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了确保边疆安全,根据外蕃和边境实际,通过采取设置羁縻府州策略解决了这一历史问题。鉴于这一策略在维护边疆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唐朝边疆开始逐步稳定下来。
为确保国家整体安全,唐朝加强在边疆地带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利用外蕃屏障中央王朝的安全,沿边疆地带设置了众多羁縻都督府州,
分别隶属于安东、安北、单于、安西都护府和许多边州都督府,成为朝廷掌控边疆地带的地方军政机构。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试析唐朝对东北边疆的管辖及军政机构设置研究。
一、高句丽问题
隋统一全国后,东北边疆各部相继被征服,纷纷归顺成为藩属国,高句丽却始终没有被征服。隋初,高句丽派兵屡犯东北边疆,严重威胁到边境安全,隋多次出兵征伐高句丽,均未奏效。
唐朝初年,唐朝因平定割据政权无暇顾及东北边疆,高句丽此时征服了一些弱小民族,控制着东北边疆大部分区域。唐朝在征服东突厥后,北方各族大都脱离突厥控制,纷纷向唐朝称臣,成为藩属国。
贞观十七年(公元644年),为解决东北边疆这一系列棘手问题,唐太宗决定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以彻底荡平这一边患,唐朝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可谓是举全国之力,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二月,唐太宗率数路大军陆续从洛阳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初期进展顺利,先后攻占辽东十多座城池,斩杀高句丽士卒四万多人,高句丽全国告急。
在高句丽即将灭亡之际,唐朝军队却因持续作战陷入被动局面,唐军有数千人阵亡,损失了大部分战马、粮草和辎重等
。九月十八日,唐太宗被迫退兵,此次对高句丽的军事征讨遭遇失败,成为李世民军事生涯的遗憾。
唐高宗即位后,继承太宗遗志,加紧操练,为讨伐高句丽扫清了外部障碍 。在做好准备工作后,唐高宗下令正式讨伐高句丽,唐朝数路大军会合后对平壤城发起猛烈进攻,高句丽士卒坚守不出,唐军久攻不下,大批唐朝军被阻在此处。
后因遇恶劣天气,高句丽得以暂时存活下来。
数年后,高句丽发生内乱,唐高宗趁机派行动,此次彻底摧毁高句丽军的防线,而高句丽就此灭亡,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在东北亚的政治版图上。
二、唐朝设置机构管辖东北边疆
高句丽灭亡后,原先受其奴役的一些较小部落纷纷自立,唐朝统治集团安抚契丹、奚等东北外蕃,对渤海、契丹、奚、靺鞨和室韦等外蕃首领予以正式册封,授予封号以示恩宠,东北亚政治秩序逐步确立下来。
为有效掌控东北边疆,维护东北亚政治秩序的稳定,唐朝先后设立安东都护府和营州、饶乐、松漠、渤海、黑水和室韦等六个都督府,实行“军政合一”的管辖体制,令其代表朝廷统辖地方事宜。
在这一时期,唐朝继续沿用羁縻统治政策,在边疆地区仍然保持旧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等,朝廷承认外蕃首领原有政治地位,对此不加干涉,外蕃首领继续管辖本部所属事务,与部属形成了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唐朝在边疆普遍设置羁縻府州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促进民族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羁縻府州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外蕃大规模入侵中原的可能性,保护了中原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机构职能的发展
从贞观初年开始,唐太宗总结历代治理经验,自中央至地方形成了一系列军政机构,朝廷对边疆外蕃形成了强大威慑力。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朝处于开元盛世,出现了“万邦来朝”的局面。
据户部账中记载:“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三。”由此可见,唐朝在边疆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央王朝与外蕃形成了稳定的友好关系。
到开元年间基本形成了日趋成熟的边疆治理体系,地方军政机构开始加强对羁縻府州的管辖,
这一措施比历朝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都大为加强,朝廷对边疆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因各种矛盾长期积压,中央王朝没有及时予以处理,与东北外蕃的关系开始出现不睦。一年后,契丹反叛各部。在契丹叛军唆使下,奚、靺鞨等东北外蕃群起响应,攻城略地,袭扰唐朝边地,营州被契丹叛军攻占,朝廷颜面扫地。
