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去年说过,“妇好墓是打开夏商周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现在看,确实不错!
随着图腾解夏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逐渐摆脱了对甲骨文的盲目依赖!并且逐渐明白,甲骨文不过是对夏商周图腾传承的一种刻甲记录…时间并不长,也就是4000年以内的事儿,与所谓的7000年贾湖刻符并无直接关系…
因为卜辞内容,主要是以祭祀夏商周先祖功德,及后代由谁继承王权而已…甲骨文性质,主要是大禹治水之后的王权斗争产物!只不过,夏人用甲骨文,商人用兽骨文罢了…
比如说妇好墓,就是商均继承帝舜王权的享堂,二里头就是大禹继承鲧权之稽堂,西水坡龙虎墓就是颛顼继承少昊王权之帝丘…都是执行“居葬合一”的夏人风俗。当然,这就是夏礼之源!
而亚长墓和武官大墓(M260)是商汤丹朱继承汤祖伯益王权之地,祠墓已经分开了…证明夏商关系已经破裂,而且鹿邑长子口(汤)墓和古宋归德(汤)城,不仅祠墓分开了,而且都城与墓地(卜邑)也分开了,形成“一都一邑”规制,这也为后来周人的“宅兹中国”成周洛邑(陪都)打下礼制基础…
一,阏伯与商丘
《左传·昭公元年》载:“昔帝喾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迁实沈于大夏,主参…”。
郭沫若先生在《卜辞通纂》中认为:“阏伯为商之先人,而商之先人为契,则契与阏伯是一非二”。阏伯所封之商丘称“商”,又称“殷”。
另据《史记·殷本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帝王世纪》引《世本》说:“契居番,相徙商丘,本颛顼之墟,故陶唐氏之火正阏伯之所居也。那么阏伯之所居商丘,究竟在哪里呢?
二,颛顼濮阳说
其实,想找出阏伯的商丘,必须首先找出颛顼之墟,而根据《晋书·地理上》记载:“颛顼始自穷桑,而徙邑商丘”。《黄帝神农氏谱系表·释考》记载“颛顼高阳氏……在位七十八年。国都若水,徙商丘”;《太平御览》卷七九载:“颛顼始都穷桑,后徙商丘”,《古本竹书纪年》和《左传》记载“颛顼居帝丘”,而《左传》记载的卫成公迁徙的都城帝丘即今日濮阳…
而巧合的是,公元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濮阳市文物保管所联合对濮阳高城遗址,进行考古钻探和试掘,探明古城址面积达916万平方米,如图所示:
尤其当大名鼎鼎的西水坡龙虎墓出土之后,终于为颛顼之墟划下了重重的句号!那么你一定会问,濮阳古墓众多,凭什么认为龙虎墓就一定是颛顼墓呢?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奥秘就在龙虎图腾之中!但需要你转换一下脑子,因为殷墟模式是靠甲骨文断代,但夏墟时代还没有甲骨文,所以王权传承只靠图腾文物作信物…而龙虎墓中用大量的蚌壳摆拼成了两只龙虎形状图案,就是王权象征!为什么呢?因为史记明确记载龙虎二物是颛顼二子鲧和穷蝉的氏族图腾!而且与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及殷墟饕餮纹鼎形式完全一样,如图所示:
…这种看似十分巧合的图腾摆拼方式, 其实隐含着重大的王权传承信息 …尤其当代专家认为龙虎墓是7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而二里头是3800年前的夏代晚期遗址时,两者相差2000多年,但在出土的蚌壳龙图腾及项链风格上却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呢?…如图所示:
