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明初到明末,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从明初到明末,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大地建立秦朝,秦朝虽然仅仅就存在十几年便二世而亡,但它所创立的“秦制”依旧流传下来并得到了发扬。

庙堂之上嬴政采纳李斯的建议实施“三公九卿”制,三公之一便是御史大夫其作用为监督百官,由此观之我国历史上官员的监督和弹劾制度于秦朝就正式存在了。

封建王朝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王为了更好地管理、掌控天下会制定很多法律,但依旧有人为了一己私欲而触犯法律的威严、君王的威严。

古代有一种官员虽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对于这些人却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他们违法犯罪之处便会进行检举,这一种行为在封建王朝被称之为“弹劾”。

一、明朝的弹劾制度

弹劾具有很强的监督性,它是我国古代官员监察体系中的核心手段,在君王治理国家、制衡百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种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得到完善,明朝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有着很浓重的时代色彩与风格。

1.弹劾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明朝弹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仁宣之治下的盛世辉煌中也存在,弹劾制度推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也进行着自我优化。

洪武、仁宣时期为明朝弹劾制度的发展期,朱元璋、朱高炽和朱瞻基皆是明朝知名的贤君明主,所以这一时期的弹劾制度能够左右政治的风向,弹劾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明显。

正统至正德年间为明朝弹劾制度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段时期被称之为明朝弹劾制度的半衰期,因君王的执政能力稍显欠缺与不足,以至于弹劾实施的力度与效果大幅度下降,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微乎其微。

明朝相关部门对官员们的弹劾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完全依靠当时的政治走向与大势风向决定弹劾结果的判定,从而导致弹劾制度成为了某些人的工具。

明朝末年则是弹劾制度的第三个阶段,嘉靖、天启和崇祯年间朝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党政,党派与党派之间的结党营私也将弹劾制度彻底“黑化”。

党争使得弹劾不断将某些矛盾点不断扩大,所造成的结局也是非常残酷的,甚至破坏到了朝廷制度的根本,以至于大明朝从此开始走向消亡。

总的来说,弹劾制度设立并实施的初衷是为了监督百官,以起到稳固皇权、稳固政治的作用,但随着弹劾制度从积极走向消极,弹劾也很难再起到监督的作用,甚至于成为了党派与党派之间斗争的工具。

2.弹劾涉及到哪些领域

封建王朝建立之后,御史等弹劾百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其中涉及到官员的贪腐、土地兼并等问题,有时候也会涉及欺压良善、触犯刑罚等。

商鞅变法所提及的“刑上上大夫”、“百姓面前人人平等”很清楚地告诉后人,法律对贫民百姓的要求也是对文武百官的要求,一旦官员触犯法律中禁止的行为便会受到官员的弹劾。

一个制度的制定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却非常难,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制度实施的背景,还需要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现实问题,这就导致了弹劾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现象。

明朝时期尤其是明朝末期,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非常混乱,所以弹劾的内容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弹劾制度下所产生的一系列解决办法也很有时代的特色。

3.明末,弹劾制度名存实亡

政治清明时期,弹劾制度很受百官的信赖与支持,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官的才华得以施展,政治体制的运行也会比较流畅毫无阻碍。

然而,明朝末年腐败的内阁控制了整个朝纲,他们打压弹劾官员以至于弹劾的力度和执行度大大下降,简单来说就是弹劾触碰到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以至于出现了阻塞现象。

以嘉庆皇帝、万历皇帝两个时代为例,当朝权贵与君王的混乱执政方式,使得弹劾被打压的非常厉害。两位皇帝在位时间高达93年,几乎占据明末一半以上的时间,皇帝不理朝政使得内阁权力一天天变大。

权臣既要管理朝廷政治,又要不断削减弹劾官的权力,以至于弹劾的渠道有等同于无。弹劾制度得不到较好实施的情况下,结党营私、贪污腐败自然快速滋生,很多坚守本心的官员在大背景下也放弃了操守。