为了平定叛乱,唐朝多次换帅,在突厥军队帮助下历经一年多时间才得以平叛成功。
因这次反叛冲击,营州都督府掌控东北边疆的战略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为防止东北边疆诸羁縻州暗中与契丹联系,唐朝适度调整东北边疆军政机构功能。
四、变迁与分合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因受到长期严重压迫,加之民族矛盾激化,突厥默啜汗奴役下的契丹、奚族等外蕃纷纷内附,请求重归于唐。这些外蕃向唐朝上书
,“咸请于柳城照旧设营州都督府,以辖军政事宜……”
朝廷经过再三考虑,予以恩准,营州都督府得以复置,职能依旧。
东北边疆军政事务由幽州划归营州都督府,营州再次成为唐朝实施东北边疆军事防御战略的重镇。为稳定东北亚政治秩序,唐朝在恢复营州都督府的同时,开始在营州设立平卢军使,专管士卒训练及调遣,这一职位从根本上强化了营州在东北边疆军事防御的战略地位。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鉴于东北边疆形势复杂多变,朝廷又升平卢军使为平卢节度使,掌握了辖区内的行政权、人事权和财政权,营州的军事政治战略地位急剧提高
。营州都督府得以恢复之后,东北边疆社会秩序渐趋稳定。经过一定时间恢复发展,营州城内出现了“市里浸繁”的繁华景象。
在营州都督府的有效经略下,东北边疆的社会秩序渐趋稳定下来,唐朝与东北外蕃的关系有了长足发展。
营州的社会秩序仅仅维持了三年,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因上层首领争权夺利,契丹发生内讧。
为平定契丹内乱,受营州都督许钦澹的派遣,讨伐契丹。安东都护薛泰率五百余士卒,会同奚王李大辅,讨伐可突干,平定叛乱。因军事准备不足,加之情况不明,唐军遭遇大败。契丹军队再次攻占营州后,朝廷将营州都督府再次内迁,
“又往徙渔阳,复归旧治
。”
由此看出,幽州又恢复了后方基地功能,幽营两州功能及作用转化,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与东北外蕃关系的变化。
当东北边疆局势稳定时,营州都督府会发挥其应有的军政管理职能,营州起着前哨作用;当东北边疆局势紧张时,营州都督府会受到外蕃军队的攻击,被迫内迁,此时幽州的战略地位则会凸显出来。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为防御外蕃反叛中央王朝,劫掠边疆沿线,因幽州地处中原内地通向东北边疆的咽喉部位,唐朝亟需提升幽州在东北边疆军事防御战略中的地位。朝廷令幽州节度兼各军州经略大使,同时节度河北各地诸军大使,统领各部士卒,平卢军也开始由幽州节度,幽州军事战略地位日益上升。
为集中力量防守边境地带,唐朝逐步减少东北边疆的防御区域,将部分防守兵力从营州撤出,驻扎在幽州沿线全力固守,与营州形成掎角之势,相互支援。在二十六年的时间里,因受契丹反唐及首领叛乱牵连,营州先后两次失陷,被迫内迁,影响了都督府军政功能的发挥。在这其间,中央对东北边疆的控制处于历史波谷时期。
在这一段时间内,营州失去了在东北边疆军事防御战略中的地位,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其都督府的军政管理职能。
东北边疆军政事务全部由幽州负责掌管,成为唐朝实施东北边疆战略的后方供应基地,难以达到营州都督府经略外蕃时的战略效果。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唐朝对东北外蕃不能做到有效管辖,民族关系呈现出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东北外蕃势力有较大发展,唐朝统治集团也对此提高了警惕。
营州内迁后,鉴于唐朝对东北外蕃的控制力日渐减弱,朝廷决定将营州都督府迁回柳城,恢复原有管理秩序,发挥其日常军政管理职能
。
总结
纵观营幽两州的分合过程,唐朝统治集团总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发挥两者的优势所在,全面统筹东北外蕃事务,二者共同合力来保障东北边疆安全,维护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刘昫.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1393.
[2] 刘子敏. 高句丽历史研究[M]. 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6: 106-107.
[3] 翁俊雄. 唐初政区与人口[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73.
[4] 张博泉, 魏存成. 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64.
[5] 张碧波. 东北外蕃与疆域论稿[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