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唐勋臣流浪四十年遭冤杀,唐玄宗薄情?幕后真凶是一位千古名相

大唐勋臣流浪四十年遭冤杀,唐玄宗薄情?幕后真凶是一位千古名相

王琚搞不清楚,唐玄宗的脸为何变得这么快?

四个月前的“先天政变”中,他追随唐玄宗,率领万骑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萧至忠等人,逼迫太上皇李旦将皇权交给了唐玄宗。

唐玄宗投桃报李,授予王琚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封赵国公。

四个月来,唐玄宗像一位多情的公子,每天将王琚“扣留”在宫中,不到半夜绝不放人。

即便休假日,王琚也睡不上懒觉,因为宫中的太监会早早地堵在他的家门口,等着将他接入宫中。

最长脸的是王琚的母亲,唐玄宗会定时派宫中的女官来探视王母,各种新鲜水果、珍馐美味从来就没断过。

千万别想歪了,唐玄宗对王琚如此宠幸,跟癖好无关,而是需要王琚帮他处理朝政。那段时期,朝政上的重大决策很多都出自于王琚,惹得官员们都酸溜溜地称王琚为“内宰相”。

既然王琚这么大本事,唐玄宗为何不直接任命他为宰相?内宰相,怎么听都有一点“董贤”(汉哀帝的男宠、大司马)的味道,传出去很容易让人遐想。

其实唐玄宗也想正大光明地任命王琚为宰相,可是不行,因为王琚太年轻了,还不到三十岁,胡子都没长壮实呢。估计要真是任命他为宰相,朝廷一定炸锅。

没办法,只好委屈一下王琚。年轻人嘛,再历练几年,将来机会有的是。

岂料,有个人在唐玄宗跟前说了一句话,直接断送了王琚的前程,从那以后唐玄宗就疏远了王琚。

不久,唐玄宗令王琚以御史大夫身份,去太原巡视天兵军。三个月后,王琚刚刚迈进长安,新的任命书又来了——泽州刺史。

很显然,王琚被唐玄宗踢出了朝廷中枢系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唐玄宗会不会是故意磨练王琚呢?且看王琚接下来的履历,答案就一目了然。

从那年开始,王琚漂泊了三十多年,历任十五州刺史、二郡太守,除了有一年在家丁忧,就再也没有回到过长安。

天宝五载,王琚又被贬为江华郡员外司马,并被夺封。才到江华郡,酷吏罗希奭就追来了。王琚一声长叹,自杀而死。

如果这也叫“磨练”的话,分明是给阎王爷培养人才。

那位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的人究竟是谁?他到底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唐玄宗对王琚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我们先卖个关子,暂且按下不表,先回答另一个问题:王琚咋这么牛,如此年纪轻轻就成了唐玄宗的红人?

王琚是河内人(河南沁阳),他自幼聪慧,颇有才学,《全唐诗》收录了他的四首诗,还有一部《射经》存世。

但他最擅长的却是“玄象合炼”之学,所谓“玄象”就是将天象与儒学结合,解释社会现象、政治事件的一种学问。所谓“合炼”之学,就是指道家的炼丹术。

但凡热衷这种学问的人都不是一般战士,王琚也是如此,他20岁出头就在京城结交了一位权贵——云麾将军王同皎。

王同皎是“神龙政变”的功臣之一,唐中宗李显第三女安定公主的驸马爷。

李显上位后,刻意扶植韦后、武三思一党,打压“神龙政变”的功臣势力,以至于张柬之等五人全都惨死。

王同皎兔死狐悲,不甘心革命成果被武三思篡夺,于是便计划刺杀武三思。

作为王同皎的好友,王琚热血沸腾:哥,兄弟跟你一起干!

