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明朝历史,在276年的漫漫长河中,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的统治,但北京的明皇帝陵只有十三座,缺了三座。熟悉明史的人都清楚,朱元璋的孝陵在原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赶跑了,音讯全无,但还是缺了一位皇帝。没错,就是倒霉的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本不是皇帝,只是明英宗时期的一位王爷,封号郕王,没想到自己的哥哥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非要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发生了明史上的一大耻辱“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这才被大臣拥立为皇帝,改年号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
“土木堡之变”的耻辱比肩宋朝的“靖康之役”
朱祁钰继位后还是有所作为的,他果断清除了宦官王振及其党羽,启用贤臣于谦等处理国家事务,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并且严令边防将领拒绝瓦剌的要挟。就当国家各项事务走上正轨的时候,瓦剌又给大明朝出了个难题。
由于俘虏了朱祁镇,瓦剌既不能要挟明朝换取土地和金钱,又打不过现在的明军,于是果断放手,向明朝廷表明了想要放回英宗的想法。这下换成朱祁钰犯了难:迎回英宗,自己的皇位好不容易坐舒服了拱手让人总是不甘心;不迎回英宗,自己一定会落得个坏名声。最后和于谦一商量,还是挠着头迎回了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
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一场帝位之争在所难免。胆大心细的英宗朱祁镇秘密联合自己的旧臣,发动了“夺门之变”。代宗朱祁钰此时正在准备上朝,没等来百官等来的却是自己退位的消息。
朱祁镇复位后,紧接着将代宗软禁,并且抓捕了代宗的近臣于谦等人,随后以谋反罪将他们冤杀,而后代宗朱祁钰也在几十天后薨逝。
死后的朱祁钰皇帝号被剥夺,谥号“戾”,之前修建的寿陵也被拆毁,只能以亲王礼下葬到景泰陵。而且,自己的名声也被污蔑,由原来一个合格的救火皇帝变化了一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的人,真是让人唏嘘。
直到明宪宗时期,朱祁钰因为自己救火皇帝的功绩才得到部分平反,皇帝号被恢复,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按皇帝陵寝修建,但位置不变。有人要问为什么只是部分平反呢?因为明朝皇帝的谥号有17个字,而朱祁钰只有5个字,而且没有庙号。直到清军入关后,南明皇帝朱由崧才把朱祁钰的谥号增加到了17个字,并追增庙号为“代宗”。
总的来说,代宗朱祁钰统治明朝的这8年,还是成功的:百姓安居乐业,财政收入也有所保证,军事上屡次击败瓦剌,强军措施效果显著。但错就错在心太软,全然没有祖宗朱元璋和朱棣的魄力与果决,最后丢掉了帝位。