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海
2018年夏,应邀整理怀柔桥梓镇北宅村明成国公朱能家族墓史料,其中涉及到朱能六世孙朱希忠、朱希孝。因朱希忠承袭国公爵,葬入北宅墓,所以在“朱氏家族墓文”已有介绍,而朱希忠的胞弟朱希孝没有葬入北宅祖墓。朱希孝虽没能承袭公爵,但也一位朝廷重臣,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话题。
朱希孝墓在北京朝阳区楼梓庄,墓志碑铭由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曾参与内阁机务的吕调阳撰写;兵部尚书谭纶正书;北京刑部尚书兼南京兵部尚书王之诰撰墓志盖。现不知此碑实物是否存世,碑文拓片现存于北京图书馆。
由于朱希孝与朱希忠兄弟密切相关,在介绍北宅成国公墓主时朱希孝是不可避开的人物,当时笔者也对这方墓志进行了简略释读,但不宜编入北宅资料。今将其搜出贴网,一是为了保存,二是因为本人古文水平低,还请愿意费眼者对笔者释读之误予以指正。
原文标题为:
《柱国太保兼太子太傅赠太傅谥忠僖掌锦衣卫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朱公希孝墓志》
吕调阳撰,谭纶正书,王之诰篆盖
铭文释读如下:
锦衣卫主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朱希孝,字纯卿,是明朝元勋朱能的后裔。祖先是安徽凤阳怀远人。他的七世祖朱亮,在元朝末年,随朱元璋起义,以军功授燕山中护卫千户之职。
六世祖朱能,跟随文皇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战功第一,被封为成国公,赐给诰券,世袭公爵。朱能后来在征讨越南叛乱的途中去世,被追封为“东平王”,谥号“武烈”,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武烈王朱能大将”。
朱希孝的高祖是朱勇,承袭成国公爵位,在正统年出关征讨瓦剌时,战死于“土木堡之役”,被追封为“平阴王”爵,谥号为“武愍”,即“成国公武愍王朱勇”。
朱希孝的曾祖父是朱仪;祖父是朱辅;父亲是朱凤,这三人都承袭了成国公爵。朱仪获赠“太师”,谥号为“庄蕳”;朱辅谥号为“恭禧”;朱凤谥号“荣康”,他们都被诰赠为“太傅”。
“定襄恭靖王朱希忠”,是朱希孝的同母之兄。朱希忠在宫廷奔走三十多年,获勋级至“太师”。多年来忠勤谨慎,毫无过错,所有士大夫都非常尊重之。
朱希孝比哥哥朱希忠小两岁,兄弟俩自幼形影相随,互相亦师亦友,两人的品德、勋劳、威望称道一时。很多人都将朱氏兄弟与汉代忠君、慎行、孝亲的石庆、石建相比,而才学却比后者高得多。
嘉靖十三年,朱希孝被授予“锦衣勋卫”职。随后在皇帝祖先家庙(今文化宫)落成之际,世宗嘉靖皇帝又两次“荫授”成国公朱凤的子侄为“百户”。朱希孝的哥哥朱希忠,将所授的爵秩转给了弟弟,所以,朱希孝得已爵秩累加,被授予指挥使职,管锦衣卫事,负责京师大工。
京师外城完工后,被升为“都督同知”,并奉皇帝敕命,提督京门卫军负责缉捕罪犯维护治安。随之升为“右都督”,不久又因多次上奏良策而转升为“左都督”。乾清殿大朝门完工后,朱希孝又因功加“太子太保”。
嘉靖皇帝很英明,虽然极少上朝问政,但对群臣的各种意见、想法都非常清楚。朱希孝非常忠勤,恭敬谨慎,他与皇帝一向都是互相了解。朱希孝入仕为官才二十年,迅即就上升到了极品的官位。希孝、希忠兄弟俩,同尊共贵而盛,在朝中很是少见。
朱希孝在担任锦衣卫之职负责督捕时,号令严明,所属官卒从不敢妄为,危害百姓,士民因此而得安全感,人们都说这是朱希孝的功劳。
因为此前,揭发他人阴私、攻击他人过失的“告讦”已成为社会风气。以致一些人,一旦遭到牵连,总会造成家破人亡。所以,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是人人自危,非常恐惧。
