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朝时期,朱元璋才废除了三省制度,同时被废除的还有宰相这个职位,朱元璋作为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干事。
其实三省早就开不下去了,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三省六部制度在最初的时候是希望官员们有商有量,能够很好地处理事情,但是官员之间难免政见不同,所以三省六部制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官员之间的相互扯皮,你说这个我说那个好最后也没讨论出哪个比较好一点。
最后三省之间都没有办法统一意见,更不要说报给皇帝了,再加上三省官员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平级,也就是说,很少有官员之间哪个的权力比较大,哪个的权力比较小这样的问题。
虽然说一般情况下,中书省的权利是要比门下省和尚书省要稍微高一些,但其实这个高不了多少,所以三省的官员经常互相不服气,这种不服气就让三省的办事效率更加的低下。
这个事应该是非常紧急的一个事情三省六部制实行之前,这个事情可以直接交给皇帝,然后皇帝让有关部门执行就可以,但是在三省六部的框架上。
为了防止专权,这个事情,要首先由灾情发生地区的父母官上报给中书省,然后中书省再交给皇帝皇帝拟写诏令发给专门负责下发诏令的门下省。
然后门下省的官员再交给具体的人选去执行,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如果说对赈灾具体的银两以及灾情通报有所异议的话,那么所花费的时间还要更多。
三省六部制之所以实施得这么麻烦,是为了防止有人独揽大权,同时对君权也是一个限制,但是机构的权利差不多那么势必就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虽然官员们也曾经建议皇帝考虑特事特办,但是这样就违背了三省六部制设立的初衷,皇帝考虑了以后还是驳回了这个建议。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制度,其实为党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今天你上台让我倒霉,明天我上台让你好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范仲淹也是党争的受害者之一,还有很多名臣在自己的对头上位的时候。
都难免仕途失意,有的时候皇帝不得不居中调停,让这些人暂时放下不同的政见,或者是彼此的私怨,赶紧办事,因为本来效率就低要是在没事儿吵架,那这个三省制度就会成为一个误事的制度了。
有的时候皇帝也不敢随便表露自己的心意,因为圣心难测是皇帝的基本素养,再加上皇帝一旦表现出对某个部门的看重那么那个部门就立马会成为朝臣真香巴结的部门。
三省六部制是一项不错的制度,但是它本身就是党争的土壤,而且由于三省六部制,导致了大臣的争端越来越多,有的时候皇帝也怕麻烦。
所以他们在选择三省六部的官员的时候就会对这一点有所考虑,不会把政见明显相左的两个人安排进来,否则的话,就会导致非常悲惨的结果。
就两个人整天吵架,相比较三省制,六部制都要稍微好一点,但是六部制度,有的时候也会导致不同的部门之间,无法合作愉快的进行合作。
比如说工部和户部,工部是主管工程的,但是要修工程就需要钱,有的时候户部就不想给,有的时候礼部也会过来说你修建的这个建筑不符合礼仪。
六部的话就等于把所有的重要事件放到不同的人身上都是过有功或者有过也能够看到具体的责任。
但是三省这个制度就可有可无了,其实明朝虽然废除了三省制度,但是对六部还是保留的,而且明朝有一个和三省差不多的机构那就是内阁。
所谓内阁大学士,就是内阁的最高长官之一了。当然内阁的权力要比三省少许多,但是也不妨碍内阁成员之间,有的时候会吵得乱七八糟。
其实还是有一些皇帝并不能随心所欲,如果他们觉得皇帝做的某件事情是错误的,那么,他们可能会一直在皇帝跟前叨叨叨叨知道皇帝烦不胜烦。
自己停止这件事情或者用残忍的手段推动这件事情,但是后者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而且阻力本身就意味着皇帝的名声已经彻底完蛋。
三省制度之所以办不下去,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三省制度就是吵架者的天堂。也许有了三省制度,以后他们除了吵架,也就不干正事。
文官们争起来,那战斗力是非常可怕,因为皇帝都觉得我们有的时候实在太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三省制度导致了很多的不必要的手续。
这些手续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难免在实行的时候就会起到反效果,尤其是面对急务的时候我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再加上皇帝本人也不想让三省六部制度。
尤其是三省制度持续太长时间,因为三省制度不仅仅是对大臣权力的制约,防止权臣的出现,他本身也是对君权的一种制约。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希望改立太子的事情,万历皇帝喜欢他的三儿子,而不是他的长子,但是,摄于明朝大臣们极高的战斗力。
万丽最终也没能改立太子成功,而福王的下场也相当悲惨,另外一件事就是清朝的所谓立太子事情,在康熙朝产生了清王朝唯一的太子但是这位太子不但最终没能登上皇位,反而成就了清朝的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的戏码。
由此可见虽然三省制度,因为他的种种弊端,早就不再是一个有利于国家的制度,但是吵架和斗争在政坛上却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