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年,李隆基赐死姑姑太平公主,太平含泪长叹:“我助你杀韦后,立你父亲为帝,而你却要杀我全家,简直忘恩负义!”太上皇李旦也祈求儿子饶了妹妹一命,李隆基怒道:“不行,这件事不能听父亲的,今天不是她死,就是我亡。”
几天后,李隆基以三尺白绫赐死了姑姑太平公主,接着将朝中同党全部剿灭,随后又将其家人除了次子薛崇简改为李姓外全部诛杀。之后太上皇李旦传位让李隆基亲政。
一、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大唐公主
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也是一个模范孝女,在《新唐书.公主传》中记载,在她7岁的时候外祖母杨夫人过世,当时的观念,母亲去世,女儿出家当道士是可以给母亲祈福的,于是毫不犹豫地对武则天说:“就让小女替母亲尽孝吧。”
看到这么懂事的女儿,让本来就对她宠爱有加的武则天和李治欣慰不已,时常感叹真是生了个好女儿。
过了几年,吐蕃要求和亲,要知道当时吐蕃又穷又远,武则天哪里舍得,于是就给公主修建了一个道观叫太平观,以公主出家为由拒绝了和亲,而太平就是她的道号,从此人们就称呼她太平公主。
二、太平公主的第一个驸马—薛绍
随着公主慢慢长大,父皇和母后竟然忘记让她还俗出嫁,于是在一次宫中设宴时,太平公主戴着黑头巾,拿着弓箭帅气地出现了:“父皇母后,我给你们跳舞助兴吧。”
一曲舞罢,李治和武则天看到英姿飒爽的女儿就问:“你一个女儿家打扮成这样作甚?”不想太平公主马上就说:“既然我不适合穿,那就把这身衣服赐给驸马吧。”
李治夫妇一听才恍然大悟,他们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已经长大了,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太平公主不但有勇气,而且敢做敢当,她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很快驸马的人选就出现了,就是我们在《大明宫词》里非常熟悉的名字,薛绍。薛家是个贵族,薛绍的父亲也是驸马,他娶了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女儿,也就是李治的亲姐姐城阳公主,所以是门当户对,亲上加亲。
武则天和李治给太平公主跟薛绍举行了一个非常壮丽奢华的婚礼,据说婚礼当晚照明的火把烧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婚后的太平也过得很幸福,相夫教子举案齐眉,她和薛绍共生育了四个子女。
但7年后,一场政变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薛绍的哥哥参与了反对武则天亲政,虽然薛绍很无辜,但拔起萝卜带起泥,他被牵连其中,太平公主苦苦哀求,薛绍还是被武则天打入大牢,最后活活饿死。
三、太平公主的第二段婚姻
薛绍一死,武则天立马又张罗让太平公主再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驸马必须姓武。于是武则天就在娘家众多人选中选中了侄子武承嗣,太平公主也答应了。
不料在婚礼的前几天,太平却公然悔婚,理由是武承嗣有病,武则天对太平是愧疚的,因为薛绍毕竟是她处死的,所以她也就默许了女儿的悔婚。
没多久,太平重新选了武攸暨为驸马,可问题来了,武攸暨有老婆而且还很年轻健康,这可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武则天出面了,派使臣到武攸暨的家里去,宣太后令,给武攸暨的妻子送来礼物,三尺白绫,你自尽吧?
不得不说太残忍了,在政治的碾压下,个人的命运就如同草芥。
就这样,薛绍死后不到一年,又搭上另外一名无辜女子,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
而之后不久,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登基称帝,实现了她的女皇梦。
四、看透婚姻,开始参与政权
经历过两次婚姻后,太平公主再也不是从前的天真少女了,母亲武则天遗传给她的潜能也慢慢被激发出来,她开始参与政权,慢慢成了武则天的心腹。
这个时候太平,把婚姻看得很淡,她已经明白,皇家儿女的婚姻不过是政治利益的产物,所以开始包养男宠,张宗昌就是其中一个,而且还很得宠。
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冯小宝因为争宠火烧了明堂,武则天又不好直接出面,于是太平直接替母亲出手,假传旨意让冯小宝来见武则天,然后又让十多名勇士埋伏在暗处,等冯小宝一出现,就将他活活打死,然后当众焚尸,告诫众人。
这件事办得干净利落,武则天非常满意。
冯小宝被自己打死了,那母亲一定很寂寞,于是太平又把自己的男宠张宗昌推荐给了武则天,后来张宗昌又把自己的亲哥哥张易之也带给了武则天,两个兄弟一起服侍女皇帝。
不得不说,太平公主这副感情牌打得太好了,武则天觉得,还是女儿最贴心,最懂我,于是太平的地位就更高了。后来,太平公主又参与了扳倒酷吏来俊臣的计划。
五、参与神龙政变,扶持李显登基
长安三年九月,张宗昌状告当朝宰相,也是李显的下属、太子左庶子魏远忠和太平公主的情夫司礼丞高戬,说他们共同商议“皇帝年老,不如侍奉太子长久”。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武则天,你的儿子和女儿要造反吗?
