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一四二年,一个衣衫破烂、满身血污的壮年男子尽力维持着端坐的姿态。手中拿着一支沾满墨汁的毛笔,他望着昏暗的牢笼和窗外的天光,胸中升腾起一股熊熊的悲愤,随即将之化为几个大字,他想着:老天能明白我的一片忠心!
一切交代完毕后,带着一腔不甘,他慷慨赴死。死后他的家产都全都被没收,家属被发配到了广南、福建路州等地。
不日后,此人的死讯传出,百姓一度哭到肝肠寸断。
反观,金国大臣则把酒言欢,仰天长啸,“天助我也!”
他便是抗金名将岳飞,世世代代被人所铭记的英烈忠魂。
当日和他一同赴死的,是他的儿子岳云和属下张宪。
岳飞被害后,不忍忠义之士遗骨凄然横陈,狱卒隗顺不顾身家性命,暗中将之背出城外,细心安葬。
隗顺临终前将这件事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并千叮咛万嘱咐:“岳元帅精忠报国,日后即便赴汤蹈火,也定要为他昭雪鸣冤。”
21年后,青天白日缓缓而至。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下令重审岳飞之案。
岳飞承冤而死之事真相大白。于此,岳飞的名才得以正,义才得以举。至此,岳飞之名传遍天下,流芳于百世。
昔日一手策划了岳飞冤案的秦桧,雕像仍跪于岳飞墓前,受了世人的千年唾骂。
忠魂枉命于佞臣之手,世人无不为之叹息。
众人为岳飞打抱不平之时,有亲信之人回忆道:“如果岳飞将军能听从道月禅师的那句话,或许就能免过一死,不致枉送了自己的性命。”
道月禅师到底对岳飞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岳飞听从了道月禅师的谏言就能免于一死呢?
名将被迫回朝
随着资源的争夺和统治者野心的膨胀,战争在历史上从未消失过。
彼时,自诩天选之子的金国正赫然向南宋王朝进攻中,希冀以夺得南宋王朝,扩大其实力,进而逐步蚕食南宋王朝的领土,插上自己的旗帜。
面对金人的强势进攻,南朝文臣主议和,武官岳飞一派极力主战。
岳飞悉知,一昧妥协,只会越发放大金人的野心,助长金人的嚣张气焰,进而让南宋王朝挂上羸弱不堪的名声。长期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于是岳飞请兵出战,将金人彻底击退,以打出南宋的气节,战出南宋的威风。
凭借着岳家军强悍的军事实力及自身丰富的作战经验,不过两个月,岳飞便将一众金人打得节节败退,还了南宋子民片刻的安宁。
岳飞又一鼓作气收复了西京洛阳,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战术,有一举将其踢回金国之势。
在所有人看来,金人必败,南宋王朝大获全胜,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不料朝廷连发12道金牌骤然改变了局势。
奸臣自古有之,小人向来层出不穷。他们在家国大义面前,却选择了个人利益,南宋的命运在他们眼里比不过自己的仕途。
岳飞在取得节节胜利之时,舞文弄墨的秦桧等人坐不住了。
秦桧担心岳飞此举大获全胜,回来加功金爵,位处其之上,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秦桧遂行小人之计,决定将威胁斩杀在摇篮中。
将个人利益驾于国家之上,百姓权益之上,亡朝不远矣。
“立即停战,班师回朝,以待后议。”
可这一去,一旦给了金人喘息的机会,之后要想再彻底将其收服可就难了。
他当下所做的一切努力、积极都白费了,他战场上的那些战士亦都白死了。
岳飞听后肝肠寸断。奈何君要臣回,臣不得不回。岳飞掩面悲泣,向军队下令,停战,回朝。
岳飞此举正中秦桧下怀。只是,南宋的百姓坐不住了。
即便身处庙堂之远,他们亦能详实判断出当下的境况。
“金人居心叵测,一旦岳飞撤兵,金人必定会再度强势进攻,到那时,一切可就为时已晚了。”
终是身处之位不同,但再不同,亦逃不过各自为已之利。
百姓思量的自身的安危,手握重权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瞬时,南宋大地上叹息声遍地。
岳飞班师那天,周遭的百姓无不是早早就来到路侧,苦求其:
“不能撤兵啊,南宋子民因着将军的骁勇才能有几日喘息之机。如若今日撤兵,曾经的太平怕是要一去不复返了!”