这个问题十分奇怪,龙虎墓C14的证据是取自人骨还是蚌壳?并无人交待…而龙虎墓主人右侧蚌壳龙,与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中的绿松石龙形器拼摆方式及使用材料蚌壳完全一致,十分符合史记大禹治水时代的水生物产及“鲧生禹,禹复生启"记载,如图所示:
而且龙虎墓主人左侧的蚌壳虎图腾,也与石峁皇城台石雕/三星堆青铜面具/良渚玉琮王/殷墟青铜鼎饕餮纹的虎面具十分类似,符合颛顼传子虞舜的高祖“夔/夋"记录,如图所示:
这种图腾相似性说明龙虎墓与二里头/三星堆/良渚/石峁族人之间存在一种相似的龙虎崇拜传承习俗…而史记五帝本纪中明确指出,颛顼世系有司虎虞舜和司龙鲧禹两大子系,如图所示:
三,二里头禹墟说
而二里头遗址经铭文鉴定是禹城,因为铭文“禹”即是“抱虫人”含义,与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主人的“抱龙人”高度撞脸,甲骨文虫即龙(大虫),如下图:
根据《史记》及先秦古籍记载,大禹治理黄河水患在伊洛地区,即今天洛阳盆地,而洪水是来自西北部雪山融水,经伊洛二水流入盆地而形成偃塞湖,古称“汭/海”(后称“汝海”即汝河上游),后经大禹开龙门伊阙,引汭入洛(鱼跃龙门处),又开洛入黄(盗息壤处,邙山口),彻底把偃塞湖水引入黄河,消除了伊洛盆地及黄河下游流域水害,并留下汝河济水及荷泽(包括荥泽)。而偃师二里头及二里岗遗址即当时治水工地。如图所示:
而偃师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即是大禹墓,原因如下:
①,因为此人怀抱一只绿松石龙,与甲骨文“禹”彻底撞脸了!此墓主人头部有玉斗笠,手拿铜铃,怀抱一条绿松石龙形器…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大禹即是头戴斗笠,手握铜铃(或铲)治水的人物!结合此墓文物,似乎矛头都指向那位神话传说中人物,大禹本人!而贵族墓抱龙人,以“摆拼”方式,靠自己过硬的抱龙陪葬品无言“证明”了自己是谁!彻底跳过了甲骨文证明!所以初步分析,此墓主人有三种可能身份:一,禹本人;二,夏启;三,启的传人(夏王系列之一)。
此墓葬形式的综合意义是“青龙星相在心,手握权力铜铃”,是对夏令的一种绝妙解读!当然,禹自然就是第一代“夏王”了,俗话说的“龙的传人”应是从大禹开始!
②《竹书纪年》记载:“禹元年壬子,即位于冀,颁夏历于邦国,起壬子终壬戍。”而绿松石龙即是青龙星相,根据夏小历解释即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代表夏至日(西历6月22日左右)天象,铜铃代表夏令时间(大火星),如图所示:
此历有两个名称:一,五龙历称“重五”,即黄历五月初五;二,六龙历称“端午”,即夏历七月一日,阳历是6月22日,风俗上叫夏至或夏令时,如图所示:
纪念形式也相似,重五是星回节(火把节)和吃棕子(吃重五),端午是赛龙舟,都是纪念青龙火星出现中天盛况…与屈原老先生无关,乃是大禹惹的祸。
③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发现了大禹铭文“又巳/又乙”,如图所示:
指大禹怀中抱着的“大虫"即“夏龙"!后人误读“大禹是条虫”,原因即是不懂铭文解读和夏历来源,尤其是不懂太阳历和月历,造成此误会!
