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数百年的漫长历史中,曾经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出身高贵,家世显赫,是皇帝的结发妻子,当过皇太子妃,贵妃,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有当过皇后。
经常看后宫剧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在古代帝王之家,对于皇后的出身大多看得很重。出身越是显赫,家族越是有背景,登上皇后宝座的概率也就越大。
而在复杂的后宫生存,除了家世之外,自身的条件也得出色,这样才能在波诡云谲的后宫中长立不败之地。
但唐朝有位女子,却偏偏因为家世太过显赫,自身太优秀,被皇帝拒在了中宫之外。
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退位为太上皇,长子李纯即皇帝位,是为唐宪宗。次年册封嫡妻郭氏为贵妃,未立皇后。
这位被册封为贵妃的郭氏便是上文所说的那位奇女子。
郭氏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驸马都尉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女儿 ,亦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德宗的外甥女,唐顺宗的表妹。
因为她出身显赫,祖辈又有功于皇室,所以在李纯尚是广陵王时,被选为李纯的正妃。
郭氏历经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七朝,在唐穆宗时被尊为皇太后。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四朝被尊为太皇太后,因而被称为“七朝五尊”。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记载:“宪宗为广陵王时,纳后为妃。以母贵,父、祖有大勋于王室,顺宗深宠异之。”
出身完美,又和皇室沾亲带故,按道理她的皇后之位是妥妥当当的。
然而唐宪宗并没有如她所愿,只是给了她贵妃的位分。
此时的郭氏想必很是费解,但皇帝不肯立后,她着急又有什么用呢?
就这样过去了好几年,唐宪宗还是不提立后之事,这让很多人不理解,包括前朝的大臣们都很费解。他们多次奏请皇帝立后,但唐宪宗以来年有子午之忌,而且考虑到郭氏出身显赫,家族强大,担心郭氏成为皇后,将不容许后宫有宠,会排挤其他妃嫔,因而婉拒百官的请求。
郭氏作为他的结发之妻,理应入主中宫,唐宪宗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把妻子放到了妾室的位置上,对郭氏是十分不尊重的,而且他的理由也确实太过分了一些。
郭氏怎么都想不到,出身显赫居然成了自己不能当皇后的理由,而且夫君还担心自己会排挤其他妃嫔,会影响他宠幸美女,这不是在讽刺她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吗?
郭氏的家族毕竟势力强大,唐宪宗此举实在大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大胆行为还不仅于此。
在他即位后,他的丈母娘升平公主曾进献女伎讨好他。唐宪宗却冷漠拒绝,直接把人送了回去,根本不给她面子。
而且除了不立郭氏为皇后之外,在选立太子一事上,唐宪宗也有意避开郭氏一族。
在他即位后,他直接册立了长子李宁为太子,其母为纪美人。
前朝后宫一片哗然,因为身为嫡妻的郭氏膝下有三皇子李恒,按照身份来说,理应是她的儿子当太子啊,怎么会轮到小小的纪美人的儿子?
然而唐宪宗却以后宫无皇后,众皇子都算是庶子,那无嫡立长不是理所当然?就这样,他堵住了悠悠众口,力排众议,将长子李宁送上了太子之位。
后来太子李宁去世,太子之位空了出来,郭氏以为终于轮到自己的儿子了。结果唐宪宗还是不管不顾,想立二皇子李恽为太子,但因为他的生母地位卑贱,众大臣极力反对。
又因郭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太过强大,拥立皇三子李恒的呼声更为高涨。任性的唐宪宗再也没法任性了,只能勉强同意。
但是他虽然妥协了,最后还是想表达一下反抗,于是请翰林学士崔群代表次子李恽,起草了一份奏表,表示是哥哥谦让弟弟,弟弟才坐上了太子之位,满满的不情愿就差没写在脸上了。
而李恒虽然如愿以偿,但唐宪宗心里始终对他不满意,改立太子的想法一直没有打消。宦官承璀揣度他的心意,一直在暗中为李恽经营势力,只待时机降临。
郭氏没能当上皇后,对夫君唐宪宗早就不满,儿子又是费劲周折才当上太子,如今的她对唐宪宗早就心灰意冷,一心只为儿子谋划将来。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去世,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
原以为熬出头的郭氏还未安享晚年,儿子李恒突然英年早逝。郭氏哀痛不已,拒绝临朝称制,表示不愿效仿武则天,太子虽然年幼,但总有前朝大臣可以辅佐,她又何必插手前朝的事务呢?
于是唐穆宗的太子李湛继位,是为唐敬宗。结果没多久,孙子唐敬宗又被宦官杀害,年仅十七。
无法安享晚年的郭氏只能再立新帝,然后不停重复历史。
在历经七朝后,公元848年,郭氏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追封懿安皇后。不知这死后的虚名有没有给她带去一丝安慰。
她这一生都在富贵权力之中,虽然传奇,但也充满了无奈和心酸。
丈夫对她若即若离,日夜提防着她的家族势力,儿子历经波折当上皇帝,结果没几年就死了,原以为孙子能好一点,结果十几岁就被宦官杀害了,后来所立的皇帝有的对她很好,有的对她却很冷淡。
风风雨雨几十载,看似富贵的一生,却又伴随诸多的烦恼和考验,这样的人生到底是好是坏呢?到底值不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