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形,形容伟大恢宏的事物,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形态,用他来形容朱高炽分外贴切。朱高炽,永乐大帝朱棣的长子,他体态臃肿,喜静不喜动,怎么看都没有一个皇帝的样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却宅心仁厚,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令朱棣刮目相看,最终即皇帝位。真可谓,大智若愚,大象无形。
朱棣是战场杀伐之人,自然对武力值更高的次子朱高煦更有好感。建文元年,朱棣正式发兵靖难,在他奔袭大宁时,派姚广孝协助朱高炽守卫北京。不久后,南军大将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攻北京。朱高炽虽未经沙场,但是竟然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无惧色,他指挥士兵,凭借北京城坚固的城防,以数万之众,抵挡了李景隆的数次进攻。他深知久攻不下,形势必然翻转,他等到了自己父亲的回援,然后里应外合,打败李景隆的军队。此役过后,朱棣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刮目相看,战场的胜败,勇是很重要的,但是谋才是真正的关键。领兵之人非武将不可,但是真正的帅才,逢大事有静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朱高炽正是这样的人。
如前所述,朱棣更喜欢沙场建功的次子朱高煦。为了在朱棣面前争宠,朱高煦收买了朱棣身边的宦官,宦官向朱棣进谗言,说朱高炽暗通朝廷,本就敏感的朱棣加重了对朱高炽的猜疑。此时,方孝孺敏锐的发现了这点,派人拉拢朱高炽,而朱高炽将朝廷派来的使者和信件原封不动的移交给了朱棣,巧妙的化解了父子间的猜疑,这真可谓大智若愚。事后,朱棣调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是朱高煦在诬陷朱高炽,震怒之下要惩罚朱高煦,此时,朱高炽站了出来,力保自己的二弟,又重新将一家人团结在了一起。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由于朱棣死前没有留下遗诏,按章程,朱高炽作为太子应该登基大位。这时,就由大臣们上书劝谏登基。纵观历史,一般情况下太子会推辞两次,以示谦虚,待第三次大臣们上书劝谏,就会登基称帝。而作为太子的朱高炽,四辞帝位,拒不登基。这时,大臣们就开始探讨,究竟是何缘故导致太子数次请辞,最终他们得出结论,那就是,朱棣生前与太子的关系不够融洽,太子觉得此时自己登基,不过是父亲死后自己的捡漏。有了这个根据后,大臣们调整了劝谏的内容,第五次劝谏的大致意思是,太子登基天经地义,不登基是对祖先的大不敬,而且国不可一日无主,权力不能出现真空,如果大明真的因此出现闪失,那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这样的劝谏之后,朱高炽同意登基称帝,后世称之为“仁宗”。
朱高炽登基后,广施仁政,对百信减税降负,停止了郑和下西洋等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在位仅十个月,就突然猝死,死因至今是个谜团,令人唏嘘!朱高炽是仁宣之治的开创者,他其貌不扬,大智若愚,没有武将的霸气,却有帅才的风范。他用海纳百川的气量团结最广泛的力量,为朱棣靖难的成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熟读儒家并推崇儒家,这使得他始终以一个睿智者的身份,面对前朝后世。也是这样一位大才,却在登基这一刻,耍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也许他是在跟自己的父亲赌气吧,谁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没有孩子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