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欧洲的武则天、东罗马帝国的首位女性皇帝-雅典的伊琳娜

欧洲的武则天、东罗马帝国的首位女性皇帝-雅典的伊琳娜

说起女皇,我们往往会经常想起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帝王,先后嫁给了唐朝的两位皇帝(

李世民、李治

),她也有两个儿子当上了皇帝(

李显、李旦

),甚至她的两个孙子先后称帝(

李重茂、李隆基

),而她自己也当上了皇帝,并建立了武周王朝,统治十五年,在位时期有着不俗的功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传奇。

而在欧洲的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嫁给了一个皇帝,生了一个皇帝,同时自己也是皇帝,她就是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的首位女皇雅典的伊琳娜,而这位女皇也同时是欧洲的首位女性皇帝。

罗马帝国在历史上一共有三位女皇帝,且全部都出自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这三个女皇帝分别是伊苏里亚王朝伊琳娜女皇、马其顿王朝佐伊女皇、马其顿王朝狄奥多拉女皇。

其中伊琳娜女皇的皇位是从儿子手中抢来的,佐伊女皇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狄奥多拉女皇的皇位是捡来的。

当然,在我们所说的女性皇帝中,实际上不包括罗马帝国历史上的共治女性皇帝,而在东罗马帝国的历史上也不只存在一位共治的女性皇帝,她们往往同时还是在位皇帝的妻子,也就是皇后。

(共治的皇帝并不是实际的帝国皇帝,他们往往是帝国皇帝为了分担自己的事务和巩固自己的政权而任命的仅次于他们的帝国第一皇帝的辅助者。)

共治制度的探究

在这里,我们先讲一个小的知识点,即对罗马帝国历史上的皇帝共治制度的演变进行一个了解。

古代历史中,统治者实行共治制度在埃及尤为显著,并形成了一种法老传承和共治的体制。

如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

(依照当时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法律,克利奥帕特拉必须嫁给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

,统治埃及。

而在古罗马的历史上,将皇帝共治制度引入的是凯撒。

凯撒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关系,使得其对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法老共治制度能够更为了解,而这种共治制度与罗马共和时期的三巨头统治形式极为类似。

当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陷入统治的危机之中后,面对庞大的帝国和继承人问题,罗马帝国的皇帝戴克里先首创四帝共治制度,而这也是罗马帝国共治制度的最初形成。

戴克里先的共治制度也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初步分裂,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击败李锡尼,结束了四帝共治制度。

同时,君士坦丁一世结合戴克里先创立的“多米努斯”制度,也就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血亲世袭继承制度,这也就彻底地巩固了罗马帝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政治体系。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去世,他将罗马帝国的皇帝位置分别给了两个儿子继承,这就是东、西罗马帝国的建立。

其中西罗马帝国皇帝为弗拉维乌斯·霍诺里乌斯,东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帝为弗拉维·阿卡狄乌斯。

阿卡狄乌斯在位期间虽然名义上统治着东罗马帝国,但实际的掌权者是他的妻子尤多克西娅。

阿卡狄乌斯去世时,指定女儿普尔喀丽亚为弟弟狄奥多西二世摄政;公园450年7月,当狄奥多西二世逝世时,又指定普尔喀丽亚为继位皇帝,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普尔喀丽亚是东罗马帝国的首位女性皇帝。

但普尔喀丽亚实际上只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在8月24日,她便将皇帝的位子传给了元老马西安。

马西安与普尔喀丽亚结婚,并让其作为共治的皇帝。

在东罗帝国的后来的传统中,许多皇帝都习惯将皇后同时封为共治的皇帝,以彰显其地位。

如查士丁尼一世的皇后西奥多拉,她就是查士丁尼的共治女皇帝。同时,她还是最早承认妇女权利的统治者之一,她制定过严格的法律禁止买卖少女,并修改离婚法使之对妇女有利。

当然,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很多皇帝更习惯于在位时期便将继承人立为共治的皇帝,以对其执政能力进行培养。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位欧洲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首位女性皇帝。

幼年孤独,年长后被选入宫

今天我们说的这位东罗马帝国的女皇帝,她的丈夫利奥四世便在其父亲君士坦丁五世在位时期便被立为共治的皇帝。

伊琳娜不仅是欧洲的首位女性皇帝,她还是东罗马帝国苏伊里亚王朝的末代女皇,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伊琳娜长得非常美丽,从她的名字的含义就可以窥见一二,“伊琳娜”在希腊神话中是和平女神。