年轻人就是好冲动,也不想一想武三思背后是谁?杀了武三思就能改变局面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果然,行动还没开始消息就走漏了。李显也够狠,一点不心疼女儿,直接处死了王同皎。

王琚腿长,他第一时间跑了,一口气跑到二千多里外的江都,并隐姓埋名,卖身为一位富商家的奴仆。

这位富商长了一双慧眼:小伙一看就气质不凡,哪里是个奴仆?说不定是豪门之家的落难公子,潜力股啊。小兄弟,老朽有位如花似玉的女儿……

就这样,王琚因祸得福,不光娶了美娇妻,还得到了老丈人资助的一大笔钱财,并在江都潇潇洒洒四五年。

唐隆元年,惊雷一声响,唐中宗李显驾崩了,李隆基(唐玄宗)干掉韦后,将老爸李旦扶上了皇位。

王琚大喜,改天换日了,再也不需要隐姓埋名了,于是他带着家小回到长安,拉开他“二次创业”的大幕。

别看王琚才二十四五岁,其见识之高却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目标很清晰,咱干的是大事业,必须攀龙附凤,就眼下的局势,太子李隆基才是承载自己梦想的巨舰。

可是王琚与李隆基并无交集,这些年他流浪在外,长安风云雷动,故人们早就飘零散落了,连个牵线搭桥的人都没有,怎么办?

这难不倒王琚,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发现李隆基与宝昌寺和尚普润关系密切。于是王琚扮演了一回豪放的施主,很快成了普润的座上宾。

几次深谈后,普润发现王琚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言及时局入木三分。再一打听王琚的履历,普润惊喜:有梦想敢拼命、有才学无名气,这不正是太子爷最理想的帮手嘛。

挖门盗洞求官的人见多了难免审美疲劳,李隆基并未将王琚放在心上,碍于普润的面子,赏了他一个诸暨主簿的小官、外职。

还没跟太子见上一面,就被一脚踢到了南方,王琚大失所望。一个志在搅动天下风云的人,你却让他给县长当秘书,打发叫花子呐?

放在一般人身上可能就知难而退了,但王琚是炼丹炉里重生的猴子,难能轻易认输?他二话不说直奔太子府。

“诸暨主簿王琚拜谢太子举荐之恩,速速通报。”王琚对太监高声喝道。

太监们鼻子里直冒凉气:什么玩意儿,别人来拜谢无不点头哈腰,少不了赏几两跑腿费,这家伙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做官?“做棺”去吧!

“殿下在帘子后面,有本事自己去。”太监们一脸嫌弃。

不料王琚却提高了音量:“殿下?谁是殿下?我只听说过太平公主殿下,没听说过太子殿下。太子有大功于天下,怎么就混到这幅田地了呢?”

这不挑事吗?也不看看这是在哪里!太监们正准备将王琚掀翻在地,李隆基被惊动了:哟呵,这人不简单呐,那就见一见吧。

人就是贱皮子,有时候适当动点粗,远比温文尔雅管用。

就是那一次争取来的见面机会,王琚征服了李隆基,他一枪中的,指出太平公主就是最大的威胁,必须先下手为强。

这种事王琚经历过一次,代价很大,收获满满,四五年的反思和总结,让他提出的方案更具可行性。

李隆基正被姑姑太平公主搞得七晕八素,不反击是死,想反击又无处着手,突然天上掉下个王哥哥,羽毛扇轻轻一摇,瞬时云开雾散了。

幸福来得猝不及防,李隆基激动得差点抱住王琚。从此王琚成了东宫的常客,太子爷的心腹幕僚。

为了掩人耳目,王琚还玩了一个小花招,他利用“专业特长”,将自己伪装成炼丹师、陪太子爷插科打诨的佞幸之徒。

看见没,什么叫人生的机会?机会就是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子,您得有慧眼,得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还得会挖,留在地面的往往是狗头金,不值钱。

扳倒太平公主后,唐玄宗将王琚与姜皎列为第一功臣,赏赐食邑七百户,宠幸之盛无与伦比。

那么到底是谁,仅凭一句话就摧毁了王琚的用命换来的幸福呢?