更不知道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存在!尤其是不懂大禹非虫,此龙非虫,乃是夏至日天文星相之一,青龙星宿!所以证明抱龙人即是禹,二里头是大禹治伊水工地之一,民间称为伊汭和尸乡,即今偃师。
而史记载禹为颛顼之孙,鲧之子,自然也就是颛顼蚌壳龙图腾传人了,那么二里头出现绿松石龙也就不奇怪了…同样,龙虎墓为竹书左传记载颛顼之墟也十分符合了…而三星堆也发现了大禹抱龙文物及颛顼的龙虎面具,也就十分确凿了,如图所示:
所以二里头是禹墟,濮阳西水坡是颛顼之墟,那么,虞舜祖地根据饕餮及石虎分析,十有八九即是殷墟和石峁!而舜子阏伯之居商丘也在此地!开篇指出《左传·昭公元年》载:“昔帝喾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迁实沈于大夏,主参…”阏伯实沈即舜二子契均及后稷…
四,商丘为宋州说
根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宋州谷熟西南,南亳古城”。《括地志》载:“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帝俈(喾)高辛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元和郡县志》记载:“高辛故城在谷熟县西南四十五里,帝喾初封于此。”《归德府志》记载:“帝喾陵在府城南高辛里,帝喾所都之地,帝喾都亳,故葬此……有宋太祖开宝元年诏祀帝王陵寝碑可考。”
而今商丘地区仍存有古代的阏伯台、阏伯庙…所以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及当代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和范文澜先生,都认为“阏伯之墟”就是今天的商丘。
据康熙二十九年《项城县志》记载,颛顼当时徙邑商丘,所都之地在项城。项城古曾曰“南亳”,又云“耿亳”,为殷商故地,境内有“高阳帝丘颛顼之国”,亦有古“广阳”及“顿丘”遗址。
《项城县志》记载:项城内“循谷河而北为南顿,南顿古项子国”,“南顿在昔一都会也,背枕太昊之墟,左倚颛顼之国,耿亳在指顾下,古帝王(指颛顼、帝喾)皆出其间”。今项城市高丘寺镇“高阳帝丘”亦曰“高丘”,即故颛顼之国之所在。
然而现实很残酷,1988年旨在“探索中国商丘地区早商和先商文明历史脉络”的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发起的“商丘计划”执行20多年,却十分遗憾的“折戟沉沙”了,为什么呢?…因为时至今日,除了发现古宋城遗迹及岳石文化层外,文献记载中的先商遗迹一直没有发现…1996年春,中美考古队在商丘老南关,钻探出一座古城。古城呈平行四边形,占地面积10.2平方公里,可以确定为春秋时期的宋国故城,但城墙下部最早的墙体的年代很可能早到西周或者更早。但先商地层一直未发现,张光直一度认为岳石文化层即是先商文化的下层文化,但没有得到二里岗和殷墟考古文物支持,至今搁浅。
而事实上,自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二队,曾在当时的商丘县坞墙集东街,考古发掘了坞墙遗址(也称谷子坑遗址),在宋集镇半塔村又发掘了半塔遗址,二遗址同属龙山文化,存在大量先商文化遗迹(岳石文化层)。
为此,2021年5月20日,昔日商丘计划队员唐际根教授,再次启动了商丘计划(二期)挖掘,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把目标地点选择在宋国故城南城墙,与睢阳城西城墙交接处,目的十分明确:
一,揭示商丘宋襄公、梁孝王、宋高宗的都城和现存归德府城的“多城相叠”现象。
二是,找到城墙基槽,找到城内的古地面,探索宋国故城的“始建年代”及“历次改修年代”。
三是,寻找宫殿宗庙等大型建筑遗迹,探索城内布局,以期完成商丘地区的地层考古序列表…(目前已经挖掘到7米深了,仍无结果…)
当然,考古结果仍然十分不乐观,在所有地层分布中,单单缺少先商遗址层,所以网上的争论也十分激烈: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也。”
先秦《世本》记载:“宋更曰睢阳”分析看,宋国都城因在睢水北岸,故称睢阳…”
自先秦魏国灭掉宋国后,一直延用此名,并以睢阳为治所设置大宋郡。秦始皇时期,改大宋郡为砀郡,砀郡治所在睢阳。从汉代到明朝都如此!