公元752年,伊琳娜出生于东罗马帝国统治下的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所以后世也称她为雅典的伊琳娜。

但是,她虽然出身贵族,却从小父母早亡,成了孤儿。

公元768年,16岁的伊琳娜被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五世选中,并带到了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进入皇宫。

进入东罗马帝国宫廷的那一刻,伊琳娜的人生也随之开始发生改变。

公元769年12月,伊琳娜被嫁给了君士坦丁五世的儿子、当时作为共治的皇帝利奥四世,成为了皇后。

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四世

公元750年,利奥四世出生,他是君士坦丁五世和他的第一任妻子齐茨扎克皇后所生的皇子。

利奥四世的母亲是哈扎尔可汗比哈尔的女儿,所以他也被冠以“哈扎尔人”的称号;同时,这位齐茨扎克皇后也因其美丽而被称为哈扎尔的伊琳娜。

公元751年,利奥四世被他的父亲、皇帝君士坦丁五世擢升为凯撒,也就是共治的皇帝,而当时他还只是个婴儿。

公元771年,利奥四世与妻子伊琳娜生下了他们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

公元775年9月14日,君士坦丁五世在与保加利亚帝国作战时去世,时年25岁的利奥四世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此时继位的利奥四世身患疾病(

肺结核

),而他与伊琳娜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刚满4岁;在这段时期,利奥四世还发现了伊琳娜藏在私人物品中的圣像,从此以后拒绝和她同床共枕。

种种原因导致利奥同父异母的两个兄弟,即被封为凯撒的尼基弗鲁斯和克里斯托弗谋生了篡位之心。

但是,公元776年,利奥四世将他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提升为凯撒(

共治的皇帝

),并宣布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不久之后,尼基弗鲁斯和克里斯托弗被发现密谋反对利奥四世。

按照当时的帝国法律,这两人将被处决,但皇帝却赦免他们,并把他们和其他的几名密谋者流放到了科尔松。

此时的利奥四世可能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已经在考虑其突然去世后若新的皇帝过于年幼,需要保证皇室势力对大臣和外戚势力的牵制作用。

公元778年,利奥四世发动了一场对阿拔斯王朝的入侵。

当时入侵叙利亚的军队由多个军区组成:

①奥普西金军区,由格里高利指挥;

②安纳托利亚军区,由阿尔塔瓦德兹指挥;

③亚美尼亚军区,由塔里斯克特斯指挥;

④布凯拉里安军区,由塔萨茨指挥;

色雷斯军区,由拉彻诺德拉柯指挥。

色雷斯军区的指挥官拉彻诺德拉柯围攻泽马尼西亚,并袭击周围的乡村。

阿拔斯的军队在拉彻诺德拉柯突袭时出其不意地发动了攻击,但此时数个东罗马帝国的军区指挥官也同时发动了攻击,最终阿拉伯的军队被击败。

在这场战役中,指挥军队的军区将军们在返回君士坦丁堡时获得了凯旋入城的礼遇。

战争过后,一些雅各派信徒(

叙利亚东正教的信徒

)被从叙利亚带走,并被强行安置在色雷斯。

公元779年,利奥四世又成功地击退了阿拔斯军队对小亚细亚地区的进攻。

公元780年9月8日,三十岁的利奥四世正在准备攻打保加利亚,却突然死于肺结核引起的高烧。(

他的父亲君士坦丁五世也是死于在保加利亚的战争。

同年,利奥四世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继承了他的皇位,她的母亲伊琳娜被利奥四世指定为摄政。

君士坦丁六世

君士坦丁六世作为利奥四世的继承人、伊琳娜女皇的儿子,他的一生却是悲惨的。

君士坦丁六世继位时刚满九岁时,由于尚未成年,所以母亲伊琳娜和首席大臣斯陶拉基奥斯成为了他的摄政者。

公元787年,君士坦丁六世签署了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命令。此时的他已经年满16岁,但伊琳娜仍行使着她的摄政权。

由于受到伊琳娜的影响,君士坦丁六世在这次尼西亚公会的签署上,表现出了对圣像破坏派的同情。

公元790年,君士坦丁六世在其首席大臣斯陶拉基奥斯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试图从母亲伊琳娜手里夺回权力,但却并未成功。