太平公主特别气愤,张宗昌是我把你推上去的,现在居然恩将仇报,这口气如何能咽下?于是和自己的哥哥抱成团,又联合当时以张俭之等五位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促使武则天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李显登基后,为了感谢自己的妹妹和兄弟,封太平公主为镇国公主,而且可以自己开府设置官署(当时只有皇子才可以开府设置官署),并把太平和相王李旦的俸禄涨到了5000户,也就是说以后有5000户人家不必向国家缴税,直接交给太平就好了,所以当时的太平可谓是富可敌国。
神龙政变后,太平开始韬光养晦,她也明白功高盖主自己需要明哲保身,但你想装一只驼鸟,并不代表别人不会招惹你,很快事情就找上门来了,有人诬告太平和李旦参与了一场失败的政变。
这其实是捕风捉影的事,李显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妹妹已经是镇国公主了,就算再参加什么政变,也不可能得到更多好处,何必冒这么大风险呢?再说很多大臣也不信,这事最好就不了了之了。
但这却给太平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于是暗暗积蓄自己的力量了,她发现与其做缩头乌龟,还不如主动出击,而给太平递刀子的人就是当时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韦皇后和李显是一对患难夫妻,当年武则天把李显贬到外地,日子过得特别苦,韦氏非但不抱怨,还一直带女儿陪在李显身边,给予他很多鼓励,所以在李显的心里,一直觉得亏欠母女俩。
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是一对野心勃勃的母女,因为李显性格有些懦弱,于是她就想效仿自己的婆婆武则天,而安乐公主呢?更是要求自己的父皇封自己为“皇太女”,就是以后继承皇位的意思。
根据《资治通鉴》中记载,说是安乐公主和母亲韦氏联手毒死了中宗(这点让人疑惑,按说李显是母女的靠山),后韦氏想扶持小皇帝李重茂当皇帝,自己垂帘听政。
六、太平和侄子李隆基联手,除掉韦氏扶持李旦登基
太平和李旦明白,如果真的韦氏当政,肯定不会放过兄妹俩,于是二人决定联手对付韦氏,可太平心里又想,如果我扶持了哥哥李旦,他登基后会不会像李显一样对待自己呢?
正在她一筹莫展时,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找到了太平公主说:“姑姑,您应该跟我联合发动政变,而不是李旦。”
太平看着眼前的侄子,觉得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要找的人吗?我是姑姑他是侄子,我是政坛老手,他初出茅庐,无论身份还是威望,我都占主导位置。
而且他是李旦的儿子,拉上他就等于和李旦联手,如果政变成功,李旦当了皇帝,那他就是太子,这等于是笼络了父子俩,即便哥哥李旦对自己有什么看法,那太子李隆基对自己肯定是感恩戴德。
而当时的韦氏当皇后没几年,朝中的势力并不稳固,而太平公主经验丰富,又擅长谋略,所以由太平公主做指挥,李隆基负责联系兵马,以韦皇后篡权作乱为由,发动了唐隆政变。
李旦做了皇帝之后,就把太平公主的俸禄提升到了1万户,又将太平几个儿子全部晋封为王,至使太平公主的经济和权利更大了。
七、太平和李隆基决裂
李旦登基后,不得不说真是太窝囊了,每一次大臣禀报什么事情,李旦都要先问两句话。
第一句:“尝与太平议否?”意思就是,这事跟太平公主讲了吗?如果大臣说讲了,他就会问第二句:“与三郎议否?”就是你们问过我那三儿子李隆基吗?如果大臣说请示过了,他们两位都同意了,李旦才敢签字。
这样的局面让三个人都很不舒服,特别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意见不同的时候,夹在中间的李旦就特别为难。
于是渐渐地,当初携手的姑侄二人慢慢开始有了矛盾,他们之间的争锋也越来越激烈。
第一个回合是太平发起的,她让李旦不要让李隆基做太子,她说:“太子非长,不当立”。
这就让人疑惑了,当时唐隆政变,两人可谓是患难与共、胆肝相照,现在为何不让他让太子呢?
