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东吴被灭,西晋就此结束三国分裂局面,走向了短暂的大一统时期。纵观西晋王朝的发展历史,虽然存在时期不长,但因北方的游牧民族大量内迁,以及内部的政治动乱,造成内外交困的场面,而这期间却涌现出许多名将。
1.羊祜(hu)
羊祜,字叔子,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魏晋时期军事战略家,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
关键词:灭吴准备
羊祜出身“泰山羊氏”。早年在曹魏政权任中书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后来因与掌权的司马氏有姻亲关系,所以平步青云。魏元帝即位后,历任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等职。晋代魏前夕,担任中领军,掌领禁军,兼管内外政事。西晋建立后,累官尚书右仆射、卫将军,封钜平侯,后出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羊祜主要功劳是负责荆州事务,为灭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2.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魏晋时期军事战略家。
关键词:完成灭吴
杜预出身京兆杜氏,初仕曹魏,任尚书郎,后成为权臣司马昭的幕僚。西晋建立后,历任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等职,与贾充等修《晋律》。公元278年接替羊祜出任镇南大将军,镇守荆州。他积极备战,支持晋武帝司马炎对孙吴作战,并在公元279年成为晋灭吴之战的中路统帅,结束了东汉黄巢起义百年来的分裂局面。
3.王濬
关键词:擒吴主
王濬,字士治,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人,西晋时期名将。
王濬出身世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灭吴前,担任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战船,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灭吴之战,王濬自成都出发,率水陆军顺流而下,在杜预等的策应下,顺利攻占西陵等地,后又率先进入建业西石头城,接受吴主孙皓投降,实现西晋统一大业。
4.马隆
马隆,字孝兴,泰山郡奉高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故县村)人,西晋时期名将。
关键词:收复凉州、武器专家
公元279年,鲜卑攻占凉州,震动西晋。马隆自荐出战,并招募三千勇士,历经数战,成功斩杀鲜卑首领,收复了凉州。另外,马隆著有《八阵总述》,讲述排阵用兵,是中国古代兵书是经典著作。还著有《风后握奇经》一卷,其述多有发明,并写有阵图于后。
5.文鸯
文俶,字次骞,小名阿鸯,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西晋时期名将,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
关键词:大破鲜卑
公元270年,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西晋多位大将,晋武帝司马炎为此寝食难安。公元277年,文鸯临危受命,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秃发树机能,使得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名闻天下。后背司马繇所构陷,遭夷三族之祸。
6.苟晞
苟晞,字道将,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省修武县)人,西晋时期名将。
关键词:西晋的白起
苟晞出身微寒,不但熟读兵法,还果断干练,骁勇善战。八王叛乱的时候,先后投靠多王,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石勒等,威名越来越大,人称“屠伯”。从官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等一步一步走到了最高位,最后被封东平郡公。后来被石勒打败并成为俘虏,后又想谋反,结果被石勒杀死。
7.陶侃
陶侃,字士衡,原籍鄱阳郡,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两晋时期名将,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关键词:为东晋政权的建立及巩固立有大功
陶侃出身南方寒门,早年仕途艰难。八王之乱时,凭借着自身的才干,深得荆州刺史刘弘的重用,参与平定张昌起义、陈敏叛乱。后更投靠琅邪王司马睿,平息杜弢领导的流民起义。后又因权臣王敦的排挤,改镇广州。王敦之乱平息后,陶侃镇荆州,并加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公元327年,苏峻、祖约之乱爆发,陶侃于次年被推为盟主,与江州刺史温峤等组建西方义军,成功讨平叛乱。公元330年,领兵擒获擅杀江州刺史刘胤的后将军郭默。公元332年,派兵经营巴东,收复襄阳。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欢迎关注:超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