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标志着大明的重心由海洋战略转变为传统的陆地战略,此后大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北方草原上。但因为朱棣的强力支持,大明下西洋工程依旧没有停止,彼时的大明在四个战略方向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北方草原征讨瓦剌和鞑靼、东北女真旧地设置奴儿干都司、西南越南旧地设置交趾行省以及下西洋运动),大明的的荣光达到了顶峰。
此后,朱棣又诏命郑和统率大明海军于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5月31日)和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进行了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运动,因为这两次远航行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护送西洋诸国使节归国,并对西洋诸国进行例行访问,所有规模相对较小,且因为明军此前在海外建立了旧港、满加剌、古里等据点,航行过程也相对平淡顺畅。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郑和在第六次远洋航行归国途中经过旧港宣慰司,郑和代表朱棣册封施进卿之子施济孙为旧港宣慰司宣慰使。之后,便启航回国,望着旧港繁盛的景象,郑和对大明的海上事业更加充满憧憬,在回国途中郑和便在计划下一次航行。就在郑和积极筹划第七次远洋航行时,一个噩耗改变了这一切。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支持郑和远洋航行的朱棣驾崩。朱棣在位22年,文治武功比肩大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他一手将大明带上了巅峰。但朱棣也极大地透支了大明的国力,他四处扩张的战略使得大明的财政捉襟见肘,即位的朱高炽(明仁宗)没有朱棣的雄才大略,遂叫停了下西洋工程,并任命郑和为南京镇守太监,率下西洋的明军镇守南京,至于那支庞大的舰队则在太仓和张家港的码头任风吹日晒。
朱高炽在位仅仅一年就驾崩了,其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大明的政治势力进行了新一轮洗牌,大明的内外战略也相应做出了调整,一时间更加没有人注意到南京的郑和以及那支“无敌舰队”。宣德三年(1428年),朱瞻基放弃了大明陆军浴血奋战20年得来的交趾行省(越南北部),大明的势力退出了中南半岛,因为大明在越南战场的失利,导致大明的国际威望有所下降,再加上大明海军已经多年未出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西洋诸国对大明的朝贡亦渐渐稀少。为重塑大明的大国形象,也为了扭转大明在中南半岛上失利后的不利局面,朱瞻基决定重启下西洋工程。
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距离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后9年,郑和再一次率领庞大的大明海军(总兵力达到了27550人,创历次之最)开始了第七次下西洋运动。此次远航,郑和除出访西洋诸国,修复与西洋诸国的外交关系外,还到达了竹步(索马里),之后从竹步南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郑和试图越过莫桑比克海峡继续西行,但长年累月的海上生活早已经透支了郑和的精力和体力,就在舰队抵达好望角附近时,郑和去世,作为舰队最高统帅郑和的突然离世,使得大明海军向西翻越好望角的计划被终止。临时接替郑和的王景弘,为了安全起见,放弃了郑和生前的计划,而是带领舰队在好望角附近折返回大明。
就这样大明海军与大西洋失之交臂,王景弘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决定有多深远,试想当时如果大明海军顺利进入大西洋,大西洋良好的水文条件,大明海军完全有可能向北抵达欧洲,东西方便可以提前数百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大明则是主动的一方。再开个脑洞,以当时郑和舰队的技术水平,翻过好望角后,如果继续向西航行,完全有能力抵达美洲大陆,倘真如此,中国将会成为最早发现新大陆的国度,而庞大的明军足以征服新大陆(要知道后来的哥伦布只有三条船,几百人的情况下就征服了美洲大陆)。但所有的这一切本可以发生的可能,伴随着郑和的突然离世和王景弘的返航,全部成为了不可能发生的定局。
宣德九年(1434年),郑和生前的战友王景弘率大明舰队出使苏门答腊等南洋诸国,进行例行访问,当年年底返航。此后,大明彻底中断了下西洋工程,大明的海军再也没有走出南海,曾经纵横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大明“无敌舰队”朽烂在大明个各个港口,古代中国最后一次拥抱世界、探索世界也是最大规模的远洋航行运动就此画上了一个唏嘘的句号。中国海军再一次出现在印度洋面时,已经是500多年后的20世纪下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