这个人史书并未交代是谁,仅用了一个“或有”代替:

意思是有人对唐玄宗说:“王琚与麻嗣宗一样,都是靠阴谋诡计起家的纵横之士,可以一起共患难,但决不能一起共富贵,天下安定之时,一定要走正途。”

我在介绍“唐隆政变”四大功臣时介绍过麻嗣宗,他的结局也很凄凉,而干倒他的人史书有明确记载——宰相姚崇。

那么,对王琚下手的人会不会也是姚崇呢?应该就是他,我从史书中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就在那四个月,唐玄宗接见了被从同州召回的姚崇。在那次密谈中,姚崇抛出了“十事闻”,即国家治理的十条方略。

对此,唐玄宗全盘接受,并于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姚崇拜相。

在“十事闻”中有一条跟王琚有关联,即“壬佞”问题。所谓“壬佞”就是皇帝的亲信、弄臣,泛指唐玄宗之前的交际圈。

姚崇明确提出,这些“壬佞之徒”必须被排斥在权力核心圈之外,这既是治国之策,也是他担任宰相的条件之一。

尽管王琚在唐玄宗的朝政决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王琚毕竟太年轻,从来没有过治国经验,跟姚崇差了好几个档次。因此,重用王琚只是唐玄宗的权宜之计,姚崇才是他追求的目标。

为了给姚崇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废掉王琚,跟他是不是“纵横之士”其实无关。这就是王琚突然被疏远、外放的原因。

客观讲,姚崇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这个举动也不为过。作为皇帝,唐玄宗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得不扮演冷面君王的角色,他这么做也无可指责。

然而,王琚却实实在在地成了受害人,这一步跨出去后,他的命运走上了岔道,再也没能回到他梦寐以求的“正途”。

三十四年间,他以不到两年就换一个地方的速度,走遍千山万水,成了“带薪旅游”的官员。

很显然,唐玄宗不需要王琚真的在地方上有所建树,而是刻意不让他做事。

王琚肯定不甘心,三十四年,再加上在江都的五年,前后将近四十年,这种流浪生涯简直是一种摧残。

于是王琚做出了一个颇具“轰动效应”的事:讲排场、摆阔气、纵情声色、戏谑人生。

他每去一个地方,携家带口、美女仆从三百余口,车马填路,绵延数里。每到一地,又超规制定制器具,大肆收受馈赠,张设宝账,与当地官员、豪酋豪饮无度,席间女伎歌舞,言谈举止戏谑放纵。

总之,王琚将自己活成了彻底沦落的窝囊废。

王琚是聪明人,他看穿了唐玄宗的心思,他梦想的人生巅峰不会再来,唯有让皇帝放心,他才能保住最后的底线——不被人弄死。

所以,他只能做贪图享乐,自污其身的可怜虫。

然而,王琚毕竟曾经显赫过,他终难与过去彻底切割。

王琚有位好友叫李邕,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李白、杜甫共同的至交好友,因为李邕,王琚被拖进了污水。

起因是这样的:天宝五载,左骁卫兵曹柳勣诬陷岳父杜友邻勾结太子李亨谋反,李林甫借力打力,趁机借这个案子企图扳倒李亨。

李邕因为与柳勣有交往,被卷进了案子。在搜查李邕住所时,又发现王琚写给李邕的一封信,其中有一句犯忌讳的话——谴谪留落。

意思是,我王琚遭到贬谪,人生沉沦,四处飘零。这个词很符合王琚的实际情况,也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顶多说他有心怀愤懑的倾向,并不算过分。

但问题是,李林甫需要营造“太子集团”存在的假象,所以王琚居然莫名其妙地成了太子党羽。

这个逻辑太奇葩:柳勣告杜友邻与太子有勾结,李邕与柳勣有交往,王琚与李邕是好友,王琚由此竟然成了太子的人。

于是王琚被夺封,并被贬为江华郡(今韩国江华岛)员外司马。王琚刚刚落脚,酷吏罗希奭就奉李林甫之命追过来了。

流浪三十多年依然不能避祸,命该如此啊。王琚长叹一声,自杀身亡,享年六十余岁。

人生六十年,流浪四十载,您觉得唐玄宗会有什么感受?他该不该对王琚负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王同皎,王琚,勋臣,宰相,李隆基,武三思,长安,千古,李显第,唐玄宗,故事传记,王琚,李隆基,姚崇,李邕,唐玄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王同皎,王琚,勋臣,宰相,李隆基,武三思,长安,千古,李显第,唐玄宗,故事传记,王琚,李隆基,姚崇,李邕,唐玄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王同皎,王琚,勋臣,宰相,李隆基,武三思,长安,千古,李显第,唐玄宗,故事传记,王琚,李隆基,姚崇,李邕,唐玄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