直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才升为归德府,置商丘县。清朝沿袭明朝设置,民国时改为行政专署…
也就是说,从文献和历史延革上看,商丘之名很晚才出现,与大师判断并不相符。
而考古界的“摩尔定律"是:
“越是地表祭祀体系完整的地望,地下越是空空如也;越是无人在意的荒山野岭,越有可能挖出意料之外的文物遗址…此规律不仅指商丘问题,包括三星堆和殷墟也如此,比如司母戊鼎和古本竹书的发现,就是盗墓贼“意外"功劳…也就是说,考古成功往往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个意外事件!
疑似汤亳的二里岗
比如,东汉班固《汉书》中说“偃师,尸乡,殷汤所都”;皇甫谧《帝王世纪》评说:“学者咸以亳在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西二十里有尸乡亭是也。指商丘以西大约280公里处的偃师二里头和偃师商城为亳都。
1951年,在河南郑州发现一座大型的商代早期遗址——二里岗文化遗址,使汤亳争论似乎有了新的考古变化。此遗址距今3620年左右。从绝对年代上看,二里岗最早,其次是郑州商城,及小双桥遗址,最后是安阳殷墟。
郑州商城遗址内发现20多处宫殿基址,与《考古工记》载的“内有九室,九宾居之;外有九室,九师朝焉”极为相似。与此同时,在郑州商朝遗址的上层,有战国时期的遗址,出土了战国陶文中有“亳”、“亳丘”(即亳墟)字样。如图所示:
《左传》记载,襄公十一年,鲁国联合晋国等十多个诸侯国讨伐郑国,最终“同盟于亳城北”…如图所示:
不久,1953年考古专家在二里岗出土了两片刻有文字的牛肋骨,引起考古界震动!如图所示:
上面刻有十个甲骨文字,相比略粗的殷墟文字,刻痕稍浅,被认为是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卜辞(公元前1620年左右)。陈梦家认为是“又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属于“习刻"。时代可能属于安阳殷墟时期,如图所示:
2003年4月,国博馆李维明教授又发现一个新字“乇”,认为是亳字!因为东周时期的陶文金文“乇”“宅”“亳”,都曾用作地名,而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又亳土”,故判断“又乇土”就是“又亳土”(上图蓝字)。
当然,陈梦家说卜辞是“习刻”我不以为然!因为卜辞既然是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太可能是“习刻”!试想,有哪家医院会选用“实习生”当主治医生?并使用昂贵进口药?
而且,王国维,陈梦家,郭沫若,李维明等大家,仅仅依据《说文解字》就解读甲骨文,是否正确也不好说!毕竟汉代距殷商时代已过去1000多年,字形字义均已发生变化。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应是:
相比于成熟的商代殷墟甲骨文,二里岗牛肋骨卜辞应是刻制简陋的早期甲骨文,于“习刻”并无关系…C14断代时间是3650年左右!
那么如此说来,二里岗牛肋骨卜辞中,应该有商代早期信息喽?…是的,根据三星堆图腾的解读法,如图所示:
注意看此图的又/其/乙三字,因为甲骨文“乙”为龙形,通汉字巳/姒,考古证据为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的“绿松石龙形器”;“又”字为手形,通汉字司/后,考古证据为殷墟亚长墓手杖;“其”为鼎形,通汉字贞/启,考古证据为二里头青铜网格鼎。如图所示:
那么当“又乙”二字组合时,会意为“手抱乙→抱龙/抱虫/率姒″义,鼎文即禹字;“又其”为“手抱鼎”时,篆文即启字…完全符合史记“禹生启”事件,如图所示:
同时,根据西安谢子展新译《禹王碑》文载:“禹破渊门,脊躬篓砂,北置弇臿,奠取汲溉…楚崇率姒,㾟昶泉去,裹盛桴徒,葬稽堂祈祥…”分析,大禹的伊阙工地(开龙门)兼禹墓(巳乡→尸乡→偃师)即二里头,而二里岗是商契佐禹治水的工地邙山囗“北置弇臿(古开封)”,与二里头形成一二级运河闸门,完全符合二里岗牛肋骨卜辞及史载“禹生启”内容…如图所示:
只不过夏启是商契的名号,并不是大禹的儿子…因《史记》载契长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启位(司其火政)的名号!而二里岗青铜斝铭文“司其”即“启”的本字,如图所示:
所以契在铭文中叫启,在汉史中叫契,在先秦史中叫阏伯,时间应为公元前1650~1600年之间。
考古路径即“契至汤八迁(史记)”:二里头→二里岗→新郑望京楼→焦作府城→辉县孟庄→垣曲→夏县东下冯→殷墟一线,符合黄河中下游先商下七垣考古地带,如图所示:
同时,结合郑州二里岗规模庞大的城池及高规格的宫殿群,可以佐证二里岗即契(启)城!也即“汤从先王居”的西亳都!
