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北方军阀可以暴打北方少民政权,而中原大一统王朝(宋、明)却被灭了?
这个留言问的真好。
为什么区区一个公孙氏的地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对抗高句丽呢?
而后面的隋唐两朝,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平定辽东?
主要是地理、气候因素
中原大一统政权向东北用兵要面临两大难关
(1)伴海道
从冀州出发,攻打辽东,出山海关走傍海道是最便捷的路线,但傍海道位于地势低洼的辽西海滨,常常泥泞不堪,到了雨季就更加难以通行。
曹操当年北征乌桓时就没有选择这条路线而是走了虽然距离更长但路况相当较好的卢龙道
(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
曹操走上这条路不久后悔了,两百里都找不到水,沿途还找不到粮食给养,曹军被迫杀马数千匹为粮,凿地三十余丈取水,方能艰难前行。
(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大军当初险些因为补给断绝而全军覆没。有兴趣的可以移步这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曹操为什么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北征乌桓?
有朋友肯定要问,可以等非雨季,道路条件好的去打啊!
别忘了,那是东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对汉人军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别说古代了,二战时,德国的装甲军团在莫斯科城下因为严寒也失去了部分战斗力,最终被苏军逆转)
仗还没打,可能就会出现大批非战斗减员。
出兵一般只能选择春季,然后争取在夏秋两季解决战斗。
司马懿出兵就是选的二月,在雨季来临前,急行军通过伴海道,六月顺利穿过辽泽。
2、辽泽、辽河
即使顺利进入辽河平原,又要遇到第二道难关:辽泽。
这是一片面积广阔的沼泽,令无数征讨辽东的名将都吃尽苦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也是艰难无比(
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撒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
极差的道路条件,辽泽、辽河的天险、加上东北极寒天气,造成中原政权对东北地区用兵难度极高。
不是不能打,但是成本非常大!
要想一锤定音得有两大条件
1、顶级名将统一指挥
2、国内稳定,可以调动足够的资源
咱们可以对比下司马懿和隋炀帝的三次东征
魏军包围襄平之后不久,辽东开始连降暴雨,襄平城外地势平坦,如今平地水深数尺,魏军的营盘为水浸泡,大家苦不堪言,纷纷建议移营(
会霖潦,大水,平地数尺,三军恐,欲移营。
)
司马懿坚决不同意移营之事,将提出移营的大将张静斩首,于是军中再也无人敢提出异议(
帝令军中敢有言徙者斩。都督令史张静犯令,斩之,军中乃定
)
此时,洛阳得知远征军遇到大水,朝臣开始上奏要求退兵,请求召还司马懿
(朝廷闻师遇雨,咸请召还)
曹叡对司马懿很有信心,他相信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
司马公临危制变,计日擒之矣)
魏国内部稳定,东、西两线都无战事,可以集中资源砸向东北,又有司马懿这样的名将指挥,后方的曹叡不随意干涉前方战事,才有了一战平定辽东的巨大胜利。
隋炀帝杨广(后面称杨广)又是怎么做的呢?
凡是行军驻扎,都必须上奏请示汇报,诸将不得擅自做主,一切行动都需等指示命令
(“公等进军,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又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甚至辽东城就要陷落,城中准备请降时,隋军诸将仍然不敢自专,而是上奏杨广。等批复下来,高句丽人早就反悔。如此反复,自然久攻不下
(“辽东城将陷,城中人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城中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再三。既而城久不下。”)
最好的一次击败高句丽的机会就这样丢失了!
之后杨广的两次东征,十分勉强,国内的局势已经不支持他对外用兵。
虽然杨广一意孤行,但两次东征,一次因为负责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叛,围攻东都洛阳而中途退兵,最后一次,国内的农民起义已呈燎原之势,隋军最终不得不撤回国内。
而处在辽东的公孙氏对高句丽用兵就很容易
1、不需要考虑伴海道、辽泽、辽河这样的地理困境
2、同在辽东,早已适应东北的严寒天气。
中原汉人政权的两大难题对公孙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而公孙氏却可以不断吸纳中原逃来的汉人,以高度纪律性的军队、先进的武器、汉人谋士的策略,击败高句丽就不是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