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一统三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中华大地再次回到大一统的版图之中。对于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很多将领很早就积极提出了征讨东吴的计划,但在朝廷上却遭到了以贾充为首的朝廷重臣的强烈反对。最终在司马炎的坚持下,西晋朝廷还是派出了六路大军南征东吴,力图毕其功于一役,完成中华大地的大一统。让人感到疑惑的是,这次六路大军伐吴的统帅居然是反对伐吴最为激烈的朝廷重臣贾充,而且贾充在战争过程中还多次找理由退兵。尽管如此司马炎依旧赋予他最大兵权,让他完成了这最后一战。
前文讲过,贾充之所以反对伐吴是有很深刻的原因的,也是他所在的集团利益的体现。贾充是曹魏和西晋的重臣,是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重要帮手。因为在协助司马昭篡权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所以这位西晋的开国元勋受到司马昭父子的宠信,成为西晋初年朝廷最为倚重的大臣,没有之一。西晋建立后,以贾充家族为核心形成了门阀集团,后世的史书中有的成为贾家党,也有的称其为太子党。这是因为贾充将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司马炎的太子司马衷,司马炎有意让贾充扶持司马衷继承皇位,所以这个太子党逐渐形成。
太子党中的成员大多数都是西晋的开国元勋,除了贾充家族以外,还是颍川荀氏的荀勖、司马炎的宠臣冯紞等。他们积极反对西晋伐吴,其根本原因在于伐吴对他们不但没有好处,而且有着巨大的威胁。当时站在太子党对立面的是所谓的齐王党,这些人的政见与太子党相反,是积极推进伐吴的。其中既有建功立业的原因,也有为了帮助齐王司马攸争夺朝廷大权。因为司马衷憨傻,甚至有齐王党提出让司马攸出任皇太弟,以替代司马衷的太子之位。因此双方围绕这这个储君的地位开始争夺,争论是否伐吴变成了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齐王党之所以与太子党争锋相对,其本质还是西晋皇权传承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西晋王朝的根基是司马懿打下的,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师为司马师篡夺曹魏做了很多准备,但最终却英年早逝,权位传给弟弟司马昭。因为司马师无子,司马昭便把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按照古代家族传承的规矩,司马攸作为司马师的嗣子是有资格继承家族权位的。但司马昭晚年后改变的主意,在贾充的支持下把权位传给了长子司马炎。如此一来,司马氏的皇位传承就出现了两条线路。
司马攸虽然是司马昭次子,但却是长房司马师的嗣子,是有资格继承权位的。司马炎继承权位后很快篡夺曹魏皇位,成为西晋的开国皇帝,自然不可能再把皇位还给弟弟。因此司马炎只能善待司马攸,将其封为齐王,使其掌握朝中大权,成为辅政的宗室王爷。可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司马炎却面临着麻烦。他所立的司马衷是个憨傻的皇太子,根本没有能力继承国家。所以很多大臣都提出让司马攸当皇太弟,成为西晋皇位的继承人。这些大臣以任恺为首,庾纯、张华、温颙、向秀、和峤为骨干,主张伐吴的羊祜、杜预也是齐王党的。
西晋初年,司马炎的皇位还没稳定,朝廷中便形成了太子党和齐王党争锋的局面。齐王党积极推行政务改革和征伐东吴,积累了很高的政治资本。司马攸为人博学多才,政治能力出色,国家在他主持下欣欣向荣,成为储君的呼声很高。如果让齐王党推动的伐吴成功,他们便可借着这个功绩将司马攸推到储君的位置,以替代憨傻的司马衷。如此一来,齐王党不但威胁到了司马衷的太子位,甚至威胁到了以贾充为首的太子党各家的利益。所以贾充等人强烈地反对伐吴,防范齐王党借着伐吴的功绩夺取了司马衷的太子位。
由于司马炎也不太想把皇位传给司马攸,所以他始终拖着伐吴的事情,一直都没有下旨出兵。可这个事情没办法永远拖下去,司马炎拖死了羊祜,新上任的杜预也是积极推动伐吴的。尽管又贾充等人在反对伐吴,但很多理由都是无法成立的。而且灭掉东吴一统天下是作为皇帝毕生的荣耀,司马炎也不甘心放弃这种功业。所以最终在多方面的施压之下,伐吴的战争准备还是迅速推动了。可让人疑惑的是,强烈反对伐吴的贾充却成了司马炎指定的六军统帅。如此一来,西晋伐吴的气氛从开始就变得异常诡异,就连过程很结果也非常奇葩。