同年,伊琳娜试图成为帝国的唯一女皇。

君士坦丁六世在首席大臣斯陶拉基奥斯的协助下,借助安纳托利亚和帝国边区的贵族,获得了足够的军事支持,击败了伊琳娜的阴谋,此时的君士坦丁六世开始真正的掌握了皇帝的权力。

在君士坦丁六世十七年的执政生涯中,他实际上只亲政了七年的时间。

君士坦丁六世执政后并未取得任何好的成就。

①军事上,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先后在小亚细亚半岛和马塞雷被萨拉森人和保加利亚人击败,而在战争中皇帝又率先逃离,使其尽失军心。

②政治上,由于他的叔叔凯撒·尼克弗罗斯受到更多人的支持,感到威胁的君士坦丁六世在未解决舆论问题时便将尼克弗罗斯的双眼刺瞎,并同时将他四个叔叔的舌头也拔掉。

③对内统治方面,他将支持自己的亚美尼亚领袖阿莱克修斯·莫塞莱刺瞎(

受到伊琳娜的蛊惑

),这激起了当地反抗。

公元793年,

君士坦丁残酷镇压了这场起义,使得其更加不得民心

④婚姻上,君士坦丁六世不顾国内的反对之声,在母亲的蛊惑下,与妻子玛丽娅离婚,并娶了情妇奥提多莱特。

⑤宗教上,因为婚姻风波而遭到东正教的反对,因为他的这一行为没有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塔拉索斯的同意。

公元797年4月19日,君士坦丁六世被母亲伊琳娜逼迫退位,并被刺瞎双眼。

公元805年之前,君士坦丁六世死于双眼致盲的伤口感染,并被葬于伊琳娜建立的圣尤普罗欣修道院。

最后一位被公认的东罗马帝国皇帝

君士坦丁六世是最后一位被公认为罗马皇帝的统治者

(公元752年,丕平献土后

罗马天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彻底分离,但此时的君士坦丁六世的罗马帝国皇帝仍获得的双方共同承认

,他在东方所统治的帝国及其拥有宗主权的罗马教皇和西欧政权也都承认他是罗马皇帝。

公元800年,利奥三世在法兰克士兵的保护下重新进入了意大利,并为查理曼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这是西方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皇帝。

而对于伊琳娜废黜君士坦丁六世并成为新的东罗马帝国女皇,教皇并不承认,他声称一个女人不能靠自己的权力成为女皇。

自此之后,一个独立于东罗马帝国的新的政体有了建立的政治基础,而这便是在法兰克王国分裂后,于公元962年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

此后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不论其是否得到罗马教廷的认可,在实际上都不再是唯一的“罗马皇帝”。

伊琳娜的事迹

公元780年,九岁的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为东罗马帝国皇帝,而伊琳娜作为年幼皇帝的母亲被指定为摄政太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一直掌握着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实际权力。

一、稳定统治

新的皇帝即位后,很快便发生了西西里总督埃尔皮迪奥斯的叛乱。

公元781年,第一批讨逆舰队以失败告终,但次年第二批讨逆舰队获得胜利,并把叛乱者赶到非洲地区。

同年,伊琳娜开始寻求与加洛林王朝(

法兰克王国

)和罗马教宗保持更紧密的联系。

她主导了儿子君士坦丁六世与法兰克王国公主罗特鲁德的联姻,而罗特鲁德公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与第三任妻子希德嘉的女儿。

为了表示对这一联姻的重视,伊琳娜还专门派官员教导未来的儿媳妇罗特鲁德公主学习希腊语。

公元782年,伊琳娜的朝臣斯陶拉基奥斯征服了在马其顿和希腊的斯拉夫人,为拜占庭的再度扩张和巴尔干半岛的再度希腊化打下了基础。

同时,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常遭受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侵略,为了获得对帝国内部权力的整合,伊琳娜在公元782年与哈里发阿尔·马赫迪签订条约。

君士坦丁六世继位初期,由于皇帝年幼,帝国在太后伊琳娜的掌控下保持了一段稳定的统治时期。

而伊琳娜在掌控东罗马帝国权力的同时,最主要的事迹就是恢复圣像崇拜的努力。

二、初期试图恢复圣像崇拜

由于伊琳娜出生于希腊的雅典,她从小深受希腊古文化的影响,认为基督教的圣像崇拜活动是天经地义的。

而利奥四世和他前任的几位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都奉行破坏圣像运动,这也导致了伊琳娜掌握帝国权力后首先做的一件事——恢复圣像崇拜。

