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兔年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继续大幅净流入。
1月30日,两市股指高开低走,沪指开盘即突破3300点,创业板指涨一度大涨近3%;午后涨幅明显收窄。截至收盘,沪指涨0.14%报3269.32点,深成指涨0.98%报12097.76点,创业板指涨1.08%报2613.89点。
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86.14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近14个月新高,前高为2021年12月9日净买入216.56亿元。
单日净买入额跻身历史第6大单日金额
1月30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86.1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4.3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91.79亿元。
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300750)、隆基绿能(601012)、招商银行(600036),分别获净买入21.5亿元、19.47亿元、18.93亿元。净卖出方面,仅有一只个股为通威股份(600438),遭净卖出2.44亿元。
今日是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第6大单日净买入额,历史上也仅有8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过180亿,同时,1月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加仓超1300亿元。
具体来看,北向资金自1月4日起连续13个交易日净买入, 1月5日、1月13日、1月16日、1月30日净买入金额均超百亿元,分别达127.53亿元、133.36亿元、158.43亿元、186.14亿元。
北向资金为何持续大幅净流入?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郗朋分析称,2023年对于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来说是“否极泰来”的转折之年,兔年春节期间,多地疫情过峰,美国通胀预期缓和,全球资本市场中,中国市场销售占比较高的公司例如一些半导体和消费企业录得了较强势的表现,费城半导体指数以及港股中经济复苏相关概念的股票连续上涨,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信心,节后首日北向资金进一步延续了加仓中国A股的举动。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助理刘寸心认为,北向资金之所以持续净流入,其一、对中国经济复苏充满信心有关;其二、海外经济可能会陷入衰退危机,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人民币有望持续走强,A股在内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大幅提升;其三、经过充分调整之后的A股市场,目前正处于估值低位。
“接下来,我们看好北上资金有望维持持续流入态势。” 刘寸心表示。
外资看好A股表现
外资机构的最新观点同样对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
“在中国,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积极的变化。”安联投资董事总经理、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沈良表示,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国内的政策重点将回到稳增长。去年12月召开的多个重要会议突出了利用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通过促进国内需求来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基调。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方面,虽然有起有落,但总体基本面依然坚实。2023年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有不少亮点,也期待中国资本市场能够迎来新一轮发展。就A股而言,今年主动投资、长期投资的逻辑依然成立,中国经济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高盛重申近期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5%的预判。该机构认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对国内及海外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显著,因此持续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但近期政策调整并不仅限于防疫政策,而是涉及房地产市场、互联网/民营企业行业监管乃至中美关系等多个关键领域。所有相关的政策变化均明显支持增长前景。
就企业利润,高盛股票策略团队已于近两月连续两次上调2023年MSCI中国指数盈利增长的预期,由8%最终上调至17%。此上调主要反映了中国经济更为良好的前景以及高盛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对房地产市场或将持续改善的判断。
离岸中概股过去三个月跑赢A股24%,创下近十年以来的最大差距。但综合考虑A股市场的规模、流动性、分散性、政策环境和超额收益潜力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高盛股票策略团队仍维持对A股的战略乐观和偏好。实际上,结合境内境外市场的历史交易表现及A股对持续改善的增长周期具备更有利的价格敏感度,该团队认为未来几个季度,A股市场有充分理由缩小与离岸市场的差距,总体维持高配离岸中概股和A股市场的判断。
威灵顿投资股票投资组合经理张博(Bo Meunier)表示,中国股市在中短期内将获得周期性支撑,市场目前的估值水平包含了大量风险:以席勒市盈率计算(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H股估值处于近20年来的最低谷,A股的交易价格则略低于十年平均水平等。
对于投资机会,张博称在中国股票投资领域看到了结构性投资机会。近期国家重申了对几个长期战略目标的关注,承诺扩大对某些经济领域的结构性支持。许多公司有望从与全球能源转型相关的强劲国内需求中获益,包括太阳能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参与者。
张博认为,医疗保健领域也有机会,政府正在推动二三线城市医院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服务国内市场的医疗器械制造商。
“此外,我们预计行业整合和资本纪律的改善也将创造投资机会。例如,境内快递行业在完成大规模并购整合后,留下的企业将显著提高利润率。”张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