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8年,即明朝弘治十一年,京城爆发了一件大案,原本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李广畏罪自杀,明孝宗闻讯后,立即派人到李广家搜查,结果发现了一本高官行贿的账册。明孝宗勃然大怒,立即让有司进行调查。这件贪腐大案涉及朝中不少权贵,然而最终却不了了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缘起宦官
这件贪腐大案是由宦官李广引起的。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广“以符箓祷祀蛊帝”,因此深得明孝宗的信任。利用这层关系,李广“矫旨授传奉官,如成化间故事”,这样一来,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向他进献财物。李广还不满足,“擅夺畿内民田,专盐利巨万”,他还修建府邸,“引玉泉山水,前后绕之”。
朝中也有一些言官弹劾李广,可是明孝宗根本不予理睬。到了弘治十一年,明孝宗听信李广的话,在万岁山上修建了毓秀亭。可是没想到亭子修建完成后,宫中出现了不少坏事,先是幼公主夭折,接着清宁宫又发生了火灾。负责观察天象的官员认为“广建亭犯岁忌”,就连太皇太后也对李广怀恨在心。
二、贪腐大案
太皇太后抱怨道:“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李广知道情况不妙,于是畏罪自杀。明孝宗认为 李光家中一定藏有奇书,于是派人去查抄,结果却发现了一本文武官员向李广行贿的账册。里面的内容有些古怪,“多文武大臣名,馈黄白米各千百石”。明孝宗感到纳闷,问道:“广食几何,乃受米如许。”
身边的人向皇帝解释道:“隐语耳,黄者金,白者银也。”明孝宗如梦方醒,他非常生气,当即下旨“下法司究治”。这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朝中的许多高官,都曾经为了巴结李广而向他行贿,比如吏部尚书屠滽、礼部尚书徐琼、刑部尚书白昂、通政使沈禄等,六部之中居然有三位尚书涉案,实在是触目惊心。
三、不了了之
这些涉案官员得到消息后,都非常害怕,为了躲过这场“劫难”,他们连夜行动,四处寻求门路。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件贪腐大案居然不了了之,到最后明孝宗居然没有任何处理措施!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些涉案高官找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正是此人,让他们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此人名叫张鹤龄,是河间兴济人,虽然在朝中没有任何实际职务,但却能够影响皇帝的决策,因为他的姐姐正是明孝宗的皇后张氏!在明朝的皇帝中,明孝宗比较特殊,他的后宫之中只有一个女性,即张皇后。明孝宗对张皇后很好,对他的家人也很照顾,而张鹤龄与徐琼、沈禄又是姻亲关系,在张鹤龄的“帮助”下,这些涉案官员没有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