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历史学家、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曾做过一份评选榜单,名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中国只有两位皇帝入围,一位是秦始皇嬴政,一位是隋文帝杨坚。
这个排名一出,很多中国人都嘲笑迈克尔·哈特不懂中国历史,因为在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里,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王太多了,杨坚根本就排不上号。
其实,说到这两位皇帝,却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所建立的王朝,同样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同样持续的时间不久,二代就走向了灭亡。这也为后来的繁荣王朝奠定了基础。秦朝的统一为强汉的诞生写下了序幕,隋朝的建立为盛唐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灭亡都是皇帝无能或残暴的结果。秦朝如此,隋朝也是如此。但对隋朝的灭亡最直接的介绍,还是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与长城一样,大运河也是一个罪在当下、利在未来的工程。它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最终将南北经济联系起来。隋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38年,但留给后人的建筑却不少。其中,4个雄伟建筑现在仍然在使用中。
粮仓
古粮仓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粮食的大面积集中转储,仓城布局也要统筹设计,功能区分布要合理。隋朝最大限度地储存粮食。首先要选择直立土壤较好的地方,这样挖地窖不容易塌陷。窖挖好后,将坑底夯实,并修整窖壁,使其平整牢固。
谷物装袋装进地窖。坑满后铺垫子,堆糠铺草,最外层用厚厚的黄泥、青泥膏等封口。这样最多可以保存9年。
1969年,考古人员在挖掘含嘉仓时,发现北宋时期沉积的谷子大部分完好无损,可见当时韩家仓的储粮水平有多高。考古专家表示,在国家现在储粮的时候,隋代的储粮技术值得学习。
长安
唐朝都城长安,隋代称“大兴”。大兴城的建设是在著名建筑师宇文凯的主持下进行的。它不仅集结了当时最精湛的工匠,还提供了各种优先材料。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这座城市就建成了 ,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
隋灭亡后,唐朝占领大兴城,定名长安。长安在隋朝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即便是在以后的朝代,也很难找到可以与长安相提并论的地方。如今,长安已成为过去的浮云,但在西安的城墙上仍能看到隋朝的强大。
驰道
吃住满足了,出行也要有足够的保障,所以隋朝修建了驰道。但是隋朝不是驰道“开国朝”。早在秦代,驰道就已出现。这个建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道。秦始皇当时下令修筑驰道,一是为了方便周游,二是为以后的游历创造条件。
驰道极大地促进了陆路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正因如此,隋朝建立后,统治者也提出了驰道的建设计划。隋代关于驰道的记载其实并不多。目前可以考证的是,公元607年,隋朝统治者将河北十几个县的男子拉到并州修建赤道。它的大致位置就是今天山西的108国道,至今还有人沿用。
大运河
隋朝统一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即位后做出了一项伟大的成就,那就是举国兴建大运河。隋炀帝虽然主持开凿了大运河,虽然给当时的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也有人抱怨修建大运河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去。
但从大运河建设的真正作用来看,却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带动了沿海城市的发展,至今造福百姓。正是因为隋炀帝的宏图大略,才能够为后世留下如此宝贵的财富——隋唐大运河。
而如此庞大的工程,将造福千代。大运河连接着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着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合二为一。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使中国的水路交通畅通发达,为后世中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大运河的开凿,几千年来文人墨客的赞美从未吝啬。他们称赞大运河为“共禹论功不教多”。把阳光和大禹的相比,足以说明了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功绩的肯定。
虽然隋朝只是存在了38年,但是杨坚父子干的事情前无古人。在当时看来是浪费了钱财无数,却也让后代受益匪浅。不仅唐朝坐享其成,即使到了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是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