马,封地只有北京一隅之地。最终结局,朱棣绝地反击,夺得皇位。这个过程中,朱棣是如何打败侄子建文帝的呢?
朱允炆登基后,他深感众多藩王难以管理,于是决定采取削藩政策。皇帝的宝座屁股还没坐热,就开始抓内部斗争,这无疑加剧了朱姓家族之间的矛盾。
其实朱棣在起兵之前也是犹豫了很久。朱棣知道,虽然自己贵为手握重兵的藩王,但终究只是臣子而已,如果一旦起兵,身上将深深地刻上反贼的烙印。
然而,在侄子朱允文削藩政策的步步紧逼下,朱棣不甘心乖乖地坐以待毙,这才决定起兵反抗。
既然要起兵,那就得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朱棣便在核心智囊姚广孝的提议下,决定从父亲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中入手,终于找到了起兵的一句“朝无诤臣,内有奸佞,必举兵讨伐,以清君侧。”提炼出来,就是“清君侧靖国难。”其实这都是借口而已。
古时候打仗讲究出师有名,不然就是犯上作乱。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7月,朱棣打出清君侧,朱棣要清的是谁呢?那就是建文帝的核心朝臣齐泰、黄子澄等人。
在朱棣看来,正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蛊惑,这才导致了削藩政策的实施,以加深了他们叔侄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些人通通是朝廷奸佞。作为朱家子孙,根据太祖皇帝的祖训,为了维护朱家天下,起兵讨伐,合情合理。
作为固守北方边境的九大藩王之一,朱棣手握数十万重兵,实力不容小觑,可一旦削到自己头上,爵位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更别提兵权了,因此,他要起兵反抗建文帝。
然而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其实没毛病,藩王权力太大,如果任由其发展,迟早会出问题的。政策没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失败的呢?
主要还是在削藩策略和执行策略上出了问题。主要这几个方面?
太过心急,朝廷人心不稳
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还不足一月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削藩大业。建文帝以谋反罪名削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仅仅八个多月后,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更是导致湘王举家自焚。又过两个月,再削岷王,贬为素民,在朱元璋去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文帝就先后将五位亲王削为庶人,这让天下人怎么想?
先弱后强,反而使朱棣失去牵制
朱允炆在削藩顺序上选择先弱后强,不仅使得朱棣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同时早期藩王虽然众多,但大家却始终处于相互牵制之中,除掉了弱者,反而使朱棣失去了牵制。
用人不当,接连损兵折将
在平叛过程中,朱允文先后启用四人统领,这是最致命的兵家之大忌。
第一任统帅耿炳文乃是一员老将,虽然能力一般,但仍可堪一用,结果在出战小败之后便被撤换。
第二任统帅李景隆,李景隆虽为名将李文忠之子,但毫无作战经验,而且贪生怕死,结果朱允炆在其大败之后仍然重用,先后两度大败,导致朝廷损兵折将。
第三任统帅盛庸颇有能力,但对全局掌握有限,虽多次击败朱棣,却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
第四任统领梅殷,只不过是个驸马,却被朱允炆托付大量军队,结果驻守淮安的梅殷,对朱棣的南下视而不见,使得燕军顺利南下攻打南京。
其实当时的朝廷虽无大将,但仍有表现出色的平安,徐辉祖等人,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说朱朱允炆用人不当。
以上三点重大失误,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江山。而朱棣这边,因为久经沙场,有很强的指挥才能,在经历了几年叔侄之间的斗争,朱棣深知,即便自己再怎么反抗,终究打不赢侄子、侄子的兵力可以源源不断,而自己始终处在四面楚歌的境地。
此时朱棣必须要赌一把,听取了妖僧姚广孝的建议擒贼先擒王。他重整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燕军的策略是绝不打攻坚之战,能打则打,攻不下则绕着走。
为了阻挡燕军南下,朱允炆抽调京师大军交给梅殷,令其驻守淮安。然而京城虽空虚,但仍有一战之力,待勤王之兵一到,朱棣必死无疑。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驻守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临阵倒戈打开了城门,朱棣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京城。
自古成王败寇,朱棣仅用四年时间打败朱允炆成为最后的赢家。朱棣打着靖难的名号,完美地规避了犯上作乱的恶名,成功夺取江山,并开创了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