西晋伐吴的计划是太傅羊祜生前制定好的,司马炎只是照着执行而已。他发兵二十万,以六路大军进攻东吴。强烈反对伐吴的贾充却是统帅,被封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副统帅则是外戚,出自弘农杨氏的冠军将军杨济,是皇后杨芷叔父。这二人率中军进驻襄阳,节制诸军。在整个过程中最积极推动伐吴中书令张华却只作为度支尚书,总筹粮运。六路大军分别为,镇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下邳,安东将军王浑出寿春,建威将军王戎出豫州,平南将军胡奋出荆州,镇南大将军杜预出襄阳,龙骧将军王濬自巴蜀顺江南下,直取建邺。
由于反对伐吴的贾充是六军统帅,于是整个伐吴战争搞得像一场闹剧。虽然西晋顺利的攻陷建邺灭了东吴,但过程和结果却啼笑皆非。比如安东将军王浑在歼灭吴国禁军后,属下扬州刺史周浚建议即刻进攻建邺。结果王浑却滞留江北,理由是军令上只让他进攻江北,没让他渡江。王浑甚至命令龙骧将军王濬听他的指挥,不许进攻建邺。而琅琊王司马伷也停滞不前,坚决争取伐吴的头功。后来还是王濬以船停不住为借口,一举攻下建邺,完成了灭吴大业。事后王浑以不遵军令为由将王濬告到朝廷,王濬居然被控告以下犯上,遭到司马炎斥责。
在贾充大营也是怪事连连,伐吴即将成功时作为统帅的贾充居然请求撤军,理由是“天气渐暖,江淮低湿,疾疫必起”。他甚至发出警告,如果出了问题,要腰斩积极推动伐吴的中书令张华。于是前方正打着,后方为了是否撤军闹得乌烟瘴气。结果后方还没讨论明白,前方建邺的城墙上已然竖满了降幡。
于是在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之战,在这场闹剧中轰轰烈烈地结束。当事后论功行赏时,司马炎又出幺蛾子。强烈反对伐吴的贾充、荀勖、冯紞及其家属都算了大功,得到丰厚的赏赐。在江北滞留不前的王浑也被封为京陵公爵,弟弟和儿子也得到封侯。但作为主战派的张华、杜预、王濬三人,却是大功小赏。
杜预作为伐吴的第一大功臣,太傅羊祜军事方案的直接继承人,居然之被封为当阳县侯。他不但没有被调入朝廷,还被留在荆州继续镇守。张华是朝廷中最积极推动伐吴的,杜预三次上书侯,张华最后一次说动司马炎答应出兵。但他不但没有在中书令上更进一步,而且还被外放成幽州刺史,可谓是不升反降。王濬更是因主动攻打建邺而遭到弹劾,最终只得了个襄阳县侯。可以说上述三位伐吴的大功臣,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奖赏,反而是备受排挤和打压,实在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因此不少人在问,司马炎如此操作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从整个战争的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看,司马炎和太子党都是非常纠结的。尤其是司马炎,他一方面希望获得灭吴统一天下的功业,以此来彰显自己皇帝的威势,稳定朝廷的局面,但他又担心灭吴的功绩使支持司马攸的齐王党作大。可是抛开齐王党中的杜预、张华等人,他有没有十足的把握把东吴拿下,所以这些齐王党的大臣和将领还得用。因为伐吴的事情拖了很久,在杜预三次上书后实在拖不下去了,所以司马炎必须拿出决策。最后司马炎搞了个奇葩的阵容,伐吴大军的统帅部由反对伐吴的贾充等太子党组成,但实际攻打的却是齐王党的将领。
如此一来,打下东吴后就可以让太子党领功,齐王党出力但不讨好。没有足够的功绩支撑,齐王党就没办法把司马攸推到皇太弟的位置上,也就不会威胁到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司马炎为了维护自己儿子的地位,可谓是费尽心机,各种无耻的办法都用光了。王浑是比较机灵的,他虽然不属于两党中任何一派,但看穿了司马炎的把戏,所以在江北滞留不下,避免得罪司马炎和太子党。王濬想着建功立业,不顾王浑地阻拦强行攻打建邺。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却得罪了太子党和司马炎,不但封赏极少,还差点被降罪。
从上述分析来看,伐吴统一天下之战,被司马炎玩成了排挤齐王司马攸及其支持者的政治斗争。他为了让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继承皇位,不惜利用这场战争打压齐王党的大臣,为支持司马衷的太子党积累功绩和权力。正是出于这种政治斗争的考虑,他才将强烈反对伐吴的贾充等人放在了大军统帅的位置上,反而让杜预等真正的大功臣受到排挤和打压。此战之后,贾充等人借着伐吴的功绩进一步控制朝廷,逐渐把齐王党赶出中枢。不久之后,司马炎又借故将司马攸挤出京城,彻底收回了皇权,为司马衷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