奈何,明末很少有忠心于君王、忠心于国家的官员,他们即使弹劾官员也多是沽名钓誉为了一己之私," 出死力以争朝廷之得失"在当时难以看到,以至于奸佞丛生、国破家亡。

与此同时,明末党争十分厉害这在历朝历代都十分罕见,党争不仅使朝廷政治混乱不堪,弹劾制度也遭到巨大的破坏,因为弹劾不再以国家、百姓为中心,而是以各自的团体为中心。

有矛盾的阁臣间相互攻讦,有利益纷争的百官之间相互争吵,官员虽然更迭频繁但却没有起到肃清官场的效果,本就薄弱的弹劾制度在朋党之争中被破坏殆尽。

二、不同阶层之间的博弈

雍正皇帝时期御史的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所以雍正年间肃贪的执行力和效果都是历史最好的,而这皆得益于高效和清明的政治大环境。

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弹劾制度的发展与运行,环境本身对官员也有一定的警醒与限制作用,无形中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既起到了监督官员的作用,也起到了控制朝纲的目的。

然而,一种制度在长期实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僵化,在加上时代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僵化的弹劾制度就会导致肃贪的效率急剧下降。

1.皇帝之与弹劾制度

每一种制度都会存在弊端,在特定的政治因素下制度就会出现曲折性的发展,明朝时期的弹劾就是如此,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与皇帝、百官都有关系。

明朝前期弹劾制度为何会效率极高,以至于形成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和仁宣盛世,主要就是因为皇帝对弹劾制度的重视,使得朝廷中枢这台机器得以快速运行。

明朝中期和后期弹劾制度已然僵化,这样“模型化”的弹劾制度必然会与当时多元化的政治环境产生矛盾,以至于弹劾慢慢走向了歧途。

明朝后期的嘉靖皇帝、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在施政时期不能坚持己见,甚至没有一个特定的执政原则。

所以在面对官员弹劾以及处罚被弹劾的官员世,其态度和惩治的手段也会因人而异造成不公平的待遇,而这一种行为就会促进政治弊端的出现。

2.百官之与弹劾制度

官员作为政策的实施者他们的公平公正态度非常重要,可是一旦到了触碰原则需要变通的地方,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便会产生,亦或者说不同朋党之间会因为利益的关系而产生冲突。

如此一来法律制度就没有办法落实到现实中,回看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官员在处理弹劾事情上的态度过于情绪化,参考的标准不再是法律法规而是大环境与情绪,公平公正成为了一种摆设与姿态。

弱势群体会受到官员们的一起弹劾,而有背景的官员很多人就会避而不见,弹劾制度几乎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明朝的弹劾制度几乎形同虚设。

明末弹劾制度的衰败与当时的内阁腐败有很大的问题,诸多有心的官员在腐败内阁的控制下心有余而力不足,官场的腐败导致百姓民不聊生,造成了明朝最后的消亡。

三、总结

朱元璋时期弹劾制度的执行效率很高,凡是未恪尽职守、贪污腐败之人皆会受到惩罚,“戮之于市”体现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执政态度。

永乐皇帝时期指挥使张远贪污腐败、祸害百姓,明成祖朱棣得知此事后严刑峻法:“此辈恃功犯法,肆无畏惮,不治之无”,明宣宗时期亦有“任非其才,下受其害”的治贪态度。

上层建筑直接影响下层环境的好坏,皇帝的手段严厉必然就会使得政治风气较为廉洁,官员自身的素养和作风也会在无形中提高,造福一方百姓也在情理之中,反之亦然。

朱元璋曾说"大罪不治则法无以主,小过不赦则人无所容",这一句话很好道明了执政者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原则问题是不容触碰的,否则就会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于制度难以正常运行下去。

弹劾制度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弹劾而存在,更多的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监督、警醒和教化文武百官,唯有在严格的监督环境之下官员的工作态度、执法态度才能得到一定的约束与规范。

一个清明、公正的朝廷机构必然建立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环境中,弹劾制度在某一种程度上可以提供这种需求,促进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最后,也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弹劾更像是一种立体体系,通过一次次的弹劾形成一种影响力,进而影响着每一名官员的行为举止,而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独立个体只为弹劾而弹劾。

参考文献:《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史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机制,明朝,百官,时期,作用,朝廷,效果,制度,监督,消息资讯,明朝,朱元璋,皇帝,制度,官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机制,明朝,百官,时期,作用,朝廷,效果,制度,监督,消息资讯,明朝,朱元璋,皇帝,制度,官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机制,明朝,百官,时期,作用,朝廷,效果,制度,监督,消息资讯,明朝,朱元璋,皇帝,制度,官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