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历史评价极高,北宋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美食家、水利专家,但最牛的要属他的文学造诣那真是“高处不胜寒”,全才人物。尤其是老人九百多年前创作的佳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中秋佳节,得被大刷特刷一波。
苏轼
文如其人,苏轼一生坦坦荡荡,率性天然,品德和操守没得说。
当王安石不顾现实、 急功近利、步伐太快,超前变法,实质敛财,导致民间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神,本来京城呆得好好的,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但他就看不下去,闻不得民间疾苦,
王安石变法
明知宋神宗铁了心的为变法撑腰,凡是质疑变法者,皆被整肃,下场凄惨,仍不顾身家性命,三次上书宋神宗,“变法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惹恼了神宗,一道诏书将苏轼贬为杭州通判,相当于被降级处分为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副市长。
杭州西湖 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几年后,得以调任湖州知州。基层围观,亲眼见到百姓无立锥之地、不少被活活饿死、甚至沦为盗贼。便难以抑制悲愤,在原本例行公事的上表中,写了不少让变法的新党和神宗很不舒服的批评,如“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等。
沈括
被认定为讽刺政府,讽刺皇帝,愈加严惩,这个时候,偏偏又有人落井下石,差点命都没了。而背后捅刀子的,也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位“大人物”,这便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其所著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梦溪笔谈》
但应该科学又严谨的他,却因私利,秘告苏轼谋反,改变了大诗人的一生。原来,苏轼在浙江曾当政,沈括去探访。沈括也是进士,免不了谈论诗词歌赋,苏轼推心置腹,便将自己所写的一些佳作借于沈括欣赏,万没想到,沈括一回京便将诗作不怕费力气又誊抄了一遍,专门勾出一些文字,
乌台诗案
说苏轼是借诗词故意讥讽朝廷,本来看苏轼就不爽,改革派便以此为由,搜集苏轼作品几千首,找出了大量文字说映射神宗,恶毒攻击变法,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你这不就是指责新法兴修水利一塌糊涂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皇帝乃真龙天子,你好大胆,却向九泉之下寻蜇龙?
乌台诗案
实乃“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云云,性质可是之前作文相比较,那可是恶劣上百倍。所谓墙倒众人推,朝廷上倒苏声音一下子很大,神宗怒不可遏,命御史台逮捕苏轼严审,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但苏轼起初不低头,还坐下“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的绝命诗以明志。
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被牵连受害者竟达数十人,除了砸缸的司马光、最惨的要属好友也是当朝驸马的王诜,因通风报信,袒护挚友,被削除一切官爵。此案,实属文字冤案,震惊朝野。
苏轼
又由于,御史台衙门前,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此案又被称为“乌台诗案”。就在苏轼人头落地时,朝野有些倾慕苏轼文采的同僚名士,纷纷营救,连宋仁宗遗孀,太皇太后曹氏都亲自来到神宗住处,拉着他的手,恳请饶过苏轼一命,说当初仁宗殿试见过苏轼、苏辙两兄弟后,心中大喜,对他说又为子孙觅得两位“治世能臣”,而身为仁宗之子,你怎么能因为几首诗就杀掉仁宗看中的人才呢?”神宗这才有所犹豫,最后,竟然退休的王安石也本着进士出身,同为天子门生,也是爱才之人,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也!
苏轼与苏辙
言下之意,“刑不上大夫”可是太祖定的国策,最终,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被神宗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相当于中校团副,管保安。
好不容易捡回了一条命,人生经历残酷的历炼,苏轼从此对政治心灰意冷。心情郁闷至极,曾多次去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
由于拖家带口,没地方住,只得搬进破庙,薪水极低,为养活一家人,苏轼便带着大家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种菜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由此而来。
好,撇开文学上对后世的意外收获,历史上也算是名人的沈括,为何要对同僚下死手,炮制罪状诬陷苏轼呢?
东坡肉
分析原因,无外乎,这么几种,一个就是古人“文人相轻”,真论起来,
苏轼的名声比他大,头衔有很多“家”,乃一通才。以苏轼的文采,能做到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苏轼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竟被誉为“百年第一”等等,绝对是沈括望尘莫及,他嫉妒苏轼,才会对苏轼暗地里开枪。
沈括故居——梦溪园
再有,
沈括一生,政治上操守不行,卖友求荣,见风使舵,“三观”不正,自然跟正义凛然的苏轼不是一路人,导致他嫉妒成性,不惜毁清誉谋害他人。
所以,你看,历史不能只看一面,历史长时间观察,也是公平的,科学巨擎,却道德侏儒,可叹可叹!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