所以,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说:“亳,偃师城也。商丘,宋州也。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东汉杜笃《论都赋》说:“昔盘庚去奢行俭于亳”;晋代皇甫谧 《帝王世纪》说:“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说明商汤最初继位于宋州(南亳),后迁徙西亳“从先王契居(偃师)”,最后盟誓于景亳(北蒙殷墟汤祖伯益之亚长墓)。
北蒙殷墟是阏伯之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北蒙殷墟是阏伯之墟?难道即张光直和唐际根苦苦寻找的古商丘之地“均台之享"吗?
的确如此,铭文解读妇好墓即是阏伯契墓,也是舜祠!他即是舜子商均,史称喾子阏伯契……而与妇好墓彼邻的亚长墓即是伯益墓,即竹书纪年中的“益干启位,启杀之"的伯益,及山海经“有易杀王亥”的高祖王亥,当然也是史记商汤灭夏的起因…
当然,此商汤(考古)非彼商汤(史记)也,他乃是“长子口”丹朱也!也就是说,今日商丘不过是丹朱南亳宋州,及殷墟南迁移民之睢阳地也!而商汤(丹朱)的真正埋葬地是周口鹿邑“长子囗″墓(与宋国故城/汤亳距几十公里),入葬礼制与殷墟“祠墓合一”模式已然不同,而是一祠一墓和一城一邑了(即宋州归德及周囗鹿邑)!所以张光直的“商丘计划(包括唐际根二期)”是永远挖不出汤墓的,原因即在此处!
那么,根据专家考证,亚长墓主人是男性,35岁左右,个子不算太高,不到1.7米,上颌左侧牙齿有龋洞(帝喾骈齿)。其脚趾骨有变形,上有花椒坑。如图所示:
墓主人趴在棺里、脸朝下入葬的。考古上称之为俯身葬。对此有三种看法,一个是凶葬,意外死亡的本族风俗表征;一个是王权象征之葬,一个是认为冀求后代子孙繁衍不息的一种暗示。
根据对亚长骨骸检查,我们找到七处创伤,六处集中在亚长身体左侧,很多都是连续击打、致命性的。亚长的左侧股骨上有一处创伤,有明显的迸裂面,应为墓主人生前形成的砍伤,依据创伤形状,应是由刀斧类锐器击打形成。在左侧肱骨上有三处锐器砍伤痕,均未见骨骼自我修复痕迹,说明砍痕形成与墓主人死亡之间的时间很短,即墓主人遭受连续击打后不久即死亡。
在左侧一根肋骨发现有明显的锐器砍痕,在右侧髂骨上有一穿孔,从创口形状推测,应是矛戈类刺兵形成。
在左侧股骨的后面有一锐器伤痕,形状前尖后粗,略呈三角形,受力方向来自受害者的左后方,造成创伤的兵器应属于钩兵或砍兵。
从创伤的位置看,当时可能伤及墓主人的股动脉,使其流血不止。这可能是墓主人的死亡原因。
我们推测,亚长在被戈矛等兵器击中后,可能侧身倒在地上,把左侧身体暴露给蜂拥而上的敌军,敌军随之一通乱打,亚长最终战死疆场…所以俯身葬的第一种死因推测是准确的!即意外死亡,匆匆而葬…
另外,考古人员通过对亚长尸骨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和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亚长并非来自安阳本地,而来自某个沿海地区。
同时根据亚长墓出土的“亚长”铭文观察,“长”应为“持杖戴羽酋长”形象,结合亚长脚趾变形及花椒坑痕,及同墓出土的青铜手杖(义肢)铭文“玄鸟目(臣)”分析,并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鱼凫王”黄金权杖功一致,证明亚长可能是个瘸子,如图所示:
并与二里头的抱龙禹人装束及脚疾一致,如图所示:
得出如下结论,一,亚长是殷王权所有者。二,亚长属于意外死亡。三,亚长沿海出身。四,亚长与禹有关。符合如上条件的史实有二条,一是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二是山海经大荒东经有易杀王亥。
那么问题来了,伯益相传是黄帝的第四代子孙,他的父亲是被称为上古四圣的皋陶。伯益最突出的功绩就是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虞官…《山海经》称“舜生戏”。《尚书·尧典》记载,伯益是舜受虞官(司马驯兽),负责林业山地管理预计鸟兽的繁衍。而在妇好墓和亚长墓出土大量动物文物,说明亚长可能就是驯兽司马!玉石仆牛刻有“司辛”铭文,也是持钺高辛氏后人…如图所示:
而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一文中,却认为王亥是契7世孙振。仅仅因为“亥与核垓二字形近而讹…”如图所示:
但我质疑,认为亥更象“枭/袅/凫”的本字,是玄鸟图腾,代表少昊玄鸟氏,如图所示:
当然,契和振都是玄鸟氏子孙,尚不能确凿王亥是契还是振。但是,在甲骨文中能称“高祖”仅有“高祖河/岳/乙/夔”等10几位先人,但敢称“高祖王”的人只有亥一人,这就十分关键了,为什么呢?因为甲骨文“王”是倒置钺形,如图所示:
而亚长墓随葬青铜钺就有7把,比妇好墓4把铜钺还多3把,其中6件铸有"亚长(启长)"字样。另有兵器如卷头刀3把、铜戈73把、铜矛78把、铜箭头800多枚,是出土青铜钺最多的殷墟墓葬。如图所示:
说明亚长生前的确是代表军权的王者!尤其亚长墓出土于殷墟宫殿区内,说明亚长与妇好地位相当,都是殷人先祖之一…而身为契7世孙的振就无此资格了!卜辞证明他是水官,不是武官!而妇好墓/亚长墓出土的司马和后马铭文,也都证明是持钺武官形象,如图所示:
而山海经舜生戏之戏,与铭文殷/商,都是持钺祭鼎形,如图所示:
说明戏/殷/商都是司马之义,符了舜受益司马史实。那么根据《史记正义》记载:“蒙,北亳,汤所盟地!”分析,上甲微/丹朱/商汤是一人,盟祭殷墟,正是蒙祭父王恒/亚长/伯益/帝尧也,…如图所示:
也就是说,殷墟亚长墓就是高祖王亥/帝尧/汤祖伯益之墓!山海经叫王亥(凫),竹书纪年叫殷侯,先秦史叫北蒙,史记叫伯益,今人叫司马…
它与妇好墓形成殷墟的“一契一汤”规制,礼记叫作“帝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卜辞叫“上甲三抱二示″汤祭…与偃师二里头禹墓的“居葬合一”的夏代稽堂制相同…所以夏殷合一治水也就成立了!
当然,安阳殷墟也即张光直和唐际根苦苦寻找的古商丘之地“阏伯之墟"!妇好商契与亚长伯益即山海经大荒东经“有易杀王亥”和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益”之有易氏绵臣商均和高祖王亥伯益也!史记商汤灭夏事件也是由此而爆发…只不过此商汤乃是山海经“舜生戏,戏生摇民″之摇民商汤,及竹书纪年之殷侯上甲微商汤,和史记尧之不肖子丹朱商汤也,如图所示:
而今日商丘不过是商汤“微子封宋”之都城南亳宋州,也是殷墟南迁移民之睢阳地也!而汤的真正埋葬地就是鹿邑长子囗墓!
