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出征高句丽,杨玄感于黎阳谋反,这是隋朝即将灭亡。
很多人也许要问,杨玄感从起兵谋反到死后被处以凌迟,其时间总共也就几个月,为何成了标志性事件,其核心关键就是他不是普通人,他是二代中的二代,当代中的当代。
杨玄感,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功勋,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是隋炀帝时期礼部尚书,也就是说,这公子是赵家人的,其含赵量99.99%。
史书记载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不过杨玄感小时候也和大多数二代一样,天天吊儿郎当的,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傻二代”,但是长大后变了个人,看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大多到他门下。
尤其当他和父亲一样在朝堂之上处于同列之时,明白一个道理,避嫌,要求降级,所以杨素说:“我儿不痴”。
隋炀帝,德不配位,这种嘴脸的人,最爱折腾,因为他没有安全感,对谁都不信任,所以做啥事情必定亲力亲为,对高句丽的第二次征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荒唐的“盛况”,分为水路两军并进,而陆军又分为左右两军,左军十二道,右军十二道,每道号称20万,总兵力号称240万,更可怕的是,全程隋炀帝亲自指挥……就在隋炀帝疯狂之时,杨玄感从背后捅了杨广一刀,这刀虽然没有致命,但是却是最痛的。
其实隋炀帝上位之后,各地就陆陆续续爆发了起义,尤其大业7年的长白山起义,已经聚众达到几十万,初步具备了和隋朝正规军对抗的实力,但是这杨广的可怕之处就是还要折腾,内外都折腾,大工程一个接一个,杀大臣一个接一个,对内对外都不安宁,就连杨玄感这种高段位的赵家人都没有了安全感。
杨广这人喜怒无常,很多次都对杨玄感有猜忌,甚至私下说过:“杨素那个老东西,还好你死得早,要不然也要把你灭了。”杨玄感这时候看到各地陆续爆发大规模起义,而隋炀帝去打高句丽,自己负责隋炀帝的粮草,只要断了隋炀帝的粮草切断,前方大军只会乱了手脚,而自己在后方肯定可以有所成。
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已经位列三公,家族显贵,杨广反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所以受苦受难之人。”在这样的号召之下,在很短的时间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聚众也超过10万,尽管最后兵败,但是实际意义却是极为重要的。
在隋朝,基本上还是有士族的集合体,而杨玄感又是当时的士族表率,照理说已经无欲无求,安心做事即可荣华富贵子子孙孙,但是当这些人起来闹事,意义就不一样了,意味着隋朝内部已经瓦解,意味着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抗,他开了这个头,后面肯定会有更优秀的士族加入反抗行列,当然包括杨玄感的死党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