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汉服中窥探宋朝民俗

从汉服中窥探宋朝民俗

汉服,顾名思义是指中国古代汉族的服装,自从三皇治世和五帝定伦开始,人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服装。

中国古人向来讲究民族的韵味和文化的深意,因此对服装的设计一直在发生改变。

不说先秦时期,单从秦朝开始,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和官员们对服装的设定有着不同的做法,所以让流传至今的汉服有着诸多不同样式的展现。

与此同时,每个朝代的汉服都体现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民俗,所以本篇便是从汉服中窥探宋朝民俗。

01宋代汉服与民俗的联系随统治者的态度而变化

宋初时期汉服与民俗的碰撞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虽然不是贫苦家庭出身,但是成为皇帝所经历的苦难,他非常清楚人间疾苦。

因此在建立大宋之后,并没有大手大脚地挥霍钱财,而是强调节俭之风。

因而在宋朝初年,汉服还是比较简朴,例如在《宋史》中记载:“帝性孝友节俭,责任自然,不事矫饰”,此话是指出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崇俭之人,不喜欢奢华。

例如《续资治通鉴·宋纪》中有记载,在宋朝的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身着贴绣铺翠襦入宫中请安。

当赵匡胤见到之后,立马说“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可是公主则回答“此所用翠羽几何”。

宋太祖赵匡胤就讲身为皇族都不能做表率,那么其他人肯定纷纷效仿。

然后就会导致商家为了给王公贵族提供漂亮的翠羽,会大肆地捕抓鸟类,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最后结果是“伤生浸广”,所以赵匡胤才要求永庆公主不要再穿得太华丽。

此处提到的“贴绣铺翠襦”,就是指一件用五彩金丝缝缀着一片片翠绿羽毛的外衣,尽显奢华靓丽。

而“襦”是唐朝服饰的一种,史料显示宋初继承唐朝的服饰风格,这一点正好佐证。

因此,至此在宋朝的百姓们都是身着简易的浅色服饰。

例如在宋居正《朝野要闻》的记载,公元965年,赵匡胤下诏:“庶民之家,不得服绫缣五色华衣”,所以通过宋初汉服可以得知宋朝的衣着民俗主要体现出“缀饰不用珠玉,盖存简俭之风”。

官民在服饰方面听从皇家号令尽显封建特性

宋朝,依然是封建王朝,在政治体制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古代王朝所体现的皇权至上、等级森严继续由宋朝保持,因此这一点在宋朝官服的款式上体现得非常到位。

例如《宋史》中有记载,在公元982年,宋太宗赵光义下诏,要求“士庶之间,车服之制,至于丧葬,各有等差”。

原因则是因为“近年以来,颇成逾僭”,此话是说近些年朝廷与民间的服饰出现很多僭越之处,不利于朝廷威信的建立。

于是命令翰林学士承旨李昉“详定以闻”,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让宋朝的官服制度彻底确立。

因此,宋朝官服制度是: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

这是指宋朝官员穿着上朝的衣服颜色之规定,然后还规定官员的整套服饰必须是“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得知,宋朝对官员的服饰与封建社会等级有着同样的森严,不可僭越。

但是在古代好友一种情况,即皇帝特许的情况下,依然有少数特例存在,因为就在同一年,宋太宗针对一些官员进行特许待遇。

例如在史书记载“诏朝官出知节镇及转运使、副,衣绯、绿者并借紫”,另外还有“知防御、团练…衣绿者借绯,衣绯者借紫”。

通过以上两条史料信息可以得知在某些官职未达到三品以上,但是因为公开或者什么原因,皇帝特许可以“借紫”或“借绯”,这里的借便是指皇帝特许。

不过,在元丰改制之后,即宋神宗对官职改制,在《宋史·职官九》中记载“文武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九品已上服绿”。

也就是说把青色去除,这个改制到南宋时期继续沿用,成为宋朝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百姓生活中宋代汉服的变化

(1)宋前期遵从皇家命令只着白黑色的服饰

其实根据宋太祖在公元965年的诏令“庶民之家,不得服绫缣五色华衣”,当时赵匡胤刚刚登基平定部分天下,在宋朝统治范围之内的基本上能听从皇家诏令。

接着到宋太宗时期,在宋太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统一的征伐,但是能力有限,最终北宋只能占据半壁江山。

不过不管怎样,宋太祖何宋太宗两位皇帝在宋朝时期官民面前有着很高的威信。

说的话北宋民间能听从,所以民间底层百姓都是身着白色的麻布衣服,也有穿着黑色的,而身在宋朝官府最底层的皂吏,也是身着黑色制服

他们虽然是小吏,但实际上也不比平民百姓要高贵。

此外,包括在《宋史·舆服志》的信息显示“襕衫以白细布为之……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说明灾未踏入官场之前,读书人依然还是与平民百姓同等的颜色服饰,只是在样式方面会有所区别。

(2)随着社会的发展让民间服饰发生很大的变化

当宋真宗与辽国定下澶渊之盟,让北宋进入到宋太祖开国以来最平稳的发展阶段。

整个社会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民间百姓不再提心吊胆,可以安心地过自己的日子,人们逐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清波杂志》中记载“皇佑初……宫中尚白角冠,人争效之,号内样冠,名曰垂肩等肩…”。

