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满江红》正在电影院上映。电影的主旨是,只有秦桧看到墙上写着岳飞将军的遗言,而岳家军的几名将士为了让岳飞的遗言知道而策划了壮烈牺牲的阴谋。影片最后,岳飞的遗言,被全军背诵,正是他的歌词《满江红·怒发冲冠》。
”我气极了,倚在栏杆上,在雨中休息。仰望天空,呼啸而过,我充满了热情。三十年的名声和尘埃,八千公里的路云和月亮。何等何等,童子头白,天悲。靖康怜,雪犹未消。院中恨,何时灭。驾长车破,与贺兰山不见了壮志吃葫芦肉笑谈饮匈奴血这首诗是将军临终时写下的,而影片的核心故事发生在岳飞死后五年,在历史现实中,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并不总是很清楚。
岳飞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农民家庭。年轻时在北宋大臣韩琦后裔家中做佃农。20岁后参军。三十九岁时,被秦桧诬陷杀害。这一年是公元1142年,绍兴十二年。关于《满江红》的写作时间,有绍兴三年、四年、五年、七年、十一年等多种说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者王增玉认为,今天的人们不可能从现有资料中确定《满江红》的确切创作时间。他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绍兴四年。这一年,岳飞奉命北伐。从鄂州到襄阳,大军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按照预定的计划收复了襄阳、颍州、随州、登州、唐州、信阳六县。这是南宋建国以来第一次大面积开垦失地。年仅32岁的岳飞被封为节度使,成为南宋武将中最年轻、最有前途的一员。岳飞并不会太在意职务的高低,封臣的出使只会让他更加关注山河一统大业,对于艰辛漫长的征程,他永远不会忘记。王曾玉认为,他诗中的“三十年功名尘,八千里路云月”两句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态。因此,这首诗有可能创作于绍兴四年。
历史学家陈飞在一篇文章《〈满江红〉只能是岳飞作品》中提到,这首诗应该写于绍兴十年(1140年)秋。这年七月,在盐城和颍昌两场战役中,岳军击溃金军主力,击毙军统大将夏金吾。武术对垒。没过多久,岳飞又打败了武术,金兵一盘散沙,收复河山的形势无限大好。岳飞奏高宗:“晋人气馁,弃辎重,奔过江。英雄临风,兵用命,时不至,机不失!”就在他准备满怀信心地进军汴京时,高宗和秦桧一天内连放了十二枚金牌,命令士兵们立即撤退。岳飞气得哭了。只好返回鄂州,收复的土地全部失去。他深知“十年功将付诸东流”,恢复江山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岳飞怀着万分悲愤,用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气势磅礴的绝唱。
可想而知,当时罪孽深重、没有主见又怕失去皇位的赵构,与秦桧这个知道皇帝心思、独揽朝政的奸相,不知所踪,毁了朝政。恢复国家的良好状态。这对于十几个春秋血战苦战的岳飞来说,想必是深深的痛苦。
这首诗中的“驾长车闯关,不见贺兰山”一句也引起了争议。贺兰山一般认为是宁夏西北边陲绵延五百多里的贺兰山,前诗中的贺兰山即指此山。当时此山在西夏境内,宋金两国从未在此交战,岳飞为何要攻破此贺兰山?
许多当代学者认为,贺兰山位于河北省磁县岳飞《满江红》。山长二十里,宽一五里,西起新坡,东至车旗关。自唐代以来,车旗关就是连接南北的要道。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此地成为抗金战场。建炎三年(1129年)前,岳飞驻扎在磁州西南三十五里的岳城镇,贺兰山就是他的练兵场。岳飞对贺兰山的山川自然是了如指掌,也深知贺兰山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建炎三年六月后,磁州落入金人之手。不难理解岳飞为什么会写“长车破,不见贺兰山”。
着有《辛弃疾传》的著名史学家邓光明认为,诗后半段的贺兰山和匈奴是泛指,对于贺兰山的具体位置不宜过于死板。由于在词中以匈奴为战争对象,贺兰山、阴山、祁连山在词中也可以理解。
岳飞一共写了三首诗,除了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其他两首分别是《满江红·登黄鹤楼》和《小重山》。在这两首诗中,既能看到岳飞金刚怒目奔放的豪情,又能看到“知音少听断弦”的妩媚风情。
词作是文学艺术,不是现实的历史记载,不必太拘泥于个别词句。至少,岳飞诗中的悲愤、无奈、豪情、豪情,至今仍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