岳飞又何尝不知其后百姓们将会面临的处境,奈何,他有心而无力。一一安抚好百姓后,岳飞毅然踏上了回师之路。
回师之前,岳飞跪向宋高宗所在的南方,“十年之力,终是灰飞烟灭了。”
此后,岳飞一路南下,率队已经过瓜州,途经一处名为金山寺地方。
再厉害的英雄,也不过是一介肉体凡身。
岳飞满心忧国忧民,南宋危急存亡之思,见寺内青烟缭绕,岳飞见状,翻身下马,步态沉重地走进了寺内,以寻得片刻的安宁。
所到之处都是风景,所经之事都有其必然。
接待岳飞的是道月禅师。
大师赠言暗藏玄机
身在人世,心在尘外,悉知人心诡异的道月禅师早已明悉了当下的局势,亦知岳飞此次回朝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想为其寻个出路。
不忍一代忠臣身受皮肉之苦,就此祭天。
见岳飞愁容满面,在和岳飞踱步之际,道月禅师谏言:“你此番回京必定是凶多吉少。”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岳飞听后很是气愤,但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这就是事实。
他当然知道,自己回朝会和怎样的一群鬼神争斗。只是,这个朝,他必须得回。
一来母亲自小就教育他精忠报国,二来皇帝曾御赐他为“精忠岳飞”。
上不负天,下不负民是他岳飞今生所践行的原则。
如今朝廷已发了12道金牌,即便前方是龙潭虎穴,他亦只得孤身去闯。
岳飞向道月禅师一一表明了自己的心迹。道月禅师亦是叹息,终是天命不可违啊。
诚然万物自有其必然的规律,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使命。
岳飞临行前,禅师还是想再帮他一把。临走前,他送给了岳飞一首诗,嘱咐:“务必好好领悟这首诗,你领悟之时,就是你挣脱罹难之际。”
“风波亭下水滔滔,千万艰辛把舵牢。只恐同行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深涛。”
岳飞看后只是沉默。那禅师见状,再次说了一句话,相比之前,这句偈语更为深奥。
“岁底不足,提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荼毒。”
岳飞向禅师请教这几句话何解,可禅师只是摇了摇头。
“天机不可泄露,其后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禅师暗自思忖道。
常言道尽人事,听天命,当下他能做的也只能到这儿了。
岳飞半“醒”半“睡”,将禅师赠予他的箴言也悉数装进了脑,之后拜别禅师,踏上了回朝之路。
名将冤死百姓同悲
待其走到都城临安,还没面见圣上,一张天罗地网便砸将下来。
秦桧赫然下令,夺去岳飞的军权,将岳飞押入狱中。此后,秦桧悉数驳回了岳飞要面见圣上的请求。
当然,没有皇帝的意思,他怎么敢把当朝大将军押入狱中。
岳飞落了狱,秦桧准备从他口中套出话柄,好为其定罪。
秦桧以己度人,低估了忠骨的硬度,纵使秦桧使尽千般算计,岳飞始终没吐一言。
更何况他确实从未做坑蒙百姓,国家利益之事,秦桧想要的“真相”,他给不了。
不死心的秦桧将突破口盯到了岳飞的部下张宪身上。
秦桧命人私设公堂,欲以严刑逼供张宪,以从其口中套出岳飞身上的污点。
他亦低估了张宪的决心,一番严刑逼供后,毫无所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历经一切变故后,岳飞早已明悉了当朝圣上的心意。
天下百年之利大不过个人的私利,天子宁愿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也不愿冒出一个功高震主的盖世英雄。
只是可怜他南宋百姓要遭受连年的灾祸。
一番折腾后,秦桧没从岳飞身上捞到半点污点,心上又急着处死岳飞的他只得给岳飞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赐岳飞死罪。
年底,岳飞行刑的日子到了。几番商定后,岳飞的行刑之处定在了一处凉亭内。
得知今日将命尽于此,哀婉之余,岳飞仰天长叹。
这一仰头,他便看见了这亭子原来就叫“风波亭”,他浑身一震,想想那些诗句,立即明白了奉下两点指的是什么了。
那奉字加上两点,不正是秦桧的秦字吗?“只恐同行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深涛。”不就是说秦桧借私人之权,将他置于死地吗?
岳飞终于明白了其中深意,可惜明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不甘死于权力争夺之下,而让大宋再遭金戈之祸,岳飞决定再搏一把。
或是考虑到宋高宗身处高位,亦在乎南宋子民的安危,岳飞想再争取一下。
岳飞发誓,他击退金人后,必全身而退,不会参与朝堂半分。
奈何这一切不过都是他的一厢情愿。他在乎百姓安危之意,上位者更多的只有忌惮。
宋高宗害怕岳飞打败了金人,接回安史之乱时被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而自己只得退位。
仗打得越漂亮,他越是害怕,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宋高宗不得不以绝后患。
刀已起,一代忠臣,命尽于此,岳飞仅三十九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岳飞的长子岳云也被一众势力捆了斩首,以示众人,岳云死时也不过二十有二。
听闻岳飞死讯,一众百姓悲泣,指责老天无眼。
他们想为岳飞鸣冤,奈何他们不过一介百姓,人微言轻,纵是他们有心,亦无出头之处。
岳飞已死,秦桧心病已除。按道理他的心应放在肚子里,安然当他的相位才是。
却不料,不过数日,秦桧又心慌难耐。原来,无意间他从别处听到了道月禅师曾经赠予岳飞的那句箴言。
高人亦去
显然,秦桧想让道月禅师永远闭嘴。秦桧便令心腹何立率一众人马赶到了寺内。
到底是出家之人,对于事件的斗争也能淡然处之。何立赶至之时,禅师正在向一种弟子宣讲佛法。
贸然闯入的何立,只得在一旁等禅师授课结束。
到底是养尊处优惯了,何立实在受不了被人无视,准备上前催促。
没想到禅师缓缓道出了32个字后,便闭了眼,静坐在蒲团上一动不动,原是仙去了。
惊觉到事情不对的何立即刻上前摇了摇禅师,禅师并无反应,再探禅师的鼻息,原来禅师已圆寂。
何立开始细致回味禅师所言。
“吾年四十九,是非日日有。不为自家身,只为多开口。何立从南来,我往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
何立惊醒:原来禅师早就料到今日的处境,交代完一切俗世之事后,便心无旁骛地登了极乐。
而与岳飞相关的人事,结局已定。
岳飞死后21年,终被平反。
岳飞的遗骨被前往了杭州西子湖畔的栖霞岭,也就是如今受世人景仰的宋岳鄂王墓。
如果当日岳飞听从乐道月禅师的谏言,放弃回朝,那他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