这里面讲到一句话“人争效之”,就是原本命妇才能戴的白角冠,被民间时效仿。

因为当时宋代女子,在服饰方面形成一个习惯,即喜欢佩戴头冠出门,就好比现在女性喜欢戴墨镜、或穿高跟鞋,或者穿戴其他什么服饰才觉得出门之后有气质、有面子。

所谓命妇,是指王公大臣的妻子,因为他们的妻子大多数是被皇帝下诏册封过的诰命夫人。

后来,宋仁宗曾下令禁止白角冠,主要是因为白角冠在民间也特别流行,显得既奢侈又属于服饰方面的僭越,但是当宋仁宗驾崩后,白角冠依然在盛行。这个“白角冠”其实是由宋代前期的“团冠”演变而来。

之前图案冠是用竹篾编成圆团形,再涂上绿色,因其形状如团称之为团冠,白角冠就是在团冠之上插上白角长梳,所以也说是白角冠梳。

此外,在《宋史·舆服志》中记载“其常服,后妃大袖……背子、生色领皆用绛罗……”,可以知道“褙子”在后妃之中作为常礼服穿着于正式场合之中。

但是《歌乐图》和《杂剧人物图·打花鼓》中也可看到,在南宋时期不论社会等级高低,不同社会阶层的女子都会穿褙子。

(3)在宋朝经济繁荣发展下百姓服饰出现职业化

从宋仁宗开始,宋朝经济进入到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因而在繁华的汴梁商业街道可以看道很多不同商家都穿着不同服饰。

例如在《东京梦华录》之中有记载:“……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此话可以看出宋朝在繁华的经济景象之下,开始对各种人士进行职业性的划分。

例如“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例如销售粉妆香袋的商人则顶帽披背,总而言之,宋朝之人看他人穿着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对方是什么社会身份。

03宋代百姓在其他民俗习惯之中对服饰的要求

平民百姓在祭社和祭祖之时对衣服的穿着;其实这一点并不是宋朝皇帝有什么规定,而是因为中国礼制传承千余年。

到宋代也不可能去忽视,而且不管是祭社还是祭祖,对平民百姓来说是重要的礼仪活动,肯定不能随便应付。

所谓祭社,在宋朝主要是对土地神的祭祀,而祭祀土地神的当天被称之为“社日”。

在一年当中有两个社日,分别是指在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社日,以及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日。

所谓祭祖,就不用过多赘述了,总之这两个活动是平民百姓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礼仪,因此大家为了尊重神灵和先祖,就会把家中最华丽的衣服穿着在身,并没有特定的服饰。

不过从宋徽宗开始,宋代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只要有钱的都是“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僧侈,未合古制”。

后来北宋灭亡政权南迁,都城临安的百姓依然如此,“下至齐民,稍稍有力者无不竟以销金为饰”,由此可见平民百姓在祭祀时肯定有隆重华丽的衣服作为自己祭祀所用。

第二,平民百姓在婚嫁之时的服饰标准;宋朝时期,平民百姓家有男子好成婚时,可假九品官服(是指婚姻当天允许穿九品官服),九品官服是身着绿袍,头戴罗花幞头;

新娘当天允许上身穿大袖衫、下身着长裙、再外披霞帔和盖盖头,其中大袖衫和霞帔都是之一或许妇人的服饰,平民女子也只能在成婚当天可穿。

这一点体现出宋代朝廷对民间婚俗文化的重视,也是中国礼制传承千年的体现。

冠笄之礼的服饰标准;首先是冠礼,是男子成年礼,在北宋的司马光倡导朝廷恢复上古冠礼,并且按照古礼去进行冠礼,且不分社会等级,是为“礼下庶人”。

后来在南宋朱熹的活跃时期,给平民男子规定冠礼的服饰,共有“三加”;

第一加冠是戴缁布冠、着深衣、佩大带、穿履,再加冠是要戴帽子、着皂衫、革带、穿鞋;第三加冠是要戴幞头、着公服、革带、穿靴子。

其次是举行笄礼,是指女子成年礼,宋代服饰女子的笄礼是在清明时节,例如在《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节,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

在这一天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具体做法是将女子的头发辫盘到头顶,再用簪子(笄)插入盘好的头发之中进行稳固,是以成年,所以又称上头礼。

总而言之,宋代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时期,既有唐朝的部分内容,也又开创了自己的特点。

让中国韩服与朝廷的政治体制、百姓的生活方式和买卖都融入到服饰当中,促使服饰与民俗共同发展,为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宋史》、《续资治通鉴·宋纪》、《朝野要闻》、《东京梦华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窥探,宋太祖,服装,赵匡胤,皇帝,宋朝,汉服,民俗,公元,服饰,消息资讯,宋太祖,赵匡胤,白角冠,宋朝,服饰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窥探,宋太祖,服装,赵匡胤,皇帝,宋朝,汉服,民俗,公元,服饰,消息资讯,宋太祖,赵匡胤,白角冠,宋朝,服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窥探,宋太祖,服装,赵匡胤,皇帝,宋朝,汉服,民俗,公元,服饰,消息资讯,宋太祖,赵匡胤,白角冠,宋朝,服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