就在这时,锦衣卫主官缺员,吏部已经商议推选了人员准备上报之际,忽然皇上颁下特旨,直接任命朱希孝为锦衣卫管事,负责京城督捕、治安等事宜。当时都市的人们听说之后,都是高高拱手至眉额,路遇互相欢庆而不已。可见嘉靖皇帝对朱希孝是多么信任和倚重。
其后不久,朱希孝又被授“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并赐允在宫内乘轿,还常被召进皇帝暖阁议政。凡遇有紧急边情或内政大事,皇帝总是颁下“密谕”向朱希孝咨询。有时候一天之内就“召谕两三次”。每次朱希孝都是亲手作答,没有一次不合皇上旨意的情况。
穆宗隆庆帝登基时,曾记录朱希孝在隆庆帝为太子时立下的勋劳。尤其是记录了朱希孝在执掌“东宫”仪典、侍卫时的功绩。因而朱希孝受到新皇帝的恩宠眷顾愈发隆重了。但他的操守仍十分恭谨。
朱希孝先后曾以擒获奸细以及相关内容的奏疏而立功,等到皇极殿竣工,朱希孝的六个儿子又因父亲之功受荫为“百户”、“镇抚”等阶衔。朱希孝一次又一次加封太保、太子太傅,增加年薪几百石。
朱希孝掌锦衣卫十几年,一直采取宽严适度的政策,主要目的是要做到“与民相安”。将过去那些,用机谋“辗转推问”、无端苛刻察问之令,全部废除。凡不属于罪大恶极,巨凶大狠的人犯,不以法律穷追到底,所以使当时不良的诬告之风为之一变。
万历元年,天空出现了不好的“星象”,而当时正有一桩大案还未裁决,整个京城上下都十分恐惧,深怕被诬陷牵引到案件当中。朱希孝奉万历皇帝之诏命亲自审问犯人,尽得案件实情,最后只囚获罪者一人而已,并没有牵连到其他人。于是京都上下人心大定,灾星“旋灭”,太保朱希孝遇事镇定自若可见一斑。
当初,朱希孝的哥哥定襄王朱希忠病倒后,朱希孝上疏请假,一直侍奉哥哥不离左右。朱希忠去世后,朱希孝哀痛悲切,一脸憔悴,士大夫们都担心他过于悲痛。等朱希孝为长兄办理丧事时,他就更加困顿疲惫,以致不能上朝,倒炕不起了。这样笃实深厚的兄弟之谊,是出自天性而不是作出来的。平常父子兄弟之间,没有一刻废弛过礼数,真心之爱遍及所有的生活之中,并不是在作虚假的表面友爱。
最近,朱希孝在京城近地建了一座别墅,准备取名为“■怡园”,意思是敬奉哥哥朱希忠。可是园子建成了,兄却不在了,实在可悲可哀。
朱希孝兄弟俩的父亲朱凤向来很威严,即使在家闲居时也是正身而坐,就向面对高贵的来宾一般。而朱希忠则整日侍立在父亲身边,从不敢歪倚斜靠。父亲参加朝会每次离家和返回时,朱希忠都是衣冠整齐地敬立在门口迎送。而朱希孝在这方面紧步哥哥的后尘,快慢有致,和哥哥一样遵守礼数,从来都不曾违背。朱希忠这些恭谨的品质都是朱希孝亲手记下的。
今天在这里考记朱家的知恩崇礼,不只是为了让人们见到就得了,因为这些能够劝励家风世俗。
据朱希孝所写的“行状”可知,他们兄弟与士大夫交往时,一直奉行“忠信不欺”的原则;与朝内外各个圈子相处时,真情实意,不偏不倚地周全相待。对国家的仪典制度掌握精熟准确,每次商议涉及国家礼仪大事时,都能例举出所及事项的由来,没有不明了的时候。
身处太平盛世之际,朱希孝从不故意彰显自己的技能才略,但他胸中的宽和谋略,深不可测。在武艺方面,他在和人比赛射箭时,常是连发全部中的,在场的人没有不为之惊叹的。但他本人从来不向人炫耀说自己擅射。
朱希孝有个小箱子,里面装有《筹边六策》,其论述对当下的经济政治边防等时务非常准确。但仅是为向有深交的重臣含蓄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而已,并没有拿出来公之于众。
朱希孝在书法上工于大小篆,师承元代赵孟頫,并深得赵孟頫的“骨法”。精熟历代书法家的字帖,能够辨别真赝,鉴别真赝时很有把握。诸如此类,不暇悉举。我在这里仅是叙述一下大概而已。
朱希孝卒于万历二年甲戍三月二十三日,距生正德戊寅得寿五十有七。卒之日,天子震悼,赐祭十一坛,给斋粮、麻布、金币、镪宝。并下诏礼部等官司治葬,并在既定的恤典规格之外,加厚葬祭,赠太傅谥忠僖。
2018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