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围绕着大禹这位夏朝的开创者,有着种种传说。
最核心的一个传说,是大禹治洪水。
大禹治水传说
先来看看这个故事的真相。
一、银河之水天上来
大禹治水的传说,一直被很多人与上古时代的一次灭世洪水联系起来。
历史上世界各地或许确实曾经都有过灭世的洪水吧。
但大禹治水的这个故事,治的水却不是地面上的水,而是天上的银河。
浩瀚星河,才是我们华夏先民最渴望征服的领域。
银河在天
浩瀚银河,大禹所治之水
古老的《尚书.禹贡》,是我国有关大禹治水的最早记载。
里面详细列举了大禹治水时经过的那些山峰之名: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尚书.禹贡》
巧的是,这些山的数量,不多不少正好是二十八座,与天上的二十八宿数量相同。
我们也许在这些山里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地名,但《山海经》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地理上的山川,实际上名字来源于头顶上的星空。
著名的《推背图》作者李淳风,就在他的著作《乙巳占》中告诉了我们这大禹所经山脉与二十八宿的对应;
《推背图》,袁天罡和李淳风
东宫青龙七宿:角(岍山)、亢(岐山)、氐(荆山)、房(壶口山)、心(雷首山)、尾(太岳山)、箕(砥柱山)。
北宫玄武七宿:斗(析城山)、牛(王屋山)、女(太行山)、虚(恒山)、危(碣石山)、室(西倾山)、壁(朱圄山)
西宫白虎七宿:奎(鸟鼠山)、娄(太华山)、胃(熊耳山)、昴(外方山)、毕(桐柏山)、觜(陪尾山)、参(皤冢山)
南宫朱鸟七宿:井(荆山)、鬼(内方山)、柳(大别山)、星(岷山)、张(衡山)、翼(九江)、轸(敷浅原)
李淳风还给我们解答了这些天上的山为什么有的会和地上的山名一样。他说:
“其山各在十二次之分,分野有灾,则宿与山相感,而见祥异。”
袁天罡与李淳风塑像
原来,这些地上的山,只是天上之山所对应的分野。
大地,只是天上星空的一面镜子。
流经二十八宿的银河
二、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大禹之时,大地上滔滔洪水。
造成这滔滔洪水的,是共工。
《淮南子.天文》中,详细记载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地西北,地陷东南,似乎说的是我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水都向东南方向流。
但是这个故事既然记载在《天文》中,自然应该是一个天文学的寓言。
《天问》中,也因这个故事而向天发问: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所以,那天桩折,地维绝之时,从西北方向流向东南的大洪水,不是人间的任何一条河流,而是天上的银河。
天上银河什么时候是这个流向呢?
有两句古诗写得好:
“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陆机)
“招摇西北驰,天汉东南流”。(李陵)
所谓招摇,实际上就是斗建末端的摇光。所谓西北,实际上就是地支上的戌亥之间。
招摇指向西北的戌亥之位,正是月令中的深秋和初冬季节。
北斗斗建上的摇光(瑶光)、招摇
《淮南子.时则》便说:“季秋之月,招摇指戌”、“孟冬之月,招摇指亥”。
这个时候,天上的银河流向东南方,就是所谓的“天汉东南倾”,也就是《淮南子》所说的“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巧的是,在后天八卦方位中,西北为乾卦所在。按照八卦配八风的传统,乾卦所配的西北方之风,名字恰好就是“不周”。(详见数说《周易》系列中八卦与八风的解说)
“
乾为不周风
”。(高诱)
不周风在西北乾卦之位
所以,共工所触的不周山,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山,而是指西北方位。
如今的风水先生们,仍在延续着把二十四方位叫做二十四“山”的传统。
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地推断:共工,应该就是北斗招摇的代称,因为招摇的方向上,牵引的是东宫青龙的龙角,也是共工用来“触”倒天柱的大角!!!巧的是,大角星又名天栋,正被古人视为天柱!(《晋书.天文志》:大角者,又为天栋。)
北斗招摇指向东宫青龙之角
共工触不周山导致洪水泛滥的传说,应该便是北斗招摇指向戌亥方向的乾位(不周风)时,银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经天空的形象描绘。
这是一幕何其壮观的天象。
我们的英雄大禹,正是在这片星河烂漫的天幕上闪亮登场的。
大禹的舞台
三、北斗历法中的西北和东南
我们在《太一生水》的解读中,也曾经说过,“太一生水”这个所谓的创世神话,实际上是一个“四时成岁”的历法寓言。
巧的是,这个寓言里,同样也有《淮南子》西北和东南这两个方向。
“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卑以柔。”
我们在楚帛书的创世神话解读中,还曾经说过,伏羲女娲的创世神话,同样也是一个四时成岁的历法寓言。
我们还说过,这个“四时成岁”的历法,本质上是一部四分历。
《淮南子》中的这部四分历的创始人,据说是颛顼。所以,这部历法又名“颛顼历”。
颛顼,就是那位共工争帝位没有争赢的那位“帝”。
造成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根源,起因在于共工和颛顼的争帝。
根据《淮南子》,颛顼也并非人间的帝王,而是北方之神。
“北方之极,颛顼、元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淮南子.时则训》
知道了寓言中的共工实际上是北斗的招摇,而颛顼是北方之帝,我们就明白了这两人的争帝,实际上还是一部北斗历法的寓言。
根据《淮南子》的颛顼历,元年始于冬至子时,属于颛顼掌管的北方;正月建寅,招摇(共工)指寅。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淮南子.时则》
这时候的共工(招摇)是在东北方的艮位。艮卦有门之象,正月立春之时,房宿天驷四星如华表盘桓在南方天空,仿佛是一座即将开启的“南天门”(房为天门的说法,详见上一篇“键开天门”)。
按《夏小正》,正月启蛰,此时东宫青龙开始从蛰伏中醒来,正是《周易》中的“见龙在田”。
到了九、十月份,“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招摇(共工)的方向指向了西北方的乾卦不周风之位。巧的是,乾卦也有天门之称,不过,正如我们所说,十月立冬季节,正是青龙闭蛰之时,此时的房宿这座天门上,那颗名为“键闭”的星已经把天门锁上了!
本文为《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不知道第N集,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回下回分解。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