虽然张光直的“商丘计划",折戟沉沙三十多年了(至今没有挖出王亥墓和商汤墓),但影响却极为深远…不仅挖出了古宋城址和岳石文化层,而且基本把商丘地层关系排列清楚了…另外还产生了两个“意外成果":
一个是唐老师吸取了“商丘计划”教训,根据二里岗及殷墟甲骨文及陶“鬲”的形态变化,果断把先商遗址转向豫北冀南…在1998年的殷墟洹北花园庄、韩王度、屈王度发现了中商时期的“洹北商城”,其实就是汤亳都…
另一个“意外成果”是周囗考古队张志清,在1998年发现了鹿邑“长子囗墓",即俗称老子墓的隐山大墓,一个几乎被所有人(包括张志清自己)忽略掉了的商代遗址,其实就是汤墓!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一开始此墓就被人习惯性认为是老子墓!因为相传鹿邑是《道德经》作者老子故里苦县,但因为殉人15及文物规制是商周特点(殷制)而又被否定了…所以至今仅仅认为是商周之际的南方长氏贵族首领墓(地方诸侯),尚无史料证明是谁…有人推测为纣王之兄微子启(微子封宋事件),但因无考古文物及铭文证据而搁浅…
然而,谁也没有意识到,正是这座墓的发现,才是真正揭开了先商之谜的核心关键…就象徐旭生发现二里头一样,张志清无心插柳的长子囗墓,正是张光直有心栽花的商汤墓,也就是说,老子就是商汤本人,道德经就是丹朱所著!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首先,据国家文物网报导:“自2016至2020年,在殷墟的辛店遗址发现一处超大型铸铜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孔德铭介绍,已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7处、房址10余处,墓葬近百座,出土约40000块陶范、陶模及大量制范、铸铜工具,出土青铜器带有“戈”字铭文,如图所示:
“戈”族,对研究商周时期这一支古老氏族的居住、迁徙、分布、业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其实从铭文解读戈就是商汤之戈图腾!为什么呢?
根据《史记》记载,商汤是商朝开国君主,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成汤、商汤…而“武”和“成″在金文中就称作戈…妇好墓13王铭文中就有戈铭文,如图所示:
1998年,在周口鹿邑长子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中,除了大名鼎鼎的长子口铭文外,还有“长子”“戈丁”铭文。而据先秦《诗·商颂·殷武》记载,“武汤正域彼四方。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如图所示:
商汤在商颂中自称“武丁孙子”,而“武丁”在金文中就是“戈丁”,所以长子囗即武丁孙子武汤!所以甲骨卜辞及史记“武丁中兴”事件,极有可能不是商王武丁事件反应,而是商汤武丁的混合…
尤其殷墟至今尚未出土武丁大墓,不很奇怪吗?为什么连自己的“贵妃妇好"都露脸几十年了,可恰恰是商王武丁却姗姗来迟?
《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另外民间有句俗话,叫做“老子天下第一”!你一定如雷贯耳吧?但是,你知道此话与商汤有直接渊源吗?…
其实通过铭文解读,长子囗/戈丁(武丁)/丹朱就是商汤!
根据《史记》记载,“契至汤八迁,从先王居,汤始居亳”,契死后,由昭明继位,传至十四代,由太乙继位,这就是成汤(后称商汤),故商汤是黄帝第17代孙,契14代孙,如图所示:
那么问题来了,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姬发为周弃16代孙,黄帝第19代孙,而商汤是黄帝17代孙…,那么两人相差仅仅两代时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表》(1996~2000年发表)指出: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时间为:公元前1600 ~1046年,共17代30王500多年历史…那么对比商汤与周武王,如果按照一代50年计算(平均值),两代时间大致为100年左右…也就是说,商朝考古时间500多年(1600~1046年),减去史记记载的商朝时间(100多年),二者相差超过400多年,怎么回事?