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官婉儿被杀,上官婉儿可以算是太平公主的人,当年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时,她都给太平做了内应,可李隆基明明知道上官婉儿是太平的人,还是将她立斩马前。
这件事太平公主可算是看清楚了,就像当年武则天杀掉薛绍一样,因为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的人,不是李隆基的人,所以政变结束,李隆基越来越不把这位姑姑放在眼里。
他胆敢冒犯太平公主,和她划清界限,这样的胆魄和心计让太平很不安,于是就找了个借口,要为上官婉儿平反。
她第一想敲打李隆基,第二想跟满朝文武大臣宣告,上官婉儿是我的人,我要维护。
除了上官婉儿这步棋,太平公主还有三个计划,第一,监控太子的私生活,企图找出漏洞;第二,发动大臣,让他们提出更换太子;第三,恐吓李旦,让他感觉李隆基这个儿子对自己有威胁,废掉太子。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李隆基只能发动反击,首先,检点言行,让太平找不到话柄;第二,暗中拉拢和培养自己的力量;第三,让自己的父亲下旨,让太平公主到东都洛阳去居住(意思你是女性,参政不太合适)。
见两人斗来斗去,李旦也不能不管,就连下两道诏令。第一,把太平公主安置到了蒲州,比李隆基提议的洛阳更近,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第二,让太子李隆基监国,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和一般轻罪的惩罚,都交给李隆基来处理。
姑侄这一回合肯定是李隆基赢了,从来没输过的太平勃然大怒,她找到李隆基说:“你把我赶我你什么意思,你也不想想,当年要不是我,你能当上太子吗?你简直就是忘恩负义。”
太平公主到了蒲州后,李旦就想让位给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不料太平公主知道后就来搅局。
她派去一个术士去见李旦,说臣仰观天象,发现大事不好,这两天天空里出现了一颗彗星,彗星的出现是除旧布新的象征。
太平公主的意思,想用天象来恐吓李旦,让他觉得太子李隆基偷窥皇位,从而产生厌恶,让太平公主万万想不到的是,李旦听完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笑呵呵地说:“既然天象如此,那我就顺应天意,传为太子好了!”
当太平公主得知后,肠子都毁青了。
九、太平公主的悲惨结局
李隆基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出太平公主的势力。于是就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李隆基不顾父亲李旦苦苦哀求,还是以三尺白绫赐死了太平公主。
太平悬梁自尽时,非常的安静从容,这一年她还不到五十岁,跌宕起伏的一生,仿佛别人过了几十辈子都完成不了的事情。
太平公主冰雪聪明,又身经百战,擅长谋略,为何最后一步却掉链子呢?
那是因为她太轻敌太大意了,她以为李旦性格软弱,可以牵着鼻子走,殊不知,李旦一辈子都在跟身边的强人打交道,强悍的母亲武则天,猜忌心重的兄弟李显,还有登基后强势的妹妹跟儿子,这样的环境下他早已学会了韬光养晦。
所以,他最后的装傻充愣,也成功骗过了妹妹太平公主。
而太平公主生在帝王家,身边先后经历了六位皇帝:父亲李治、母亲武则天、三个哥哥(孝敬皇帝李弘,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侄子李隆基, 这也注定了她的人生一定不平凡。
回顾太平公主的一生,她确实为李唐王朝立下了大功,而且是一个非常有谋略才华的人,前期参与母亲武则天的决策,协助李显登基,这都可以看出她的聪慧与果断。
但是后期李旦登基后,她看不清形势,不懂得遮掩锋芒,一手遮天,从而落下了悲惨的结局。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在权利的斗争中,至亲也会变成政敌,不管太平公主的结局如何,都展示了女性的政治能力和女性的智慧!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