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中国古代攻城器械中,云梯算什么?看看朱元璋玩过的一窝蜂火箭桶

中国古代攻城器械中,云梯算什么?看看朱元璋玩过的一窝蜂火箭桶

在古代,攻城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让人头痛的一部分。

纵观古代城墙,可以说是一个赛着一个高,一个赛着一个厚,时不时还搞点小迷宫来个“瓮中捉鳖”。为了减少在攻城时的损失,古人又一次运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很多实用的攻城器械。

想必大家都在影视作品中看过攻城士兵在城墙上架设飞梯,依次爬上城墙的场景,不过这种方法在电视上看起来有点排队送人头的意思,只要守城方看到有人爬上来戳下去就行了,实在不算一种好的攻城方法。其实在古代,人们早就考虑到了,于是就有了扬尘车与风扇车。

顾名思义,扬尘车就是在己方士兵爬城楼的时候,向上泼洒石灰粉,让守城的士兵睁不开眼,从而帮助己方更快地爬上城楼。而风扇车是在地道中遇敌时,可以往前吹石灰粉和烟雾,来迫使敌人后退。

扬尘车与风扇车

虽然有这些辅助措施,但此种攻城方法需要的人力成本还是太大,最直接的方法还是攻门。不过就连小兔子都知道不要给大灰狼开门,作为进城最便捷的通道,城门自然会被严防死守。

所以为了提高攻门效率,周文王在攻伐崇国都城时就发明了一辆攻门车,名曰“攻城槌”。攻城槌的核心是一根顶端削尖了的巨大原木,然后利用士兵推动力撞击城门,顶棚使用了了稻草等软性材质用以抵挡敌人的弓箭进攻。

攻城槌成功帮助周文王攻下了崇国,《诗经·大雅·皇矣》在歌颂周文王战绩的诗中写道,“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大意为攻城槌轰然而动,就破了崇国的防御工事,随后俘虏就被成群结队地抓了出来。

周文王的“攻城槌”不仅象征着古人对力学的基础应用,其木轮和轴承结构等设计还浓缩着中国早期“科学家”的心血。而当我们翻开中国古代战争史,除了烽火和硝烟以外,还能看到更多在“数理化”等科技的基础上在战争中的运用。

到了明朝,一种名为“吕公车”的大型器械对攻城的方式做了优化,从单纯撞门变为直接翻越城墙。吕公车一般建得跟敌方城楼一样高,像一座可以移动的碉堡,动力来源主要靠牛拉或者人推。车外披着皮革作掩护,车内隐藏着许多士兵。这辆车可以悄悄推到敌人城下,之后里面的士兵鱼贯而出,攻敌不备。

除了吕公车,在《武备志》中还记载了一个名字颇为形象的战斗器械——一窝蜂。

一窝蜂起源于宋代,并在明朝得到进一步改良,在朱元璋夺取政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一种多发式火箭装置,用长柱状的木桶盛装火箭,每个桶内还有两层盛箭隔板。在装置的旁边设有火门和活塞,用以点燃火箭并发射。其实,一窝蜂听起来很恐怖,原理却非常经典,即为火药推动发射装置上的弓箭进行射击,借助燃气流的反作用力的推动,获得与空气流反向运动的加速度。甚至现在的武器火箭炮,也能找到当年一窝蜂的影子。

据记载,一窝蜂可以将32支淬满毒药的箭簇放在木桶中发射,顺风射程达百步,且“见血封喉,立时而毙”。之后甚至还产生了名为“神火万全铁围营式”的联装火箭车,能同时发射三百二十支箭矢,其威力可见一斑。不过一窝蜂也有缺点,就是极难装填。基本上在战场上就是一次性武器,而且准星非常分散,但是乱拳也能打死老师傅,“一窝蜂”的弓箭对付步兵和骑兵已经非常有效了。

在朱元璋亲自操纵一窝蜂夺取政权时,欧洲还只将火箭用于打胜仗之后的烟火晚会,直到17世纪,欧洲才真正开始重视火箭的研制。

在1792年的迈索尔王国战争中,当地的印度人对中国火箭进行改良,制造出规模更大、射程更远的大型火箭,致使英法联军伤亡惨重。艰难地征服迈索尔之后,英军将所有缴获的火箭悉数运回国内,当时欧洲正处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组织了一队海军,意图登上英国领土,而英国正发愁没有合适的武器来对付这帮来势汹汹的士兵。

印度火箭运回英国后,引起了当时在兵工厂工作的威廉·康格里夫的极大兴趣,经过他的改造,康格里夫火箭诞生了。

康格里夫火箭头

康格里夫火箭的一大特点就是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整个火箭由弹筒(内储火药)、爆炸榴弹和尾杆三部分组成,并且三角形的设计也符合数学中的三角稳定原则。

为了提高发射精度,火箭需要提前放入铁管,然后通过弹筒底盖上的小孔来点燃火药。当然,这样设计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只能进行高低调整,不能选择方向。火箭最初主要靠尾焰燃烧来杀伤敌军,后来又在箭身装上了爆炸弹头,增强了杀伤力。

跟一窝蜂对比起来,康格里夫火箭机动性更强,且伤害点更为集中,但平行瞄准不如一窝蜂。

康格里夫火箭射程可达3000米以上,并且根据装药量,分为多种型号,光弹头就有15种之多,大致分为榴霰弹火箭和燃烧弹火箭两种。由于这种火箭便携且杀伤力强,康格里夫火箭迅速成了英军的宠儿,不仅击退了法军,还让整个欧洲掀起了制造火箭的高潮。

康格里夫火箭的诞生,也宣布着中国火器技术的衰落。1840年之后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就是用康格里夫火箭几次打破清军的防御,并击沉了大部分战船,最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纵观古代战争史,冷兵器时代的许多武器,都能深刻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我们不鼓励战争,但古人的创造力还是令人赞叹不已,他们通过有限的材料和稍显“朴素”的科学知识,制造了无数件看似简单却相当有效的战争器械。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向现代战争武器运用了更多复杂的原理,而威力也令人瞠目。不过好在很多武器只是用来威慑,而不是发射,比起战争来说,还有更多事情值得人类去做。世人拥抱科技的发展,但可能每个人都希望,这些科技的附属品——战争武器永远都不要上膛。

(游民星空 删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士兵,攻城器械,朱元璋,古代,周文王,云梯,发射,火箭,战争,威廉·康格里夫,故事传记,康格里夫,周文王,吕公车,火箭,崇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士兵,攻城器械,朱元璋,古代,周文王,云梯,发射,火箭,战争,威廉·康格里夫,故事传记,康格里夫,周文王,吕公车,火箭,崇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士兵,攻城器械,朱元璋,古代,周文王,云梯,发射,火箭,战争,威廉·康格里夫,故事传记,康格里夫,周文王,吕公车,火箭,崇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