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武达参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公孙武达在李渊起兵后,到长春宫拜见李渊。
跟随李渊起兵反隋,唐朝建国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
公孙武达历仕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位皇帝,可谓三朝元老。
公孙武达,生卒年不详,雍州栎阳(现今陕西西安临潼栎阳镇)人。
公孙武达性格豪爽,力气很大,做过豪侠,在隋朝时做过骁果军士,隋炀帝杨广在613年,募集兵士为骁果,是为骁果军,就是隋朝皇室的御林军。
公孙武达具体是家族下注李渊,还是自己的意愿,投奔李渊不得而知。
李渊起兵南下过程中,具体有什么战绩不详。
旧唐书:公孙武达者,雍州栎阳人也。少有膂力,称为豪侠。在隋为骁果。
李渊建国后,公孙武达跟随李世民讨伐刘武周。
刘武周听从宋金刚的建议,攻打李渊后院晋阳,齐王李元吉全军覆没,此后姜维后裔姜宝仪在雀鼠谷被刘武周手下将领黄子英击败被俘。后来裴寂又被宋金刚击败,导致全军覆没。
李唐连连失败,于是任命李世民率军征讨刘武周,此前李世民在攻打洛阳;在公孙武达跟随李世民讨伐刘武周过程中,其功最多,拼死力战。
后来公孙武达在跟随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联军后,多次立功升任为秦王府右三军骠骑,爵封清水县公。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军功,才被封爵位。也从侧面证明跟随李渊南下过程中,公孙武达其实没有什么功劳。
关于玄武门之变时,在旧唐书公孙武达传记中,没有明确记载他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不过在长孙无忌传记中有公孙武达。
玄武门之变后,公孙武达先是任职检校右监门将军,后外放为肃州(甘肃酒泉)刺史,任职期间,曾两次打败突厥。
公孙武达上任肃州刺史不久,突厥数千骑兵入侵,并且借道南下要劫掠吐谷浑,公孙武达军旅出身,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当然不怕突厥骑兵,决定率领两千骑兵和突厥骑兵展开对决,公孙武达率领军士,和突厥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突厥长途跋涉,气势渐渐消失,于是开始退却,就这样被公孙武达逼退到张掖河。
公孙武达头脑很清晰,悄悄的下令一部分士兵从上游过河,在突厥骑兵过河到一半时,公孙武达下令两岸夹击,突厥骑兵几乎被公孙武达斩杀殆尽。此战过后,李世民下旨予以褒奖,并且升任公孙武达为左监门将军。
此后盐州突厥又发生叛乱,公孙武达率军直奔灵州,追上突厥贼军时,展开了殊死搏斗,此战斩杀突厥统帅可逻拔扈,突厥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公孙武达因功晋封为东莱郡公。
公孙武达此后在贞观年间的事迹不详,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公孙武达官至右武卫大将军,他大概在永徽年间(650到655年)去世,死在右武卫大将军任上,被追赠荆州都督,陪葬在昭陵,谥号壮。
公孙武达在对战突厥骑兵时,作战勇猛,两次几乎全歼,虽然不是大规模的和突厥骑兵作战。但是他根本不害怕,而是和突厥骑兵殊死搏斗,可见有什么样的将领就有什么样的士兵,证明公孙武达的领兵能力,训练军士的能力都是可圈可点的。
公孙武达在拜见李渊后,应该没有被授予官职,估计也就是一个小校尉级别,也有可能是护卫李世民,在李渊建国后,公孙武达才屡立战功,也才有了爵位。可惜的是没有公孙武达家族以及后代子孙的记载。这可能跟公孙姓氏有关,这个姓氏在我国历史上很低调的!隋唐时期公孙姓氏没多少名人。其实在同时期,唐初很多名将的后代子孙在史书上也是名声不显。
参考资料
《新唐书》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