但此时的破坏圣像运动在帝国内部已经实行了五十多年,其在国内的支持势力根深蒂固,同时利奥四世的几位兄弟的存在也制约着她的行动。

而在君士坦丁六世刚刚继位不久,就发生了拥立凯撒·尼克弗罗斯的叛乱。

伊琳娜对叛乱进行了果断地镇压,并将利奥四世的几个兄弟全部送进修道院,解决了皇权的潜在威胁。

随后,伊琳娜迫使原大教长退位,并指定塔拉修斯为新的大教长。

但圣像破坏运动的支持者众多,公元786年,当伊琳娜试图召开恢复圣像崇拜的会议时,帝国东部的各个军区大贵族进入会场,驱散了正在参加会议的教职人士,伊琳娜恢复圣像崇拜的尝试失败。

此后,她又将反对她的首都驻军调到小亚细亚,在边疆地区与阿拉伯军队作战;并把色雷斯军区一支拥护圣像崇拜的军队调入首都担任警卫。

三、第二次恢复圣像崇拜

公元787年,基于基督教信徒、神职人员对圣像破坏运动的抵触情绪,成年的君士坦丁六世找到母亲伊琳娜商议废止禁令。

同年,君士坦丁六世与伊琳娜在以弗所召开第七次大公会议,大主教泰腊修、罗马主教爱德盎一世的使节主议;会议之后,规定毁坏圣像被判为异端思想,东部教会信徒的礼拜生活恢复正常。

此次恢复圣像崇拜运动不仅使伊琳娜的势力更为壮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君士坦丁六世的威信受到支持他的破坏圣像运动的势力的质疑,毕竟皇帝已经年满十六岁。

四、母子之间争夺权力

1、伊琳娜的失败

公元787年,伊琳娜为了削弱儿子的势力,主动撕毁了君士坦丁六世与法兰克王国公主罗特鲁德的婚姻约定,这导致了查理曼对东罗马帝国的军事攻击。

公元788年,东罗马帝国开始与法兰克王国爆发战争,法兰克人占领了伊斯特利亚和贝内文托。

而同时,伊琳娜则支持因法兰克人入侵而被迫流亡的意大利后伦巴第伪装者阿达格利斯。

同年年底,阿达格利斯奉命率领一支东罗马帝国的远征军,在卡拉布利亚登陆。

但这次军事行动被伦巴第公爵斯波莱托的希尔德普兰德、贝内文托的格里莫阿尔德三世以及威尼基手下的法兰克军队组成的联军击败。

与此同时,随着君士坦丁六世的逐渐长大,他开始试图反对母亲的专权。而且皇帝对于母亲撕毁他与罗特鲁德公主的婚约也极为不满。

公元790年,伊琳娜获悉儿子试图用武力重获自由,便及时粉碎了他的企图。

随后,伊琳娜要求帝国的臣民从此以后只对她一个人宣誓效忠,承认她为最高统治者,并将自己的名字排列在君士坦丁六世的名字之前,即变为“伊琳娜女皇和君士坦丁六世皇帝”。

君士坦丁六世成为母亲伊琳娜之下的共治的皇帝,原来支持破坏圣像运动的势力开始团结到君士坦丁六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势力。

此时,伊琳娜所依赖的军事力量主要是来自欧洲巴尔干半岛的警卫部队,他们坚定地支持伊琳娜的政策,毫不犹豫地向她宣誓效忠。

但是,驻扎在外省和小亚细亚的贵族将领们却不肯服从,他们不愿意向崇拜圣像的女皇宣誓,这一势力迅速壮大,并发动了军事政变。

同年10月,帝国爆发了由亚美尼亚护卫队领导的公开反对女皇的军事行动,这次事件波及了整个小亚细亚地区。

最终,发动政变的军队拒绝了女皇的妥协,正式宣布君士坦丁六世为唯一的统治者,并将伊琳娜的摄政地位废除。

伊琳娜被允许保持了太后的头衔,但却不得不离开皇宫;其儿子君士坦丁六世正式掌控皇帝权力并独自理政。

2、卷土重来,以残忍手段掌握政权

君士坦丁六世掌握权力之后,其逐渐恢复了与母亲伊琳娜的联系。

同时,伊琳娜的政党势力在其多年的经营下势力极为庞大,他们希望伊琳娜重新掌握政权,这对他们的利益非常重要,其中以元老贵族和僧侣头领为主。

这些太后的党羽势力人员趁着皇帝对母亲伊琳娜戒心降低的机会,对其进行劝说,说服了君士坦丁六世允许伊琳娜重回皇宫。

公元792年1月,君士坦丁六世恢复了母亲伊琳娜的摄政称号,同时将伊琳娜迎回了皇宫。

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伊琳娜引导和纵容了儿子君士坦丁六世的诸多错误政策,尤其是皇帝将对他支持的军队中最为重要的将领阿列克修斯处罚,激起了军队的反抗。