当然,如果商汤从黄帝17代孙升至商契/伯益或丹朱一辈(黄帝第4~5代孙),或者相反,周祖弃下降至商汤一辈(黄帝第14~15代孙),两者相差13代左右,大约有(13ⅹ30~50)等于400年左右,可以补齐一些…但是,商汤的13先王哪去了呢?商汤灭夏的夏代17王及“汤放桀”呢?反之亦然,周武王16世先祖呢?没了吗?
所以,目前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商汤13先王及周先16王问题…为此唐际根教授开始执行“商丘计划”(二期),我则另辟蹊径,开始重新解读铭文工作…
时间回溯到1997年,根据鹿邑“长子口”墓内的青铜器铭文分析,应为“长子”“长子口”“戈丁”等,其中出现最多的是“长子口”,在七八件铜器上都有发现,说明“长子口”就是该墓的主人。
传世的“长子”铜器较多,早几年在湖北黄陂(盘龙城)曾出土“长子狗”鼎。但在豫东出现尚属首次。考古专家经过分析推断,认为此次出土的器物时代较早,鹿邑可能是长氏较早活动的地域。
通过铭文对比分析,“长”字为殷墟亚长形象,指“持杖之戴羽酋长”;如图所示:
“子”字为商姓,指玄鸟氏(前文已述);“口”字为鼎形,是金文“其”字,汉字即启义!是二里头其鼎象征…所以长子口即长子其,代表“长子继承二里头其鼎权力”,如图所示:
而“长子口”青铜三戈”与河北易水出土的“祖父其”三戈一脉相承,根据先秦战国燕国史料分析,“长子其”,与易水燕子丹“祖父其”铭文,应是一脉相承,如图所示:
而且长子口墓道与殷墟武官大墓(M260)墓道完全一致(中形),如图所示:
而且椁室与亚长十字铭文完全一致,说明长子口与亚长应是直系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史记及竹书记载,契和伯益助禹治水有功,但因争启位而大打出手,与左传阏伯与实沈争斗高度吻合,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亳,偃师城也。商丘,宋州也。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
由此尘埃落定,大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竹书纪年称1628年),尧(伯益丿德衰,欲传位于丹朱,故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也为子商均(契)上位,而商汤潜逃,继位于宋州(南亳鹿邑)自命武汤,后发兵逐舜于鸣条,舜妃南逃湖北盘龙城,自己西逃石峁建周…商汤西迁偃师商城(从先王居),最后在安阳殷墟(北蒙)盟誓,铸司母戊鼎祭亚长墓…最后在黄河长江中下游追舜一大圈13年!然后,死葬周口鹿邑“长子口”墓中(虎首舜俑陪葬)…如图所示:
由于商汤灭夏,废除了夏代氏族禅让制度,兴起了父子王权传承制,故史称长子制或嫡长子制…民间俗称商汤为“长子天下第一”…但随着时代变迁(周人灭商,殷人四迁),后人渐渐不知不知商汤名号“长子其(上甲微)”…所以渐渐讹长为老,讹其为口丹,故有老丹/丹朱/燕子丹/契丹称呼,地名也改为周口/张家口/箕子台/老丹台(老君台)称呼…“长子天下第一"也变成“老子天下第一″了!更不知丹朱即商汤本人,道德经乃商汤丹朱及其后人所写!
而河南郸(丹)城有箕子台遗址,鹿邑有太清宫和老聃(丹)台遗址,民间有丹朱造弈传说,周口有布老虎风俗,淮阳有太昊伏羲信仰,河北有张家囗及战国燕子丹及契丹称呼,考古为易水燕下群墓遗址,都是殷商(燕赵)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