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唐代要选一位风流才子,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杜牧,有句俗语“魏晋人物晚唐诗”,意思是说晚唐的诗歌就是风流不羁的一个典型代表,晚唐的杜牧经常流连于烟花巷陌,他的“赢得青楼薄幸名”往往成为留给后人的第一印象。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风流潇洒的才子,也有多情的时刻,比如像这首《赠别》,就像是一部悲剧电影,反倒不像是杜牧的风格,我们看看这首《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诗人在32岁时,离开扬州到长安,与扬州的歌妓分别时而作。不过这次杜牧没有被贬官,而是升官了,从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照理说,升官发财,应该高兴才对,可是杜牧反倒是觉得伤心难过。从这个背景来看,也能说明杜牧很多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的一个片段是佳人为他践行的宴会。“多情却似总无情”看似矛盾的话,却将诗人的内心的情感波澜暴露无遗。也许是太爱这位歌妓,诗人对她依依不舍,这是说的“多情”。但是却不能不舍,这就显得“无情”了,也许此时诗人心中正在想怎么安排这位歌妓,是将她带到长安呢?还是让她留在扬州?也许杜牧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从全诗来看,杜牧选择了后者。
杜牧此时没有想到自己升官的事,心中只有离别,当然高兴不起来,有的只是难分难舍的感情。所以他即使在宴会上,他笑不出来。从“多情”和“无情”的矛盾之中,再到“笑不成”,读者分明能感觉到眼前这位不像是平日里狎妓寻欢的“风流才子”杜牧,而是一位“多情才子”杜牧。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让我们看到了杜牧多情的一面,这真不像“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