君士坦丁六世与情人的事情上,伊琳娜不但不进行制止,而且私下鼓励,最后导致皇帝直接主动解除与妻子玛丽娅的婚姻,并与情人奥提多来特结婚,而皇后玛丽娅是小亚细亚帕弗拉戈尼亚的民间女子。

这一举动不仅使得民间百姓反对之声更大,甚至皇帝对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忽略,也使得宗教势力加入反对君士坦丁六世的行列。

借着反对君士坦丁六世的声音越来越大,伊琳娜也借此机会站出来公开指责皇帝的行为。

这次行动是伊琳娜和她的势力发起的一次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君士坦丁只能逃往首都以外的各个行省请求帮助,但此时的帝国之内基本再无支持他的人。

公元797年,君士坦丁六世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海岸

如今土耳其小亚细亚地区,隔岸即首都君士坦丁堡

被他的侍从出卖并逮捕,押回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皇宫。

同年8月15日,根据伊琳娜的命令,君士坦丁六世在他二十七年前出生的紫色寝宫中被挖去双眼,并关入修道院,不久死于眼伤。

伊琳娜女皇帝

严格来说,伊琳娜女皇的正式称号是巴西琉斯,而非巴西丽莎;而这种称呼更体现了她的野心。

(在东罗马帝国时期,女性皇帝被称为巴西丽莎,而男性皇帝使用巴西琉斯的称号,在伊琳娜之后的东罗马帝国的两位女性皇帝,他们都是使用的巴西丽莎。)

公元797年至公元802年,伊琳娜单独执政了5年。鉴于她的称号,其更应该被称为伊琳娜男皇帝,而非伊琳娜女皇。

公元798年,伊琳娜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和哈伦·拉希德签订条约,在军事上进一步退让,以腾出时间巩固她的统治。

与此同时,教宗利奥三世在法兰克军队护送下回到意大利,并急于谋划对付他在罗马的敌人,而东罗马帝国的皇位因没有男性君主而空置。

因此,公元800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利奥三世为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加冕,使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获得了法兰克王国的支持。

教宗利奥三世的举动被视为对东罗马帝国和东正教会的极大侮辱。

从此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形式上,罗马世界再度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并且在天主教教会和东正教教会之间增添了又一处裂痕。

随后,伊琳娜开始竭力与查理大帝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试图和他结婚。

此时的帝国内,反对伊琳娜的势力仍然非常大,而 伊琳娜的这项计划也被身为利奥四世的弟弟、女皇的宠臣埃迪奥斯所阻止。

事实上,在查理大帝加冕后,也同样希望通过与伊琳娜的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

同时,查理曼与伊琳娜同样希望进一步促成东西两大帝国的合并,使罗马世界再度统一。

只是查理曼的求婚使者刚到君士坦丁堡不久,女皇就被推翻了。

公元802年10月31日,帝国的贵族们联合起来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女皇,并拥立帝国的财政大臣尼基弗鲁斯

(此人并不是利奥四世皇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尼基弗鲁斯,他的儿子正是伊琳娜的宠臣斯陶拉基奥斯)

为皇帝,是为尼基弗鲁斯一世。

同年,伊琳娜被流放到王子岛,后又流放到莱斯博斯岛,被迫靠纺纱维持度日,并于公元803年8月9日病死。

圣像破坏运动

前面我们说过,伊琳娜由于被丈夫利奥四世发现藏有圣像,而两人分居。

那么,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破坏圣像运动了。

752年,教皇国基于丕平献土成立。至此,罗马、亚历山大港、安条克、耶路撒冷全部脱离罗马帝国,成为自治教会,国家教会瓦解。

在此之后,圣像破坏运动逐渐兴起。

圣像破坏运动又称毁坏圣像运动、圣像破坏之争、反拜像之争、反图像争辩,指反对基督教教会供奉圣像与圣徒遗物的运动。

历史上破坏圣像的运动一共有三次:

1、公元8~9世纪,在东罗马帝国发生的大规模的破坏圣像运动。

公元7世纪末,出现的保罗派否定偶像供奉,犹太人和教徒也攻击圣像供奉以抵制东罗马帝国的教会扩张。

公元72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因教会使用圣像有碍犹太教徒和教会归正。

同时,为了巩固政权和夺取教会财富,他对保罗派影响下的民间群众反对圣像供奉和教会的奴役,采取支持政策。

利奥三世下令拆除一切圣像,这引起了教内大争辩,其分成拥护圣像与反对圣像两大派。

帝国使用暴力支持圣像破坏运动派,逮捕圣像供奉派的代表人物,没收其财产,并处死敢于反抗者。

到利奥四世统治时期,帝国境内所有教会中的圣像几乎全部被拆毁。

对此,罗马教会和教宗极为不满。

公元787年,在伊琳娜的支持下教会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恢复圣像供奉。

公元813年~公元842年,东罗马帝国尼基弗鲁斯王朝的末任皇帝利奥五世和阿摩里奥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狄奥斐卢斯再次兴起圣像破坏运动。

公元843年,东罗马帝国女皇西狄奥多拉同教会妥协,制止了圣像破坏运动。

公元870年,教会召开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公会议,再次肯定对圣像的供奉。

2、8-9世纪,在西欧发生的破坏圣像的运动。

受到东罗马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查理曼帝国内也以维护教会纯正信仰为名,发起了反对圣像供奉的运动。

后因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召开,在法兰克帝国内的圣像破坏运动不了了之。

3、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发生在新教教派内的破坏圣像的运动。

此时的欧洲,新教各派一致反对供奉圣像和圣徒遗物。

其中1566年,尼德兰加尔文教徒发起的圣像破坏运动最为激烈,将教堂与修道院的圣像几乎全部销毁。

尼德兰的圣像破坏运动还波及和影响了尼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

总结

伊琳娜是欧洲历史上的首位女性皇帝,她有着绝美的容貌,在称帝后将自己的皇帝称号上使用男性的巴西琉斯,这是对这位欧洲传奇女性的野心的最大表现。

她有着对权力的无限的渴望,为此可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展开争夺,最后甚至将他的双眼刺瞎,手段可谓极为残酷。

这位女皇帝也是一位狂热的宗教信仰者,她因为对圣像的崇拜而导致与丈夫的隔阂,也因为对圣像崇拜的恢复而遭受反对、背叛,最终落得身死他乡的结局。

伊琳娜女皇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但幼小年纪的丧失双亲,使得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这也使得她在苦难中将希望寄托于对宗教的信仰。

在年幼时期的苦难中,宗教陪伴她度过童年,因此她对于圣像的崇拜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执着,这也是她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恢复圣像运动的原因。

而恢复圣像运动甚至成为伊琳娜一生最主要的事业,但若是她没有如此执着的坚持,或许她的结局不会如此凄惨和悲凉。

伊琳娜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在号召军队支持、与阿拔斯王朝的周旋、联合法兰克王国的方面,她的政治手腕和谋略都极为优秀。

她的坎坷的童年也使得她对权力的渴望更大,这也是她缺失亲情之心的原因之一。

而伊琳娜热衷于恢复圣像崇拜并实行保护修道院的政策,因此在她死后,帝国修道院的僧侣们把他置于东正教的圣人行列,故世称圣伊琳娜。

但她最终也未得到罗马教廷的承认,或许是对东正教的对立、或许是对伊琳娜称帝的合法性的质疑,这位欧洲历史上的首位女皇帝影响了当时的罗马世界和基督教的发展,她也不愧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雅典,统治,伊琳娜,首位,历史,罗马帝国,皇帝,制度,武则天,女性,消息资讯,东罗马帝国,伊琳娜,圣像,罗马帝国,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雅典,统治,伊琳娜,首位,历史,罗马帝国,皇帝,制度,武则天,女性,消息资讯,东罗马帝国,伊琳娜,圣像,罗马帝国,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雅典,统治,伊琳娜,首位,历史,罗马帝国,皇帝,制度,武则天,女性,消息资讯,东罗马帝国,伊琳娜,圣像,罗马帝国,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