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陕西省爆发天灾,半年未下一场雨,当地百姓颗粒无收,只能眼睁睁地活活饿死。然而,祸不单行,紧接着又起战乱。这让80%的人丧生于此,可这场天灾和乱世,对地主士绅们来说,却是一个个金元宝,是发财的大好机遇。
这些官僚土绅们只用了三招,便挣得盆溢钵满。第一招: 将国库的钱粮倒腾成自己的,明朝朝廷拨付的赈灾款成了他们上下起手的猎物。朝堂上的大佬们克扣一波,陕西省府衙门克扣一波,等到了各州县老爷和办事的皂吏们再克扣一波。最后用于赈灾的钱粮已不足1/10,但是,就连这1/10,下面的绅士们都不打算放过。用仅剩的钱去高价购置粮食,用于放粮和施粥,走一走形式上的赈灾。实际上用于赈灾购置的粮食都是关系户的产业,用左手倒右手的方式,通过克扣和贩卖物资,把国库的钱再次导入自己的腰包。
紧接着放第二招: 将灾民的钱和人变成自己的。其实,士绅们一开始就布局,囤积大量粮食,但是却并不着急对外售卖。而是想尽各种办法,让灾情持续扩大。等到各地哀嚎遍野时,他们手中囤积的粮食就成了灾民救命的稻草。然后再开始高价售卖,以5倍、10倍的价格出售,老百姓为了活命,只能把自己的土地低价卖给地主士绅,从而换取微薄的口粮。
然而,失去土地的老百姓,这只不过是噩梦的开始。灾难并不会马上结束,在持续不断的天灾人祸后,就只能卖儿卖女了。头插稻草,有钱的士绅们只要给几个馒头、几个铜板就能买走一个人。男的为仆,女的为丫鬟,或卖为娼妓。一场灾难下来,养肥了多少士绅,个个挣得万贯家财。而老百姓们好好的一个家,却搞得家破人亡。实在没有了活路,就只能揭竿而起。然而,这又却正好掉入了他们的布局。
第三招: 让灾难一直存在,这样才能养寇自肥。陕西白水县居民王小二饿得实在没有办法了,抄起一把杀猪刀,号召乡民杀县令,占据县城。开始了明末的首次农民起义,紧接着各路豪杰纷纷响应,浩荡的农民起义正式揭开序幕。可是这在士绅们眼里却并不是灾难,而是机遇。
饥民王二、王嘉胤、高迎祥、王自用等人,连续几代农民军领袖相继被剿灭。士绅们也因此立功升官,但奇怪的是,他们并不会一网打尽,总是会有漏网之鱼。像李自成,张献忠这哥俩无数次死里逃生,经常纠结几万几十万大军,被打成丧家之犬,可每当连他们自己都绝望失败的时候,朝廷的兵马却会以各种理由突然撤军,这哥俩才有机会逃出升天,从而又重振旗鼓卷土重来。
人人害怕的贼寇,但在士绅们眼里却是衣食父母。正因为有了他们,天下才会一直战乱。朝廷每年才会拨出源源不断的钱粮,士绅们才有借口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而老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加艰难。只要这条利益链还存在,贼寇就永远不会被消灭掉。导致的结果就是关外清军在天下大乱之际趁虚而入,取得胜利。
可这对于吃肥的官僚士绅们,压根儿就不是事儿。他们换上清朝的衣服,叩拜大清王朝的皇帝,又继续过着他们的荣华富贵生活。朝代的灭亡和百姓的死亡,都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家族的兴衰和装进口袋的钱财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
再厉害的权贵皇权,也会没入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