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记人记事有个特点,记他的特征,比如长胡子:记他的官职、爵位、学位、职称,比如某团长、某公(侯、伯),某博士,某教授。
明朝移民村落:昆明市晋宁区福安村
“沐王府”是金庸老先生武侠小说创作出来的对于明朝沐氏家族的称谓,实际上云南民间称呼的是“沐国公。”
为什么?首先,这家人姓沐,其次,他家是国公,不就是沐国公啦?
很简单,直率。
沐氏家族云南事业开创者,始祖沐英
官方称谓复杂,正规。沐英,沐春,沐晟父子时代——洪武十年至永乐六年(1377——1408),沐府的官方称谓是“西平侯府”,此阶段沐英爵位是西平侯,征滇之前的洪武十年(1377)就已经获封。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十七日,西平侯沐英病逝于云南总兵任上,长子沐春承袭父亲的西平侯爵位,云南总兵官职。洪武十四年(1381),傅蓝沐征滇,后来沐英留守云南,开始了云南事业。
洪武三十年一(1398)沐春去世,西平侯爵位,云南总兵官职由二弟沐晟承袭。
此阶段,云南民间称呼沐氏,应该就是“西平侯”。因为加上姓氏,不好喊。
如果是军屯军士,可能喊的是“沐总兵”,此时离沐氏平叛,大量移民屯垦不久,军士都记得有一个“沐总兵”是大官,继承人换了二人。
永乐六年(1408),沐晟因为征讨安南伪王黎继犛有功,被永乐帝从“西平侯”进(晋)封为“黔国公”,也就是从此时起,西平侯府改为黔国公府,民间对沐家的称呼也变了,从“西平侯”变为“沐国公”了,一直喊到现在。
代表事例:云南多数人说起自家祖先来源,都会说“我家老祖先,跟着沐国公,从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来的”,而且这个说法辈辈口传,有的家族还记在家谱,族谱,刻在祠堂石碑上。
沐英筹滇雕塑
明朝末年,隆武元年(1645),云南元谋土司吴必奎叛乱,口号是“没有朱皇帝,哪来沐国公?”意思就是说:明朝崇祯皇帝都不在了,哪点还有沐国公?更直白地说:朱皇帝没有了,沐国公也应该没有了,因为明朝都不在了,沐家当然也就当不成沐国公了。沐国公是朱家封的。
吴必奎为自己叛乱找借口,说的也有点道理。但是他越过了(选择性模糊)了一个事实:南边的朱家子孙,又持续打出了明朝旗号,一直到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七月十八,最后一位沐国公沐天波在缅甸实皆赌波焰塔(图巴永塔)咒水之难为明朝殉国。当时3000缅兵包围了南明41位参加咒水活动的大臣,还有缅兵头目喊道:“把沐国公拖出来,不要伤害他!”可见沐氏家族沐国公当初代表朝廷,充当明朝与三宣六慰桥梁纽带作用,代表明朝传达旨意,进行平乱,安抚,奖励的光环,此时尚在发光。
从永乐六年(1408)到永历十五年(1661),黔国公存在了253年,亦即沐国公存在了253年。但是民间对沐国公的称呼一直延续到现在。
为啥民间不照着官方称谓喊沐氏家族“黔国公”?因为沐府大门刻的就是“黔国公府”?
首先那是官方名称,其次不好喊。
云南是滇,云。贵州才是黔。
老百姓可不管你沐氏洪武十四年到永乐十一年,还兼管贵州与云南接壤的这部分。所以虽然沐国公是从沐晟开始,到沐天波结束,但民间喊着喊着,就连沐晟的父亲沐英,大哥沐春,也喊成沐国公了。
有一个故事,建文帝逃难到武定狮子山正续寺出家,有一回,知府公子来狮子山游玩。看见一朵金边茶花很漂亮,就动手去摘。
明朝昆明城示意图(此图源于网络)
有一个老和尚看见,就去阻止,不准公子摘。公子恼怒了,就跟老和尚冲突。老和尚说:“要不是看在你是知府公子的面子上,老子打你一个嘴巴!“只是扬了扬手,并没有打下去。
公子回家,知府一看,不得了,儿子脸上有一个巴掌印,就问咋回事?儿子说了此事,还说,老和尚光是说打我,但是并没有动手。知府发怒了,派人把狮子山老和尚绑了,关进监牢。老和尚去到牢门口,说什么都不进去,狱卒问为什么?老和尚说,门头上有虎头,我是龙,不能进去。狱卒把虎头去掉了,老和尚才进去牢里。
过了一久,老和尚跟狱卒说,我是皇帝,逃难到这里,当了和尚,不想又被关进监牢。
你帮我去云南府昆明,有条街,府第很高大,很气派,喊“沐小子,接圣旨”,就有人来救我了。
狱卒来到昆明,看见房子很高大,很气派那里,大声喊叫“沐小子,接圣旨!”“沐小子,接圣旨!”
昆明市晋宁区福安村:明朝移民村落
沐府里的管事的听见了,心下一惊:“奇怪了,我这个小名,只有皇帝晓得。莫不是皇帝来了?”赶紧请狱卒进府,才知道原来是建文帝受难,逃到云南武定狮子山出家。赶紧派兵去武定府大牢,救出建文帝。狱卒也才晓得,原来房子最好,最高那里,就是沐国公家。“沐小子”当然就是沐国公了。
知府,知府公子当然受到了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